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甫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给皇上吗?”
  王安石苦笑摇头。
  韩维急了:
  “现时纷争平息,‘赌博’收场,赢者沉醉于胜利,起哄者热衷于狂热,在这离奇的热闹中,隐藏着一种凄然无声的悲哀:朝廷今后的‘青松路’在哪?介南公,你总不能不作一语吧!”
  王安石叹息:
  “勋业无成照水羞!持国公,我现时还有资格论政吗?我的话现时还有人愿意听吗?”
  “因人废言,千古成习,但对介甫之言,却有例外。现时,除韩维正洗耳恭听外,还有一人殷切而语:‘其人将去,其言必善’,他在等候着介甫的珠王之言啊!”
  “此人是谁?”
  “英明的皇上。”
  韩维一言出口,使王安石木雕般地愣住了。一股说不清的甜蜜酸楚从心底涌起,他闭上了噙泪的眼睛,前天深夜吕惠卿的来访和吕惠卿谈论的一切,立即重现在他的心头。他突然觉得皇上的可敬、可亲和可怜,突然觉得自己的理想并未泯灭,突然觉得大宋走向富强的“青松路”依然宽阔,也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激励皇上重振“变法”的雄风。他的心绪在刹那间又澎湃起来。
  “介甫公,皇上负公,出于无奈。公难道也忘了昔日的知遇之思吗?”
  王安石闻韩维之语若遭掌击,双目环睁,霍然站起,话语脱口而出:
  “‘变法’!坚定不移地‘变法’!不怕挫折地‘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改变国家积贫积弱!”
  “皇上急于听闻何人可继公而居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
  王安石略一沉思:
  “吕惠卿才高识远,矢志‘变法’,坚定不移,可负重位。但资望浅薄,人望有议,可速召前宰相韩绦子华回京,以其持重稳健总领其事,则‘变法’之业庶可畅然进行。”
  韩维拱手致谢:
  “惠卿吉甫,才智超群,公之所荐,韩维当如实禀奏圣上。至于家兄子华,才智平庸,且年事已高,介甫公荐之谬矣。”
  王安石手捧韩维所赠黄金笑而作语:
  “安石举荐韩绎子华,乃朝廷现时所需之贤,决非持国公之兄长,请公如实禀奏圣上。公所赠黄金,原封奉还,免污持国公之清白,安石也心静无惊。”
  韩维愣住了。
  十大禅寺的钟声同时敲响,“浴佛节”的高潮——“行像巡游”活动开始了。
  午时正点,在聒动天地的钟声中,大相国寺、兴国寺、净国寺、报恩寺、祐国寺、法云寺、庆爱寺、龙兴寺、上方寺、繁塔寺等十大禅寺装饰华美、形若殿宇的佛祖金像车、银像车、铜像车、石像车,在成百上千佛门禅师僧众的簇拥下,由几十位年轻佛门弟子牵拽推动,高奏着梵乐法音,以身着五彩服装的歌舞伎乐为前导,涌出山门,按照皇城司规定的路线,沿着京都的主要街巷,从四面八方向宣德门行进。
  汴京沸腾了。街巷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门前燃烛焚香,人群塞巷,车骑填咽,欢声如雷,香烟似雾,虔诚的信徒法倡和看热闹的俗人庸众,如潮如涛地迎接着金华昳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的“行像巡游”队伍,波浪起伏似地向“佛像”跪倒欢呼。“阿弥陀佛”成了今日京都的唯一用语。甚至替代了昔日“菊花会”、“万灯会”、“御苑射弓”中的“皇上万岁”。护卫着“行像”的禅师、僧众们,昂首阔步,面带笑容,持珠合掌,亦不停吟诵着“阿弥陀佛”,代表佛祖向狂热的人群致谢问候。十大禅寺身披袈裟、抬筐背囊的“散果童子”,不停地抓起筐中、囊中的“糕糜”、“指天馂馅”、“香水黑糕”扔向跪拜的人群,散布着佛的吉祥。
  崇信佛教的大理、真(月葛)三佛齐使者,已在怀远驿、瞻云馆门前搭起了巨大的五色佛棚。帏幕张扬,幡盖凌空,燃烛焚香,设茶置果,全体使馆人员持花挂珠,恭立棚前,迎接“行像巡游”队伍的到来,祝贺佛祖在大宋京都赢得的辉煌,感谢大宋皇帝在大旱大灾之年敬佛的虔诚。他们在激情难以倾尽的喜悦中,也喊着“阿弥陀佛”加入了“行像巡游”的队伍,向宣德门涌去。
  涌出使馆看热闹的大辽使者、西夏使者、高而使者、回鹃使者、大食使者、于阗使者、交趾使者,都被这雨霖后汴京突然出现的壮举奇观弄呆了:兴师动众,奢华排场,辉煌的敬佛风情!他们多半为了好奇,也都弃车、下马加入“行像巡礼”队伍,向宣德门涌去。
  宣德门至州桥一段五里长的御街,现时已是佛的世界。
  十大禅寺四十辆华美壮观的佛祖“像车”,宫殿似的排列在宣德门外,光辉映日,横四纵十,组成了一个宏伟的方阵,显示着佛的博大和庄穆。
  气势暄赫、装饰灿烂的宣德楼呈现在苍松云空之中。绿枝托着宝盖,半掩了飞檐屋角。薄雾托着幡幢,点缀着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的鲜花布满楼台,织成了瑰丽的彩霞。彩霞中显现出衣冠楚楚的宰执百官,衣着华贵的宗室王公和珠玉生辉的后宫妃嫔。
  人群仰望着宣德楼,惊讶着这烟霞中“佛殿”的神奇。
  大辽使者仰望着,在烟霞仙境中寻觅着一位重要人物。他们在宰执百官的行列里看到了陈升之、吴充、冯京,看到了吕惠卿、曾布、吕嘉问、邓绾、舒亶等人,偏偏没有看到王安石的身影。王安石真的要跌台吗?他们的脸上浮出了一丝隐秘的笑意,心里暗暗地盘算着。
  西夏使者仰望着宣德楼。他们在后宫行列里寻找着两个权势人物,皇后端坐在皇帝御椅之侧,岐王颢、嘉王君页也在花丛中露出了笑容,妃嫔宫女们都在交头接耳的谈笑着。后宫的主宰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却没有出场。看来,大宋朝廷的这场纷争是不会在今天的热闹中收场的。他们的脸上也展出了笑容。
  交趾使者在百官中寻找十多天来名震京都的“预言家”郑侠。今日的辉煌,也有此人的一份,能不展示尊容于京都百姓的面前吗?他们在寻觅失望之后,低声询问身边的俗人,得到的回答都是摇头,心里不禁为“预言家”郑侠惋惜。
  突然,楼台上鼓乐大作,惊天动地。扈卫禁军涌出,威风凛凛。宰执百官、宗室王公、后宫妃嫔宫女慌忙站起,跪倒迎驾。皇帝赵顼身着金黄色龙袍,头戴金黄色三层珠玉帝王冠,在翰林学士承旨韩维的陪同下,从宣德楼正殿走出,走上楼台,落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金色衣冠在楼台上闪着“佛光”,奇迹出现了:
  “皇上大佛”的欢呼声呼啸而起,向宣德楼飞涌。僧众、俗众随着欢呼声波涛般地涌向楼台,四十辆佛祖“像车”组成的宏伟方阵徐徐向前移动,梵乐法音高奏,禅师僧众同时持珠诵经;四幅巨大的黄绫佛嶂从前列四辆“像车”上高高撑起,佛幢上鲜红醒目的佛义偈语映照楼台:
  若谛何云?浊酒苦茶。
  因谛何云?故道疲马。
  灭谛何云?柳暗花明。
  道谛何云?美政新法。
  楼台上的鼓乐声停歇了。
  楼台下的梵乐法音停歇了。
  楼台上的宰执百官、宗室请王、后宫妃嫔瞠目了。
  楼台下的僧众、俗众沉默了。
  宁静的楼台。
  宁静的御街。
  皇帝赵顼伫立楼台,望着眼前虔诚期待的人群和人群上空字字耀目的佛幛偈语,神情激动,泪花濛濛,双手合十,用全部力气喊出了一声对僧众、俗众的虔诚祝福:“阿弥陀佛”。
  这是九天上飘落的梵音,一下子赢得了心中有佛的人群。
  这是皇帝亲口颁谕的最高奖赏,一下子抬高了佛的身价和佛在人群心中的地位。
  这也是最通俗有力的鼓动,一下子煽起了人群的疯狂:
  歌伎狂歌,
  舞伎狂舞,
  僧众们破了槛内修行枯燥单调的戒规,舞起了狮子。
  吕惠卿借机率领邓绾、舒亶等一群朝臣跪倒在皇帝赵顼身边。吕惠卿高声禀奏:
  “圣上六年岁月废寝忘食,‘变法’图治,遂成美政,天下沤歌。前日听一狂夫之言,罢废新法十八事,岂不可惜。圣上,佛祖显灵,在乞求圣上恢复新法十八事啊”
  皇帝赵顼望着楼台下狂欢的人群微笑着。
  邓绾高声禀奏:
  “圣上明鉴:佛门‘苦谛’是展示眼前的困境,佛门‘因谛’是探索困境的原由,佛门‘灭谛’是论述摆脱困境的途径,佛门‘道谛’是揭示走出困境的方法啊!圣上请看,佛显灵了,那‘美政新法’四字,不就是圣上的‘变法’吗?”
  皇帝赵顼神色不改。
  舒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