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日子一天天过去,黛玉的婚期渐近;林府中也越发忙碌起来。
贾母虽然对林如海帮黛玉找的夫婿略有不满,只是想想凤姐儿宽慰的话语,她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玉儿身子骨柔弱,这样一个没家累的,方才能让她好生休养身子。
女儿出阁的前一天,乃是女家宴客的日子,俗称“花妆”。
林家家财万贯,平日里虽不彰显,可到了宝贝女儿的大喜之日,林如海也不由得奢侈了一回。
这几日,亲朋故友陆续前来,或是亲来道贺,或是打发人来送礼。林如海忙的晕头转向,请了京城醉仙楼里最好的厨子,大摆筵席,又请自己的几位好友帮着招揽客人。虽然人多事杂,可是细细安排起来却又显得井井有条。
黛玉的嫁妆,贾敏在世时便置办了不少,林如海这回又添置了一些,满满当当的一百零八抬。
这些嫁妆里,有各色料子,金玉头面,宝石玉器,古玩字画等物,堆了满满两大间屋子。若不是大件儿的家具都已经运到了新宅子,只怕会更加显眼。
黛玉的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初八,在初七这一天早上,贾母便带着府里的众人,浩浩汤汤的前往林府。
听说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儿等人来了,林如海连忙出去相迎。
贾母一身儿驼金色蜀锦大氅,额间一条攒珠镶宝的抹额,端的是富贵逼人。
见到林如海亲自过来,贾母笑道:“今儿个是黛玉的好日子,宾客众多,咱们又不是外人,不用你亲自作陪。”
贾母话虽如此,林如海依旧将她们送到内院旁,方才由管家娘子引着贾母等人进了内院。
一路上只见处处扎着红绸,人人穿着新衣,气氛极为喜庆。
黛玉今儿个早早地便起来了。她穿着大红色蜀锦绣衣,下衬一条同色团花折枝牡丹裙。云鬓里插着衔珠凤尾赤金花钗,手上戴着一个赤金扭丝镯子。整个人喜气洋洋,比之从前的清雅,更多了几分妩媚之感。
看到贾母等人进来,黛玉忙起身相迎。
贾母快走了两步,扶着黛玉的手道:“玉儿今儿真是愈发的好看了,怎么就这么快呢?我的玉儿明儿个就要出阁儿了!”
擦了擦眼角,贾母眼中含泪的叹道:“玉儿,以后嫁了人就是大人了,切记忍让顺从,家和万事兴。不过咱们家里也不是没名没姓的,姑爷要是敢欺负你,你尽管回来告诉外祖母,外祖母帮你收拾他。”
第一百六十五章
听着外祖母超级护短的言辞,黛玉刚刚红了的眼圈,还没来得及流下泪来,便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凤姐儿瞧着黛玉哭笑不得的模样,扯着贾母的袖子笑道:“老祖宗,明儿个可就是林妹妹大喜的日子了,您老人家可别把林妹妹惹哭了啊。”
贾母望着黛玉带泪含笑的模样,忍不住又是一阵伤感,“你说得倒是轻巧,我这仙女一般的外孙女明儿个就是别人家的了,我能不伤心吗?”
凤姐儿笑道:“老祖宗,林妹妹就是嫁了人那也是您的外孙女,您想她了,尽管接回府里看看就是了。”
说着,又对着黛玉一阵赞叹:“林妹妹先前喜欢穿素净的衣服,我只觉得她像是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今儿个这大红的绣衣一穿,雍容端庄,简直要比,要比玉帝的女儿还要有气质了!”
凤姐儿一时嘴快,差点说成了皇帝的女儿,还好她转得快。
怎么议论天上的神仙都没人管你,可要是随口非议皇族,那罪名可就不轻了。
贾母看着黛玉娇美的脸庞,心里也是暗暗叹气。
黛玉的气度容貌,与当年的贾敏彷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敏儿命好,嫁给了当年的探花林如海,才子佳人,天作之合。黛玉的命可就苦了,要嫁那样一个穷书生,怎么想怎么觉得憋屈。
幸好女眷们此时陆续到来,贾母只得收拾起情怀,帮着应酬客人。
没一会儿便有人提议去瞧瞧黛玉的嫁妆,凤姐儿惯爱凑热闹,也跟着去了。
这时黛玉的嫁妆已经全都摆到了黛玉的院子里。大箱小笼,一一打开。
当初宝钗出嫁时,凤姐儿曾感慨过薛家的豪富,今儿个看来,林家也是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
不说别的,光是嫁妆单子就足足有十来张。凤姐儿不由得感慨那个穷小子当真有福气,这怕是有半个林家的家私了吧。
以后他的儿子再承袭了林家的香火,那整个林家的一切可就都是他家的了。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啊,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些年,所得之物也没有林妹妹一小半儿的嫁妆丰厚。人比人,当真是气死人啊。
凤姐儿从外面回来,便冲着贾母禀报:“老太太,林妹妹的嫁妆那可真是不得了呢!”
说到这儿,凑到贾母跟前,细细的说道起来。
贾母一边听一边露出了笑容,林如海虽然没有为黛玉选个乘龙快婿,不过有着这些嫁妆做底气,玉儿未来的日子应该不会难过。
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也听到了凤姐儿叙说的嫁妆单子。心里面不由得感慨林家的豪奢。
将来朝阳公主下嫁,嫁妆肯定少不了。只是公主是要住到公主府里的,将来的嫁妆与荣国府却是没有半分的关系。
可惜没有早知道林姑爷的打算,要不然让环儿入赘到林家,那也不错啊。如今万贯家财白白便宜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酸书生。可惜,真是可惜了……
三春本就与黛玉交好,这会儿几人坐在一起说话。
只是三人想着宝钗黛玉的婚事都有了着落,她们却是依旧方华虚度,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感触。
说了没几句话,黛玉便看出几位姐妹有心事儿。细细一琢磨,她便想明白为什么了。只是她也只是个刚刚及笄的女孩子,在这方面真是没有什么主意。当初宝钗在成亲前,能提点她们几句,黛玉在这方面就稍稍逊色了。
宝钗透析世情,深谙处事之道。黛玉则一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这些身外之事却是不如宝钗儿想得清楚了。
*
宝玉是跟着贾赦和贾政一起上门的,比贾母等人晚了不少,正好赶上了宴席。
贾赦和贾政乃是黛玉的舅舅,这两人平日里与朝廷重臣几乎没有打过什么交道。为了避免尴尬,林如海特意将他们与史家双侯安排在一桌。
史鼎史鼐是贾母的亲侄子,彼此都是亲戚,说起话来倒也自在。
贾政瞧着今儿个过来捧场的,很多都是朝中大员,对林如海的交游广阔,不由得甚为羡慕。
贾赦却没有那么多心思。他只是一个劲儿的与史鼎,史鼐喝酒。
史家兄弟这会儿也是在借酒消愁。他们当年与林如海一样,都颇受重用。提起史家双侯,谁不竖一竖大拇指?
可是如今,两人的处境却极其尴尬。
林如海怎么说也是皇上亲封的翰林学士,就算没什么实权,可也清贵无比。
他们就不同了,说得好听点,两人都是侯爷。可是如今空有爵位却无官职。连早朝都没有资格上,真是让人郁闷的不行。
因此两人对贾赦的敬酒基本上是来者不拒,没多大会儿,便喝多了。
宝玉冷眼旁观,知道史家的两位叔父醉了,担心两人酒后失言,便喊过林家的下人,将两人扶到了客房中。
贾政摸了摸胡须,瞧了醉眼惺忪的贾赦一眼,说道:“你大伯也喝多了,让人将你大伯也扶下去歇着吧。”
宝玉点点头,也将贾赦扶了下去。
傍晚时,宾客大多已经告辞离去。贾母等人明日还要为黛玉送嫁,便住在了林府中。
次日天未亮众人便已经起来了。黛玉在雪雁等丫头的伺候下,挽上了妇人的发髻。蒙上盖头,静静的坐在床上,等着新姑爷过来迎娶。
日上三竿,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抬着喜轿到了林府门前,胸前系着大红花的孙珂受了好一番刁难,总算哄好了众人,将新娘子抱上了喜轿。
这边儿喜轿一走,后边林府送嫁妆的队伍也跟着启程。十里红妆,简直要看瞎了众人的双眼。
贾母她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新郎孙珂,不由得细细端详了一番。
本来以为这个孙珂不过就是个家道中落的穷酸书生,可是今儿个一瞧,人家身材挺拔,相貌俊逸,单从相貌上来说,绝对是黛玉的良配。
望着身穿红衣的送嫁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往东行去。贾母擦了擦眼角,她的玉儿从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