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一品才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郡王赶紧将纸条塞到了秦允明的手里。
    秦允明认认真真的将谜面“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默念了几遍,谜面是说三国末期的事情,刘后主亡国,乃为溺爱中贵黄皓;吴末帝孙皓之丧吴都,是因宠信中常侍举昏。谜面当中又问“未意何因”那就是表明在询问刘后主、吴末帝败亡的原因。再联想谜底是一句唐诗。难不成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应该就是这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里的名句了。
    刘后主和吴末帝因为亲近黄皓、奉昏,将这两个人的名字拆开,单单取“黄”和“昏”正好就成了“只是近黄昏”这也应对了“未意”和“何因”的问句。
    谜面出于作者杜撰,然而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叹,悉凝结于此两句之拜然而作者却不惊人之论,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以蜀吴亡国丧都之事,诘问缘由,答案却故意漫不经心,以“只是”面对,真可谓至炼之笔。
    “黄昏”一词在借指人名的同时,又映衬谜意帝王昏聩。溺于酒色,于是帝业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几幕昏之时了。
    曲家娘子真不是一般人呀!!
    “大郎,可想到谜底了吗?小郡王等了半盏茶,有些耐不住性子问了道。
    “嗯,想到了!”秦允明缓缓叹息了一声说道。他对这道灯谜同样是生出了一种钦佩之感,谜面设计的身为巧妙,对典故运用的娴熟又恰到好处,若没有深厚的功底只怕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见曲姑娘还真是下费苦心了。
    “快说说,快说说,谜底是什么?”小郡王赶紧问了道。
    “应该是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后半句。”秦允明答道。
    “只是近黄昏?为什么是这一句呀,这”这谜面和谜底怎么也是八竿子也打不着一块去呀!大郎,你会不会是骗我呢?小郡王咬着手指头问道。
    捞一明叹了口与,自只真是吃力不讨好,卓神费力的为谜,竟然还遭到小郡王的怀疑,苍天啊!
    不过就在这时,一旁的蔡举却深深点了点头,佩服的说道:“王爷殿下,秦公子的谜底可没有错,正是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后半句呢!”
    秦允明和小郡王都有些意外,怎么蔡举会突然插出一句话来呢?秦允明甚至对蔡举支持自己的答案感到惊讶,蔡举不是向来都很自负的吗?怎么会真心实意的帮自己说话呢?
    蔡举以前对秦允明的印象确实不好,可是后来经过好几次交手,他真真正正现了自己其实在比起才学、气度时都逊秦允明一筹。虽然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事实时时刻刻都摆在自己面前,难道自己还能逃避吗?
    先前秦允明和小郡王在猜第一道灯谜时,蔡举就在一旁暗暗留意了。他对于秦允明的解释大感佩服,第一道灯谜就连自己都还没想出突破口来,可是秦允明已经解开了答案,这已经证明了问题所在。
    至于猜第二道灯谜时,他同样还是迷迷糊糊一片茫然,但是当秦允明说出谜底是“只是近黄昏”时,他却恍然大悟立刻就想通了。
    “蔡二郎,你怎么知道的?。小郡王问道。
    “刘后主亡国,原来是宠信近侍黄皓;吴末帝孙皓之所以丧吴都,则是因为宠信中常侍本昏。“只是近黄昏”就是代指这两个昏君分别重新了这两个奸臣。”蔡举不疾不徐的解释了道。“原来是这样呀!哎呀,还真是难。竟然没有明着把谜底藏在谜面之中呀!”小郡王缓缓点头说道,不过转而又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已经猜出了两个灯谜了。还有最后两个灯谜,你们两个都不许帮我,我自己来解!”
    秦允明和蔡举相视一笑,自然没有多说什么。
    蔡举冲着秦允明微笑了的抱拳行了一礼,正色的说道:“在下从今日起便将多佩服一个人,这人就是秦公子你了。唉,以前是我太过自负,时常与秦公子冲撞。回头想来我在气度上已经大大输给了秦公子你了
    秦允明对于蔡举突然说出这番话来甚是诧异,他立刻客气的回了道:“蔡兄太客气了,但凡文人总有那么一点点脾气,这一点谁都能理解的嘛。更何况小弟可从来没有觉得蔡兄冲撞过小弟呢!”
    “秦公子果然是豁达之人呀。从今日后,若秦公子不嫌弃,在下愿与秦公子修好,从此以后大家便是好朋友,可好?”蔡举问道。
    “人生之中能有几个至交朋友足矣,小弟岂会不愿意?”秦允明哈哈笑着,极其爽快的就应答了下来。虽然以前他觉得蔡举确实有些讨人厌,不过今天他现了两个情况促成自己对蔡举改变了先前的印象。
    第一个情况,那就是蔡举与黄衙内之间的矛盾。既然黄衙内是黄潜善的侄子,那么自然也就是黄潜善阵营的人物了。秦允明本来就对黄潜善深恶痛绝,这个心狠手辣、贪赃枉法的家伙,自己迟早要将其一网打尽。
    至于第二个情况,那自然就是蔡举真心实意愿意与自己交好。
    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这样的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孰好孰坏。
    “哈哈,真是一件大快事呀。”蔡举笑着说道。
    “蔡兄,你第二关眼下可有进展吗?。秦允明反正闲着无聊,于是随便的向蔡举问了道。他看了看蔡举桌案上的字稿,似乎从一开始的那两句诗到现在都没有增长。
    蔡举叹了一口气,苦闷的说道:“现在还只有两句,真是难呀。要不,允明你过来看看,提一提意见嘛”。
    秦允明于是走了过去,来到蔡举的桌子边看了着字稿,只见字稿上写着两句话,“楔子调清管小火德遂颓纲。”
    “这是要写诗,还是写词呀?”他问了道。
    “唉,本打算写一阕词的,可是写到这里,下面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蔡举说道。
    秦允明仔细将“楔子调清管,火德遂颓纲”念了一遍,蓦然片刻之后,说道:“蔡兄,你这两句开头很好呀!楔子调清管,就是在指禾杆做出了乐器。禾杆本来是用来当作柴火来烧火的,既然它有了更好的作用,变成了高雅的乐器,那火神自然就失去了一种火料,原本的大纲就有了缺口。很工整呀!”
    楔子就是俗称的禾杆。
    蔡举扬了扬眉毛,喜道:“大郎,你还真是一言中的呀!我就是这么想的。不过,我一直觉得禾杵那么松软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做成乐器呢”。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说道:“这又何妨?小弟都见过有人用一片树叶演奏乐曲呢,更别说是禾杆了”呃,当然,这就要看是什么人来演奏了。不过这都不要紧,文学上运用一些比喻、夸张的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最主要是看蔡兄要表达的是什么意境了。”
    蔡举缓缓点了点头,认同的说
    不过继而他依然又恢复了难色,说道:“不过,纵然楔子一词勉强过去,可是下面的文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续写。唉,真是难呀。”
    秦允明呵呵笑了笑,说道:“蔡兄,如果一阏词写不出来,不妨改一改,换成五言绝句试一试。说不定五言绝句的思路更开阔一些,一下子就有灵感了呢
    蔡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喃喃的说道:“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我试试吧。”
    于是,蔡举重新坐下来,开始换了文体来思考这篇字稿该如何写下去。
    就在这时小郡王忽然伸手拉了一下秦允明的衣袖子。
    秦允明回过头来,只见小郡王用一种可恰巴巴的眼神望着自己,胖乎乎的脸上又是委屈和不好意思又是讨好似的笑,活像是一尊带着抽象风格的小弥勒佛似的。他不由一乐,知道小郡王第三道灯谜还是猜不出,想要找自己来帮忙,却因为先前夸下的海口而不好意思开口。
    他并没有开不起小郡王的意思,从曲家娘子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灯谜足以开出,曲家娘子几乎是把毕生的积累都运用了出来,这灯谜若没有一点难度那才叫怪呢!
    “小王爷,怎么了?你的样子好像是肚子饿了哦?”秦允明故意调侃的问道。
    “大郎,这,这小郡王支支吾吾口阵,最终放下了面子,悄悄的说了道,“大郎,这第三道灯谜好难呀。我压根猜不到是什么字。你来帮我瞧瞧吧
    秦允明忍不住想要笑,这灯谜是曲家娘子给小郡王来猜的,自己已经猜了其中两个,若好要再替小郡王捉刀,只怕曲家娘子肯定会不服气的。
    不过回头又想,他觉得曲家娘子也确实不够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