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玉川倒是精明,知道东方不败不是不急,而是因为时候未到。但他与东方不败的默契极佳,很多事情彼此之间心知肚明即可,实在是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况且他们兄弟二人几年来总是聚少离多,索性就趁此机会好好相处可不比什么都强?!
两人正带着孩子在街道上闲逛,突然看到前方人流聚集在了一起。
东方不败还好些,他前世出生在深宫之中,知道什么叫‘好奇心害死一只猫’的道理,所以轻易的不会去凑热闹。但白玉川则不同,以往在南宫世家时,他的性格还颇为压抑,但灭了南宫世家之后,与东方不败相认,又为了日月神教以及复仇大业而下山闯荡江湖。
在江湖中要闯出名堂就要行侠仗义,那自然就少不了看到人群聚在一起,就凑过去见一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环节了。况且这一段的街道虽然人来人往,却并不允许摆摊卖艺,因为过了这个街道就是达官贵人所住的地方,自然不能扰了他们的清静。
所以,这人群中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众人聚集起来。
这种情况下,要带着个孩子一起去看热闹实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所以白玉川把被他一直抱着的天儿送还给了自家大哥,自己用了一招如影随行,在不惊扰到任何人,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察觉的情况下,很是顺利的就落到了人群所包围着的中间了。
被人群所包围着的是两个年轻人,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长得很是俊秀。白玉川虽然不知道面前这两个年轻人是谁,但他对其中一个浑身贵气,看着就是出身良好的,却带着满脸傻气的年轻人,很有种厌恶的感觉。
而且,他似乎长得很是眼熟?眼熟到很碍眼的地步!
能让白玉川厌恶的人其实并不算多,所以把面前这个少年与他认识的混蛋们一对比,答案自然呼之欲出
44第43章
这个年轻人可不就跟那个朱棣长得很像嘛!
白玉川看着这个锦衣青年;却发现他空有一身的贵气,却全无朱棣那一身的威严气势,所以看起来很是温吞,这才使得白玉川一时间没能察觉出来。
白玉川细数了一下能与这个少年的年纪对得上的皇族中人,估计就只已故懿文太子的嫡次子朱允文了。
因为朱允文的大哥早夭;所以朱允文就算是朱元璋的皇长孙,一直跟在其父亲住在东宫之中;因此南京城里认识他的人实在不多。后来懿文太子去世;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孙多有照拂,并不欲让他搬出东宫。
东宫也是皇宫中的一部分,朱允文是个爱静的性子;更是不常出门,所以白玉川竟是从没见过他的;因此他现在即使觉得这个少年很有可能就是朱允文,但到底不敢十分的肯定,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看着这个浑身温吞到几近傻气的,疑似朱允文的年轻人,与另一个与他一般年纪大小,手上持着铜锣拼命敲击的少年在那里一唱一合了。
这个少年说自己是个书僮,而在他旁边站着的这个年轻人则是他的少爷。接着少年又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展出来一看,上头却是画了一位明眸善眯、顾盼生辉的美人。书僮小玩子说,画中之人是他的少姐姐如今却失了踪,总之是怎么可怜就怎么说,意图博得大家的同情。
而围观中的人即使有善心之人,却也不过是一小部分罢了,大部分的不过是一群闲汉,觉得有趣了,就跟着一起附合一声,表示愿意帮他找人。而小玩子却以为大家是真心实意的,便在那里连声的道谢。
白玉川觉得再无热闹可看,索性拨开人群,回了东方不败的身边。他又把人群里头发生的事情,以及他的猜测都掉了个底儿清。
东方不败不动声色的听完,淡定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东方不败不像白玉川,身边连个专门负责情报的人员也没有。而且他与朱棣的合作,关系到日月神教未来的发展,更是轻忽不得。所以,凭着当年他派到朱棣身边的两个明桩和一个暗探各自传递过来的消息,足以让东方不败知道很多事情了。
比如那个温吞到近乎傻气的年轻人正是朱允文没错,而他身边自称书僮小玩子的少年其实是个少女。
这个少女与画中的女人是在洪武二十七年,朱棣进南京之前突然出现在皇宫里的。东方不败对她们的身份很有疑虑,所以曾经派人调查过这两个女人,但结果却什么资料都没得到,她们就像是凭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样。
她们一个自称小玩子,一个自称张楚楚。
那张楚楚出现时是失了忆的,之后,曾被朱棣收为侍妾,后来又因为不甘心成为朱棣的众多女人中的基本一个,又正好恢复了记忆,便索性离开了朱棣在南京城中的王府。只是这个女子确实是有些本事的,女扮男装之后,竟是凭着自己的身手和头脑,硬是成了应天府中的一名捕快,而且还比那些老资历的更得力,也更得用些。
至于这个小玩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虽然经常谎话连篇信口开河,可是却能只着朱允文欢喜她,而且还欢喜到为她求身份求到了朱棣那儿,央着燕王收了小玩子为义女。
朱棣心中有着算计,况且一个义女的身份而已,又不是让她成了真正的郡主,收了也没什么,便应了下来。
小玩子一直在宫中扮成小太监的模样跟在朱允文的身边的,而成了燕王的义女之后自然要换上女装。她的女装让朱允文惊为天春,只觉得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了,又因着小玩子这个名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便顺势为她改了名字,取为仙仙。
后来,这位仙仙姑娘又在朱元璋的万寿节中讨得了这位老寿星的欢心,朱元璋龙颜大悦之下,对着小玩子喜爱有加,居然封了她做了仙仙郡主,还赐了她一座府宅。
东方不败想与白玉川说说这事儿,可是即使现在人流已散,可这里到底不是什么说话的好地界。而且朱允文和仙仙都还没走,反而在原里那里窃窃私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所以他便先不提这个,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天色。
“眼见着就要正午了,天儿也饿了,我们找家酒楼用了饭后再继续逛好了。”
“好啊!”白玉川笑道:“正好康平街和乐信街交界的地方开了一间仙鸭楼,听说是专门卖烤鸭的,不若一起去尝尝如何?”
说起烤鸭,东方不败自然想到了当年在北京城里时,他带着还未到出宫建府的年纪的十三和十四一起在酒楼里用饭,也曾点过一个烤鸭,那味道可真是唇齿留香。可这里是南京而非北京,而现在的北京是为燕京,他却再没能吃到那样的烤鸭。
虽然东方不败不是一个爱逞口食之欲的人,却也忍不住将此引为一憾!
此时,他听了白玉川的话,虽然知道仙鸭楼是仙仙郡主所开的,但他却不知为何心中一动,含笑着应了下来,然后三人便一起去了仙鸭楼。
这仙鸭楼倒也奇怪,特特儿的让两个不男不女的人物站在大门口,每有一个人进去就笑着喊一声“欢迎光临”,而且里头不像旁的酒楼一样有菜牌子,看来是只卖他们的招牌菜——烤鸭了。
不过,那仙仙郡主是个奇怪的人,所以开了间奇怪的酒楼其实并不足为奇。
索性天儿也有两岁了,早可以吃这些不易克化的东西了,便先考虑了一下两个大男人,又是习武之人的食量,就先点了两只烤鸭来尝尝鲜。
等了一会儿,两只烤鸭被小二送了上来,看那色泽红润,以及一同送来的葱丝、萝卜条和甜面酱以及荷叶饼便明白了过来。
东方不败当年也曾听人说起过北京烤鸭的由来,正是来自明初年间。当时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爱吃,甚至日日都要食上一只的。
宫廷里的御厨们为了讨好朱元璋,想方设法的研制鸭馔的新吃法,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所以北京烤鸭其实与南京板鸭可谓是同根同源了。只待日后朱棣登基,把燕京城改为北京城,定其为天子之都后,迁都过去,那么才会有了所谓的北京烤鸭。
只是那记忆埋得太深,东方不败直到此刻也依稀的记了起来。
吃着许久未曾吃过的美味佳肴,东方不败倒是难得的欢喜。只是白玉川不爱吃甜,只撕着烤鸭肉包上葱丝、萝卜条吃罢了。
吃完了两只烤鸭,二人都还有些意尤未尽。可东方不败向来节制,又见天儿吃饱了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