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约翰·温德姆_杨汝钧_译] 海陆搏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3 第11期   … 科幻之窗
约翰·温德姆    杨汝钧    译
        (一)火球坠海
    当时,我同菲利斯新婚燕尔,共度密月。我们乘坐“吉尼维尔号”轮船,船只在大西洋马迪拉岛屿西端的海域航行着。
    夜晚十一时十五分,我俩倚靠在船舷旁的栏杆上,眺望着大海的夜色,耳畔传来船上的舞曲声和人们的歌唱声。
    “那颗星星看上去红极了。”菲利斯说道,“我想,这不会是个坏兆头。”
    我按着她指的方向朝数以百万计的星星群中望去,见到了那颗发红的星星。
    “它确实挺红挺红的呢。”我附和着。
    我们的视线在那个红点上面停留了片刻,菲利斯接着说道:“真令人奇怪,它越来越大了。”
    确实,它在不断地增大着。
    “看,那儿还有一颗!它在刚才那颗红星的右边偏上方处……嗨,又是一颗,它在原来那颗的左方。你见到了吗?”
    “它们准是飞机。”我说。
    我们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天空中三颗愈来愈明亮、下降得愈来愈低的星星上面。不久,它们已经接近了遥远处的海面。
    “现在已经有五颗了。”菲利斯高声说。
    这些星星的中心呈红色的固体状,周围绕有一圈淡淡的光芒,犹如我们在雾中见到的光亮的火圈。
    那些物体移动的速度似乎不快,它们的体积只是相当缓慢地在变大。我们无法判断距离,但见它们成直线向海面下坠。接着,第一个火球坠入了海中。
    巨大的水柱带着粉红色的光彩冲出了海面。接着,水柱慢慢地低落下来,向四周扩散,粉红色也随之消失殆尽。隔了一会儿,坠落声传入了我们的耳鼓,它就象灼热的焊铁掉入水中时的声音。接着,第二个火球又坠入了大海。此情此景,它同第一个火球坠海的过程如出一辙,毫无二致。以后,一个接一个的火球坠进了海中,出现了同样的水柱和声音。直到五个火球全部坠海以后,海面才恢复了平静。
    我们乘坐的船只改变了航线,悬下了救生艇。船只在出事地点缓慢地来回搜索了四次,但一无所获。周围的海面平静如初,似乎从未受到过任何干扰……
    翌晨,我看望了船长。那些日子,我在英国广播公司就职,我给船长说明,广播公司要我就昨夜见到的奇景撰写新闻报道。于是我恳请船长:“我们能否在这一带进行更加周密、仔细的搜寻?”
    “这儿洋面很深,深极了。”
    “这一带海域以往有否船只遇难的迹象?”
    “没有,从未有过。”
    话毕,我离开了船长,开始撰写这一报道,准备把它电传给伦敦的英国广播公司。
        (二)深海探测
    自那次火球坠海之后,人们又见到天空中出现了十三个飞行物。芬兰北部的雷达站首先发现了它们,其时速达一千五百英里。它们在越过瑞典上空时又被盯梢。挪威认为,它们的时速约一千三百英里。苏格兰估计,其时速是一千英里。爱尔兰报告说,它们正向西南方向飞行。大西洋中一艘气象船估测,其时速为五百英里,在此之后,这些物体就杳无音讯了。于是我们决定深海探测。
    舰船远远地驶离陆地以后,我们才获准观看船上的那个大型的物体。一位负责科学探测的官员发出指令以后,掩盖物被掀开了。我们见到一个直径约十英尺的球形金属物,在它的各个部位,都有着圆形的窗口。那位官员用自豪的眼神看看那个球形金属物,然后向我们说道:“我们称这种仪器为深水潜望镜。它能承受深水之中每平方英寸两吨的压力。所以,它能下潜至九千英尺的深处,而实际上,我们不倾向于使其下潜至水深七千二百英尺的地点。”
    “看来,这一距离挺远的呢。”我对菲利斯说道。
    “七千二百英尺相当于一点三英里以上,其压力将稍稍超过一点三吨。”
    “我们的去处有多深呢?”我问一位官员。
    “三万英尺,”那位官员说完以后,再次转向站在他前面的人群说道,“我们使用这一深水潜望镜不可能下潜至超过九千英尺的深度,不过,请看这个。”
    他拉开了另一个较小的金属球的掩体说道:“我们还有这一新的仪器。它能观察到比上述仪器深两倍的物体,但它不能载人,而是自动操作。它能记载压力、温度和流向等等,并把信息发送回水面。它还配套有五台小型电视摄象机,其中的四台呈水平面观察,余下一台则往下探视。我们称这一仪器为远距离探测器。”
    到达了预定地点的第四天,我们聚集在深水潜望镜的周围观看着。潜水员怀斯曼和特兰特从一个狭洞般的入口处进入了深水潜望镜之中。其他人则把深水中必需的暖和服递了进去,因为两位潜水员绝对不可能事先穿好了暖和服进入舱中。接着,人们又为他们送进了食品包和热饮。圆形的入口处随即关上了,缆索把深水潜望镜吊到了船边,里面的一位潜水员打开了电视摄像机。
    “一切准备就绪,”扬声器中的一个声音说着,“现在下降。”
    深水潜望镜随即降至水面,很快进入了海水之中。
    那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剧烈地照耀着,没有一丝微风。在遥远之处,海天连成了一线。除了扬声器中的声音在告知下潜的深度以外,四周十分静谧。
    指挥员不时地问道:“水下的情况正常否?”
    水中的两位潜水员总是作着肯定的回答。
    他们已经下潜到了半英里的水深处,接着又超越了这一距离。屏幕上除了偶而出现的鱼类以外,毫无其他显示。但是没多久,水下传出的声音说道:“这儿的生物很多,你们也许已经见到了吧。在外面有一个物体,就靠在圆形窗的附近。该物体很大,我不能完全看清楚……唷,它已经离开了。”
    接着,两名潜水员又问:“水面上的气候如何?”
    “风平浪静。”
    “我们将继续下潜,长官。”
    “好!继续下潜。”
    “是,长官。”
    电视摄像机不断地为我们递送各种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水中生物的形象。
    约莫过了十分钟,水下的人说道:“外面有一样东西,是某种很大的物体……我不能清晰地看到……它就在圆形窗的外面。我将尽量让你们看清楚。”
    屏幕上的图象在移动着,接着却静止了。我们只能看到一束束光线从水中穿过,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比其他光线稍亮的物体。我们无法确定它是何物。
    “它好象围绕着我们呢,”一个声音说着,“我尽量……哦……让它清楚些。现在能看清了吗?”
    我们确实能看到某个较亮的物体,但它一点也不清楚。
    “它肯定是一种新奇的东西,”底下的声音在说,“它的体积很大,可看不清具体的形状……唿,它往上了,比我们上升得快得多呢。在那个东西的顶上,有一个窗状开口。我们无法见到它……它现在已不见了,一定是在我们的上面。它会……”
    倏忽间,说话声被切断,也就在此刻,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短促而又耀眼的闪光。接着,图象消失了。
    我们坐在那儿面面相觑,瞠目结舌。菲利斯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
    指挥员把手伸向了电话机,接着改变了主意,默不作声地离去了。引擎正在快速地拉绕着缆索,拉完那根粗实的缆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终于,缆索下面的一头拉出了水面,我们本以为缆索已被切断,露出来的将是象刷子般分散的金属线。
    可事实恰恰相反,那条主缆索以及电话线扣电视线都被熔化成了团状的金属物。我们全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晚上,上校主持了葬礼仪式。枪声在该海域上空震响,哀悼两位潜
        (三)船只遇难
    一星期以后,我刚要坐下用餐,电话铃响了起来,菲利斯拿起了话筒。
    “您好,沃森夫人,我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温特斯上校在电话中说道,“您可以把您的报道公诸于众了。”
    菲利斯向他道了谢,接着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您可以在今晚九时的新闻节目中听到这一消息。”
    夜晚九时,电台简短地报道了美国的一艘舰只在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水下进行试验时,损失了两名潜水员。
    该条新闻刚播完,英国广播公司电告我们,我们撰写的新闻也已随之播出。
    我们获知了美国将在同一地区再次进行深水探测的消息。我们希望能随同前往,但被拒绝了。但是,我们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