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猜是吧。你呢?车停在哪里?”
“没开来。”我没有开车去,不知道为什么。
于是谁都没说什么,只是一路走着,走出公园,还是走着,走到街上,走进酒店大堂,走到电梯旁。
我停下了。我不能再往前走了。
“桐,”她突然开口,“其实我不想做生意人,我的理想还是做个好医生,开好自己的诊所,但公司实在需要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不解地看着她,看着她,然后我低下头开始思考,最后我想出了答案:“好医生或许以后还可以做,现在公司需要你,就担负起这个责任吧。”
电梯来了,门开了,我的左手悄悄把住一侧的墙,“那么,祝你今晚睡个好觉,也祝你明天一路平安。”
“…谢谢。”她走进电梯。
电梯门合上了。
又打开,她怔怔地看着我,“我…我忘记跟你说,路上小心,你保重。”
“…恩,我会的,谢谢。”
门又开始合上,她按了一下按钮,又打开。
“你也保重,向你家人问好。”我转身往大堂走去,我听见电梯门在身后终于合上了,我开始跑起来,跑到门口,惹得保安犹豫地看着我,“对不起,”我轻轻说了声,跑出门,沿着大街一路往北跑去,不能停下,不能停下。
这位母亲,其实,我斗胆直言,从您问的问题来看,我觉得您没必要为您儿子发愁,国内很多家长想要“指导”子女学业和事业,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自身是否有能力去进行这种“指导”,就像我当初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很多同学都在听家长意见,有些家长啥都不懂,抓着个听着挺时髦挺“吃香”的专业:“报这个报这个!”耽误了多少孩子啊。。。
您列举的学科都还是十分基础的,其实越往上读学科分裂得越细作,就拿您儿子感兴趣的政治学科来说,当他读到了博士阶段,他可能选择读美国选举制度,或者现代民主制度,或者亚非关系,或者公共政策,或者或者或者。。。。。。所以单说他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然后去推断将来在国外能从事什么职业,至少我给不了建设性意见。
不过我还是想写这么一段话去回答您的问题,也说一说关于一些问题的个人看法。我觉得在弄清楚文科就业前景之前,先得弄清楚读不读的来(我指去国外读)。就我所看到的情况看,大多数中国学生文科学不过西方学生,中国学生出来的还是搞理工科的多,文科这玩意儿,没在国外读过文科的永远体会不到,真的很难。
一是成长环境差异,从小到大学到的理论就不同,你学了二十多年马爷爷,他学了二十多年俾爷爷,然后你跑人这儿求学,整个一重新洗脑。。。其他差异也是障碍,前两天我还在和一个搞语言学的中国来的博士生聊天,她过来一年多,苦恼得不行,说工夫下到了别人的几倍,一个复杂单词出来,西方学生一看就知道说这是拉丁语前缀,她就郁闷啊,说我怎么看不出来,人西方学生说从小耳濡目染地就看出来了,这种情况下她必定要付出几倍的努力。
二是治学习惯的差异,文科有时候真的是蛮主观的东西,我说的主观不是说不科学,而是你得大力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文科课堂上,西方学生很多都是异常活跃的,积极发表自己观点,积极投入辩论,很多东方学生谦虚地坐在一旁,不说话,或者说了一句一旦别人提出异议便不再进行下去,心说我有数就行。。。搞研究也是这样,我不知道理科是不是可以把自己关实验室里闭门造车,反正文科不行,你得和他人和社会广泛接触联系,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积极寻找线人采集资料,积极干这干那,反正被动的孩子在这儿学不好文科,我觉得。
人生是一个交错的迷;大家把各自的迷再交错在一起…更加无厘头。
如果说我回到Chris身边的初衷是和Luise怄气,那么后来,在我心里也就变成了再无他想的对他补偿式的共存。尤其是这次见了Luise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是真的失去她了,因为即使她站在我身边对我流露出那丝询问的意味,我也本能地将它扼杀了,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轻易就决定的,但是在我被逼着做出决定之后,你、我都已无法改变它。
但我也意识到Chris正隐隐地处于这种趋势中,他曾不得不选择了一种他不想要的生活方式,现在面对我的回归,他却没有能够拒绝,但他对自己的不拒绝仿佛越来越困惑,尽管我对我们的关系,态度坚定很多。
这天我们正从超市停车场出来,我开着车,恍惚有些走神,没有看见面前的STOP显示牌,美国这边见到这牌子就必须停下观察一下情况,我不知道怎么走的神,大抵是从后视镜里看见了一辆车,Jaguar S…Type,那样的颜色…我在丁字路口,左侧直行的车有先行权,但他没料到我没停车,还好,在购物区,他的速度也不是很快,Chris冲我大吼一声:“停车!能不能开啊?!”我吓得踩了个急刹车,差点、差点就撞上,那辆车主也很生气,很响地按了喇叭,Chris的火气仿佛并没有随着这事情的化险为夷而平息,他开始问我,为什么没有看见STOP指示牌,是不是不能开了,不能开就停下来换他……
我沉默着,Chris小题大做的指责已不是第一次了,前几次我会跟他顶,这次却突然觉得无趣,顶完了大家消气了又会觉得没必要,他又会跟我承认他脾气大了,而他要发脾气,我又何必陪着生气伤身呢?他看我不吱声,果然也就不再说什么,而我的心里却开始陷入一种绝望的情绪,他那天的火气也许还是头天晚上的延续,那晚他问我能否从客房搬回去,我想了想,最后答应了,之后发生的事情便很不愉快,他开始不断提醒我Luise,问我Luise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那样的,并强迫我看着他的眼睛……
我开始质疑,他真的还需要我吗?原以为如果他是爱我需要我的,回来找他,起码还可以成全一个人,可突然我就想,他的内心里还真的可以毫无芥蒂地和我在一起吗?
带着这种疑问和他回到家,把买来的东西往冰箱里拾,然后去做饭,做到一半时Chris拎着一盒滴滴答答的东西扔到我面前:“你怎么把它放外面啊?知不知道这个一旦解冻就不能再放回冷冻室的?”我说我也不是故意的,漏了而已,看了看,是一个速冻的甜点,我说那今天烤了得了,他说今天没胃口吃这个,说完果断地给扔进我旁边的垃圾桶里,出去了。
我在原地站了几分钟,然后摘下围裙,走到外边,我说Chris我们还是离婚吧,你和我都知道这进行不下去了。
Chris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他的不舍只是一种感性的情绪在作祟,相信他也思索过自己这些日子来的困惑,所以在第二天下午我跟他说我要搬出去后他选择了沉默。我们的半年分居程序还没到头,不过没关系,也没有什么因素来阻止它了。
其实我也知道和Chris离婚意味着什么,我早就分析过,我把这世上的人分为三种:中国男人、西方男人、女人。中国男人不会要我,谁会要一个和鬼子离婚的女人?西方男人呢,他们倒不介意你之前的经历,只不过能和亚洲女人认真的男人不多,而对亚洲女人认真的为数不多的男人当中,能遇到我自己也钟情的概率实在太小,基本上和被雷电击中三十次的几率相当,不让我爱到一定程度我不会再考虑,否则还不如和Chris凑合下去。至于女人,呵呵,如果我还要和女人在一起,为何又放弃了Luise,或者又为何让Luise放弃了我?我想,在感情上,我是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我给自己租了个很小的单身公寓,不好的地段我没有考虑,芝加哥租房很贵,尤其是我找的那个区,但是没关系,我宁愿地方小一点,小一点反而有充实感和安全感,我也知道如果和别人合租能省很多钱,但我真的需要自己的空间,十分需要。这个小公寓的月租金占了我每月奖学金的一半还多点,剩下的钱凑凑合合养车,养自己。
然后便是没日没夜的写论文,我知道我能失去的基本上已经都失去了,也没什么再拿来折腾的了。一个人过写论文效率倒是高了,别的不说,吃饭就很简单,买些速冻饺子啥的塞冰箱里,什么时候饿了弄点出来煮一煮,也不用考虑什么三餐按时按点的问题,不饿着就好。
两周后和Chris去办离婚手续,确实顺利,我说我啥都不要,不过Chris说他不想保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