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涛声依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参的热乎劲儿在整个大学持续了近一年,直到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才逐渐沉寂,让张容赚得满钵满盆——当然这些钱最终没全让他花了。

那之前的五月份,他们一伙人在食堂吃饭看电视,就是那天他们看到四川大地震的报道,当时三食堂两层楼全没了动静,也没人吃得下饭了。当天晚上他们在寝室里居然还感觉到余震的震感,有不少同学光着膀子和脚丫子撒腿就跑去了灯光操场,张容也被拉扯着弄出了宿舍楼,所有人都木讷惊恐的睁着眼睛,生怕下一秒会是突如其来的天崩地裂。

微弱的大地颤抖却让人们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恐惧心悸,学校立刻组织给灾区捐款捐物资,张容头顶太阳站在路口捐款箱前,捏着钱包翻了又翻,最后拿出一半收入塞进箱口。

余下的钱,他毫不吝啬的买了方便面、矿泉水、压缩饼干和急救箱,以及一把备用逃生锤。后来临放假前,灾难平息,创伤犹在,灾区清理重建,张容和寝室同学也再没察觉有震感,一帮大小伙子看着角落堆放的“救生物资”都觉得有点儿傻,有点儿娘,有点儿庆幸,五味杂陈,于是临放假前稀哩呼噜吃了个精光,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张容用最后的一笔钱给韩耀买了个电动刮胡刀和一件羊毛大衣,给张杨买了二斤好茶和一套茶具,给自己换了新电脑,还给寝室配备了电吹风电热水壶电饭锅等一系列大功率违禁电器。哗啦啦撒个精光,一年生意于是白做了,经济上的收益一分没攒下,不过精神上的收获弥足珍贵,这是张容的第一桶金,也是他的一次社会实践。

当然张容看到的和实践的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社会,真实的社会远比这复杂多变,而且最近越发残酷变形,它的基石压在百姓肩背之上,越是发展,国民越感到压迫沉重。

这一整年,用张杨的话讲就是:“倒霉催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说的不是自己,是社会和国家。

地震过后人们心脏的颤抖还未停止,次贷危机卷起的金融海啸紧随其后卷向了中国。家具业不能幸免的受到影响,从那开始整个家具业几乎没有利润。就像韩耀有一天去公司,听员工在厕所里说的:“房子都卖不出去了,家具还卖个屁啊。”

不可计数的小公司被这一波大浪拍死了,大公司硬挺着,市场萧条,通货膨胀成本上涨,为了尽量介绍亏损,只好缩减产量,裁减员工。七灾八难一股脑的涌向企业,韩耀的金冠建材也不例外。

张杨以前一直认为只要他们的家具厂时刻保持比别人新一截,比别人早往前迈一步,永远都不会亏,现在他可算明白自己想得何其简单——你创造的东西再好,前提也得有人愿意掏腰包,掏得起腰包去买才成。

张杨掐着越来越毛的人民币,有时候躺在沙发上就生气,气美国,后来气入世,再后来气改革开放,气着气着心里有矛盾了,到底登高怕跌重好,还是让中国永远维持在像他的少年时代那样,穷得叮当响,从来没富裕过所以也没啥可失去的好。

后来他把这个想法跟韩耀说了,韩耀只跟他讲了一句话,“你照着朝鲜比量比量,我给你扔过去,你永远穷着吧,我看你是不是还觉得没啥可失去的。”

张杨立马消停了。

韩耀是不愁的——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挺着,挺到云开雾散那天。用张母的话讲,“好活也是一天,赖活也是一天”,省城有个韩耀认识的企业家,愁得一夜睡醒脑瓜瓢秃了一个圆,剩下的几根儿头发全白了,完了还不能死,再愁也还得活着,何苦呢这是。

而且他不愁也不光是因为心大,他和张杨有别家没有的保底营生,之前韩耀从来没想到他一直心心念念要搞的保底生意,最后歪了巧了的竟在这个地方——蔬菜大棚。

菜价一年比一年贵了,人不管遇见啥危机啥海啸,手里哪怕仅有一个钢镚,他也是用来换吃的。甭管到什么时候,粮食永远卖得出去。

现在人们还不至于穷成那德行,所以水果可以少吃或不吃,蔬菜还是要吃的。所以他们家的蔬菜大棚一年收入的钱不减反增,足够他们家开销绰绰有余,张杨父母家每年卖粮食的钱够他们二老花费,有田有地的到啥时候都不愁,也不用多惦记,这也更显出如今农村比城里好了,最起码日子好过。

张杨并不太担心自家父母,他在意的倒是四条街大院住着的人。

韩父虽说是老干部,退休金再够花吧,毕竟年纪大了,张杨每个月去收房租都得问问老爷子,家里缺什么,生活方不方便,权当是替韩耀问的,韩耀这个人心善,但是从前的事情在心里一旦搁楞上就永远摘不掉了。这毕竟是他亲爹亲妈,平时没个事儿也就算了,老人的身体是说变就变,说走就走的,万一有个好歹,韩耀没来得及,再后悔也终究晚了。韩耀不愿意见他们,但这男人心里又明白张杨是总能见着他们的,张杨一直知道,有他在,就如同给韩耀心底垫了一层保障。

今年菜价贵,老头老太太一人拄着根拐棍,外出也不便,张杨惦记到这儿了,心想左右自家的蔬菜总要搁车拉过来,所以每个月都往四条街送一些,全是不费牙口,存放得住的土豆大白菜萝卜之类,拉过去就说他们家吃不完,这房东住户的相互浑和浑和也挺好。

八月初的一天,张杨趁着收房租照例给拉去一麻袋土豆,进屋时堆在堂屋门边儿,韩母在厨房做饭,韩父颤微微地给张杨递钱,指着麻袋,口齿不清的问了一句:“这是……什么……玩意儿?”

“土豆,给你们家拿了一些个,吃着吧。”张杨随口道,进屋四处看了看,见一切都挺好的,没什么需要修缮添置的,便转身准备出门儿回家去了。

韩父见他要走,一步一步挪到门边想送送他,推门时看了眼门边的麻袋,忽然点了点张杨的肩膀,指着麻袋问:“这是……啥?”

“……”张杨微怔,“啊?”

“啥啊这都是……”韩父弓起腰背,俯身费力地去解袋口。

张杨疑惑的看着韩父,低头看了眼土豆袋子,心说不是刚告诉过么?再抬头看韩父瞅着袋子里的土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这是极不好的预兆。

这个老人像是要糊涂了。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这两天没更新也没在文案上请假,外公进医院,我实在顾不上别的,用手机在最后一章评论里请假,大家可能没看见,下午趁回家给我妈取东西的时间才上文案请了假,今天晚上我和二姨回家休息,这三天到现在才算真正摸着电脑。向这几天等更的读者道歉,对不起。【鞠躬

这两天在医院,看着我姥爷又是小肠,又是肾结石,疼得浑身冷汗满床打滚,医生说是因为老人平时吃饱了饭就躺着,不运动,逮着哪儿躺哪儿还凉着了,所以得了这些病。生病太痛苦了,非自身或家人生病时不能体会这种痛苦。

望大家勤运动,多锻炼,身体健康倍儿棒,身体是本钱,靠平时点滴保养爱护,有好身体是自己也是全家人的福气。祝所有读者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92第九十一章

2008年是多舛的一年;少有的能让国民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奥运会。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盛况空前;所有中国人都坚信他们的奥运是最好的一届,临开幕式越近人们越骄傲;中国能申办成功;象征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强盛,代表着国家的富强得到了认可。

开幕式当晚,省城的大小街道一水儿空荡荡;大人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全回家守着电视机,报纸报道含含糊糊吊足了公众的胃口;现在人们等着开幕的一刻揭秘呐。宏大的表演和新颖的烟火倒计时;以及发福的李宁飞空奔跑点燃圣火;一场开幕式接连不断的看点吸引人们的眼球,所有人的心脏都揪着啊!都激动的不行!也无比自豪!这一晚沉浸在盛大的仪式中期待接下来的比赛,千家万户,小家大国的烦恼都暂时被摒除遗忘在脑海之外。

张杨一家三口也在看电视,但是他们家的烦恼例外。

各国运动员入场,电视里的鸟巢现场礼乐齐鸣,人声鼎沸,从音响往外一扩成片成堆闹哄哄的。张容放暑假正好能赶上在家看奥运会,他在学校不看电视不看报,对奥运的具体情况不怎么了解,在他眼里啥都是悬念,正搬了个小矮凳到跟前等着看中国队谁打旗呢。

张杨和韩耀陷在沙发里,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电视,张杨总在想怎么跟韩耀讲他爸妈的事情,说是必须得说的,但是要区分怎么个说法,虽然老人发展到这一天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