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鲁领着三千多残兵败将逃亡阳平关,却让刚刚奇袭拿下阳平关的孟达、霍峻又立一大功。自此前后不足十日,张鲁集团已然全军覆没。
    如此快的败亡让与他早有联系的凉州刺史韦康(曹操命)大感意外,得报之后立刻前去救援的历城两万兵将收缩回城,同时快马飞报许都知晓。
    为了自己和家人,张鲁是不得不降,而刘备集团欲统辖汉中也必须留下他,双方一拍即合。张飞留下阎圃为帐下参军,着手整编汉中降兵,而命刘封护送张鲁一族南下成都,觐见刘备。
    张鲁的投降,就如同当头一棒,打醒了还在忿忿不平的川中豪强,人家雄踞汉中三十年,都不得不俯称臣,自己这点实力又算得了什么?想一想刘备在西川的十万大军(含川兵),原本波涛汹涌的西川局势立刻恢复了平静。
    刘宪这些天是清净无邪冷眼旁观,文官的那些争斗他是一概不闻不问,虽不说是闭门谢客,却也强不到哪去。
    一心只等着家人到来,舒舒服服的过上一年半载的舒坦日子。毕竟川中钱粮不太丰足,想要出兵川南进取南中,没有两年的积累是不行的。
    而这两年的时间,既是刘备集团诸多派系的磨合期,也是刘备集团在益州根基的巩固时期。
    作为巩固统治两条路线之一的军队,这两年任务同样重要,增强兵力,训练强兵,尤其是习惯南中山形地貌气温气候的川南士卒。
    建安十五年八月,汉中整编结束,得军士五万。
    扬武将军魏延表为汉中太守,下领荆州兵一万、西川兵一万,汉中兵三万,阎圃受参军领汉中长史,卓鹰、刑茂为将。
    张飞引雷铜、庞羲还阆中,授巴州太守,庞羲为长史,下属汉中兵一万,川兵一万,荆州兵五千。
    严颜还成都,为黄忠副手,领命新兵大营。
    关平授江阳督军,下属汉中军一万,荆州兵一万,合兵犍为郡孟达部,防御川南。
    霍峻为梓潼太守,下属荆州兵五千,西川兵一万。
    李严受宜都太守,驻扎秭归;刘封受命汉中,屯兵沔水。
    说到底,对孟达这人刘宪心中还是挽了个疙瘩,放不下心。所以,索性将她调去川南犍为,受命嘉陵督军,与关平同防建宁、越嶲、牂牁三郡。
    而原本的宜都太守之职给了李严,以他与刘封分兵两路,经营上庸等地。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将汉中与荆襄两位一体,可分兵两路夹击宛、洛,同出中原。
    建安十五年九月,文武科举大考。
    文士得中:费祎、董允、郭攸之、吕凯、王伉、杨洪、邓芝等。
    武将得中:王平、马忠、张嶷、向宠、宗预等。
    开科举士所得自然不会仅仅这几人,然而一场开科之中能有如此多的人是刘宪有印象的,那可就不比寻常了。
    如果有人熟读三国志,那就该知道这些人日后会是怎样的辉煌。
    可以说,纵观以后的科举,再也不会如这一期般的星光灿烂。
    此次恩科,因为没有事先规定有官职之人不得入考,是以很多不得志之人纷纷涌入成都。如费祎、郭攸之、吕凯、王伉、杨洪、邓芝,文官之中刘宪有印象的除了才十七八岁的董允除外,余下的尽是官员,且都是郡县小吏。
    如费祎,蜀郡尉曹掾史,主徒卒转运之事。
    郭攸之,巴西郡西充县主记室,管文书。吕凯永昌郡贼曹掾史,主捕捉盗贼事。
    诸人中,除了杨洪为一郡功曹外,余下的全是县令一下官员,尽皆是不入流。
    而武将之中也多是如此,刘宪尚有印象的五个人中,三个人出仕。马忠、张嶷、宗预三人全是郡县中的掌兵小官。余下两个,王平、向宠,一个寒门出身,不得门路;一个则是向朗侄儿,年纪不过十八,还未出仕。
    (王平,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占汉中,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218年,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刘备。官拜牙门将、裨将军。由此可见,在此六年之前,王平未出仕,还是说得过去的。)
    第一次科举,文武两科取士各有五十人,所得文士上等之才或为州郡要职,或直接拔入刘备幕僚,行职从事;比之以前可谓是一步登天。而那些中下等者,也都分入各郡县要害,无一是空白之身。
    而武将之中,那些个好苗子获益更大,王平因是巴西人氏,熟识汉中一带地利,直接归到魏延帐下为校尉。
    马忠在嘉陵,张嶷到江阳,宗预入宜都,各封校尉,除了年纪尚小的向宠,分到了新兵大营,也是为了交给黄忠、严颜两员老将调教。
    本来不为一些人氏认同的科举,在结果出来之后却是引得群起震动,如此高的回报,当真是让人膛目结舌,更让一些人追悔莫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科举就是天下有才之士的“求利捷径”。
    时间转到九月末,益州民间的科举热潮还未降下,刘宪则在成都迎来了自己一年未见的妻儿……
一百八十四章 孙权的算盘
    平白之中,这世界过的最快的就是时间。wwW;一晃眼的工夫,小两年的日子就过了去……
    自从建安十五年七月平定汉中之后,至今建安十七年初夏,两年中益州军马再无万人以上大的举动。魏延、王平等人虽然时常领精锐之师寇掠阴平、武都等地,与西凉的马韩集团遥相呼应,可到底是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与益州的平静相称应,荆州所部也无甚大的举动,唯一一次调遣统军大将也是因为赵云大婚,女方居在成都,又是刘备亲自保的姻缘,久镇荆南的赵云这才第一次入得川来。
    张鲁,原先的汉中之主,如今的镇南将军(刘备所表),此人在逃离南郑之际,不顾左右劝阻封藏而去,不损官库一丝一毫。
    此举让刘备极为感触,转到成都之后对张鲁一门照顾有加,为了减轻张鲁心理负担,刘备在任命张卫为门下督的同时保媒给张鲁之女,婚嫁赵云。
    赵云追随刘备半生,至今未娶妻子。保媒张氏,不但可以一解赵云,还可以让张鲁彻底放心。
    赵云可是刘备的心腹爱将,总督荆南手掌雄兵,元老派中的有数角色。刘备若不是真心相待,又怎会让他与赵云结亲?(给赵帅哥找个老婆!!!)
    经此一由张鲁算是彻底放下心来,连连传令(五斗米教)之余,尚有不少抵触情绪的汉中百姓顿时驯服了很多。
    后方的安稳,让屯军沔水的刘封彻底解脱了出来,在去年秋季率先出手,引军杀奔上庸。而宜都的李严也不甘落后,闻讯后立刻起兵进房龄,阵斩房龄太守蒯祺。
    前后不足一月,两军尽占上庸、房龄、西城三地。
    后上庸豪强大姓申氏在本地实力雄厚,李严放心不下责令申氏内迁蜀地。申耽、申仪二兄弟不从,再次引兵起乱,被刘封击败后狼狈逃亡南阳。
    自此上庸三地归入益州,并为上庸郡,表李严为上庸太守,刘封任房龄督军,合力镇守。
    这一次上庸征伐,刘备军动用了三万余人,是这两年来唯一一次大的举动,全线贯通了汉水流域,将益州、汉中、荆州上下连为一体。
    征伐次数的减少,就意味着兵甲粮秣消耗降低,储备增多。这两年来,益州官吏上心用劲,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依照《蜀科》律令,依法治理,执法虽严峻,但胜在公正公平,百姓无一怨言。两川之民,忻乐太平,虽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却也是汉末以来少有的太平。又幸遇连年大熟,米满仓廒,财盈府库。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
    兵甲钱粮一应备全,刘备又志在北伐,当然要先剪除南中这一祸害。否则后防不稳,必遭大损。
    进入建安十七年,新兵大营连向嘉陵、江阳两地拨调兵马钱粮,训练经年的川南军卒终是要阵前一试锋芒了。
    南中,泛指益州南部的越嶲、建宁(又称益州郡)、永昌、牂柯四郡,其区域相当于今川西南、云南、缅甸一部及贵州中西部一带。是叟、青羌、僚、濮等夷越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
    聚集在这里的少数民族,西汉时统称“西南彝”,后到东汉改为“南蛮”。由于东汉中晚期吏治**,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经常生反抗活动。而南中的豪强地主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阶级,恰恰利用民族矛盾,割据一方为所欲为。就如那建宁的雍辏В苡薪袢丈褪且蛭菏弦蛔宄D甓阅现猩偈褡迨┘佣骰荩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