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光悲愤地喊着:
  “奢靡绝奇,暴珍天物,你端出的这桌‘洗尘小酌’需要多少银两!真的要吃光万里江山你们才甘心吗?声色为乐,害人害己。”
  膳厅里一片寂静,邢恕、郑磊和官妓们呆呆地望着这位齿发衰落、腰身弯曲、气度不凡的老人。这种敢于犯众怒、贬时弊、不留情面的老人已有多年看不见了。他们心头泛起的,似乎不全是怨,且有尊敬。
  司马光摇头叹息:
  “我老了,目视近昏,看不出这里的一切美在何处?我老了,耳聋重听,辨不出这里的一切善在哪里;我老了,齿牙无几,吃不了那样的珍馐佳肴。邢右司,还是你自己享用吧。”
  司马康急忙为邢恕解窘:
  “父亲,世风如此,已非一日,眼前之事,是不能全怪和叔的”
  司马光神情颓然:
  “不怪邢郎和叔,该怪谁呢?司宾吏郑磊,奉命而为,若不如此靡费,官职能保得住吗?歌伎、舞伎、乐伎原是生活无着的苦命人,谁愿意以粗俗和庸俗自贬人格?权之压迫,利之诱惑啊!可他,邢郎和叔是新任的右司员外郎,太皇太后陛下和皇帝陛下,正欲革故鼎新,若新任朝廷重臣仍如此奢侈靡费,朝政还有更化之望吗?!”说罢,转身欲走出膳厅。
  邢恕从一时的懵懵中转过神来,心里即刻浮起对司马光的厌恶和鄙夷:一桌酒席,用得着如丧考妣般的叹息嚎叫吗?真是老而愚的讨人嫌啊!但他十分乖觉。他知道若司马光此时拔腿一走,自己今生的前程就全然了结了,对右相蔡确也无法交待!他急中生智,忍着难堪,故作悔改之态,“扑咚”一声跪倒在司马光的面前:
  “大先生,晚生知错了,有负于太皇太后的思典,有负于恩师伯淳先生的教诲。大先生刚才的训海,晚生受益了。”说着站起,大声吩咐司宾吏郑磊:
  “熄灭靡费华灯,搬走奢侈花卉,撤下珍馐佳肴,停奏靡靡之音。从今以后,‘春官居’将倡清正廉洁之风,行朴实无华之习。”
  司马光转过身来,双眼噙着泪花,望着膳厅里的郑磊和官妓,声音哽咽:
  “革故鼎新,当从我们自身作起。我感谢你们的心意和操劳。我扫了你们的兴致,我向你们致歉了。”司马光向郑磊和官妓们深深鞠躬。
  郑磊忍不住跪倒在司马光的面前:
  “司马相公,让我做几个小菜,取一碗清酒来,你还饿着肚子呢。”
  官妓班头也跪倒在司马光的面前:
  “司马相公,我们也是人,也有人的良心,也会唱一个让人清清爽爽的歌。”
  司马光急忙扶起面前的郑磊和官妓,激情沸动,话不成语:
  “好,好,我吃,我喝,我听!邢郎和叔,让我们共享薄酒小酌之乐。”
  华灯熄灭了。
  鲜花搬走了。
  珍馐佳肴撤走了。
  几样小菜,几碗清酒,一盘水饺带来了人间心安理得的喜悦和融恰。司马光、邢恕、郑磊、司马康小酌谈笑着,官妓们弹唱着气势磅礴、雄威瑰丽的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云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在黄州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传入京都已有两年,但酒楼瓦肆歌伎吟唱者寥无几人,“春官居”害怕政事纠葛,更是不唱苏轼的诗词的。此时,另一样抒怀感慨的浪漫壮美,飚风般地荡尽了膳厅里残存的奢靡之气,连弹唱的官妓也变得气宇轩昂了。
  司马光在小酌着。这“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高远境界,只有苏子瞻才能探索得到啊!“人间如梦”,若把人生的梦想、梦境融汇于东去大江,“梦”不也就长存了吗?他在琴音歌声中思念着朋友苏轼,思念着那才智超群的潇洒,思念着那矢志不移的狂狷,思念着那口无遮拦的耿直,思念着那因“诗赋谤世”而遭受的牢狱之苦,也思念着那十五年来拖家带口、脚边无定的贬逐飘泊。苏子瞻,你现时在哪里啊
  夜深了,琴音歌声仍在伴着司马光的薄酒浅酌,夜空晶莹繁星的冷光,透过苍松翠竹的枝叶,浸染着“翠月楼”,玲珑的楼阁变得更加碧翠了。
  五月五日清晨,当“司马光罢宴春官居”的奇闻由官妓传出,迅速在朝廷三省六部、京都街巷酒楼传播的时候,范祖禹来到春官居翠月楼会见了司马光。趁右司员外郎邢恕回家尚未归来,他急促地禀告了十天来在京都所了解的朝廷纷争内幕。
  他谈到左相、山陵使王珪已重病卧床,命在旦夕,朝政大权已落入蔡确、章惇、张璪之手。
  他谈到吕公著虽被诏为侍读,但仍在扬州,尚未入京,太皇太后已造飞骑去扬州催促。
  他谈到苏轼已被朝廷从常州移知登州,诏令也许还在途中,也许苏轼已开始北上。看来是不会很快诏入京都的。
  他着重谈了司马光“广开言路”之奏的受阻情况:
  “老师上奏‘广开言路’受阻近两个月,皆右相蔡确所为。蔡确先是以‘司马光、苏轼、吕公著等乃流俗首领,天下已有定论,若骤然起用,必致朝臣逆感、人心疑惑’为由而塞途;继而以‘司马光入京吊丧致哀,黎庶拥巷欢呼,几成骚乱,乃洛阳耆英会成员文彦博、席汝言等先入京都煽惑愚民所致’而诽谤;并诬老师‘广开言路’之奏有讪谤神宗皇帝之嫌。遂有四月十四日诏令老师知陈州之举。更为甚者,五日前,老师的《乞开言路状》通过登闻政院以进,太皇太后知老师忠耿之心,决意广开言路,下诏求谏,蔡确却借草拟《求谏诏书》之机,暗设障碍。昨日清晨榜于朝堂的《求谏诏书》,明为求谏,实为拒谏”
  司马光惊诧:
  “可看到《求谏诏书》全文?”
  “《求谏诏书》榜于延和殿,百官非早朝答对不得入内,听说内容中有六条禁锢。蔡确已严令不得抄传。”
  司马光温怒了:
  “奸佞又见于朝廷啊!”
  范祖禹低声提醒老师:
  “据谏院几位朋友反映,邢恕乃蔡确心腹,蔡确所为,邢恕皆参其事。”
  司马光惊骇瞠目。他立即联想到一个月前邢恕的深夜造访“春官居”和昨日的言行所为,头发根有些发凉。
  范祖禹从怀中取出两份奏表:
  “现时,三省六部的一些官员,都以吕惠卿比蔡确,奸伪巧作,阴毒诡诈。这是太府少卿宋彭年、水部员外郎王鄂因谏奏朝政被蔡确惩罚而反弹蔡确的奏表,求老师相机上呈太皇太后。”
  司马光接过未彭年、王鄂的奏表正要详览,内臣张茂则和右司员外郎邢恕带着太皇太后召见司马光的谕旨,闯进了司马光居住的房间
  隅中巳时,司马光在内臣张茂则的引导下,准时到达崇庆宫厅堂。
  张茂则入内禀报去了,司马光坐在这空荡荡的厅堂里,等待着太皇太后的到来。十五年没有走进这座殿堂,他心里蓦然浮起一层悲酸,现时的太皇太后还是十五年前的皇太后吗?还保持着昔日的亲切、热情、坦直和疾恶如仇的真诚心志吗?如果让优柔寡断、胸无砥柱、心浮耳软充塞了临政执权的灵魂,今天的召见和今后的一切,就难以预料了
  突然,一阵脚步声响在厅堂门口,司马光抬头一看,右相蔡确身着紫色朝服朝冠,气宇轩昂、春风满面地跨人厅堂。司马光心头一震,太皇太后的厅堂召见,蔡确也要参与其事吗?他的思绪全然乱了。
  此时的蔡确,却是异常的镇定从容。昨夜四更时分,邢恕从“春官居”急急来到他的府邸,详细禀报了司马光抵达京都后的举止言行、情状神态:司马光接到“过阙入见”诏令后的迷惘和不安,听到《求谏诏书》后的兴奋和喜悦,闲谈中对蔡确“有胆有识”的赞语,以及司马光的“罢宴”。邢恕还附带说明,内臣张茂则与司马光是分乘各自的车舆到“春官居”的,两人根本没有私下交谈;司马光至“春官居”后,更无朝臣前去拜访。邢恕这些忠实的禀报,使蔡确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求谏诏书》之榜于朝堂,似已满足了司马光“广开言路”的要求。从而导致他作出一个错误的对策:只要这位“朝臣典范”不在“广开言路”上纠缠,就是在其他一切事情上骂爹骂司马光早日送往陈州。于是,他在司马光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