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思达一直没说话,等林积走后,他冲着林积的背影感慨说:“不愧是‘拾珠不昧林公济’,修建如此一座城池,五万贯哪够,至少也要十万贯,林公济竟然要用五万贯建起一座城来,好魄力。”

赵兴扬起了眉毛:“啥?‘拾珠不昧林公济’?安大师,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林积年青时进京赶考,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的一家客栈投宿。睡觉时在床上拣到一个布囊,打开一看,里面有数百颗珍珠。为了稳妥,林积便把珍珠收藏于箱箧中。

第二天,林积问店主昨夜什么人在这个房间住过,店主答:是浔阳商人周仲津。林积便交代店主:“此吾故人,如果他有回来找时,可以叫他到京师上痒贯道斋,寻问林积。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次日临行,林积仍不放心,他怕店主人忘了,又在住房内留言:“某年某月某日,尤川林积假馆。”不久,周仲津发现丢了珍珠,急忙返回客栈寻找,听了店主转告林积的留言后,揭了房内林积的告示,立即赶赴京师找到了林积。而林积核实情况后,如数送还珍珠。

此后,周仲津拿出一半的珍珠酬谢林积,林积坚决不受。周仲津感激不已,捐钱给佛寺,建生祠为林积祈福。后人写诗礼赞林积说:“林积还珠古未闻,利心不动道心存。暗施阴德天神助,一举登科耀姓名。”

也就是说,“拾金不昧”这个成语的原型说得就是林积,最早这成语是“拾珠不昧”,后来演化成“拾金不昧”。

对这样的人还能说啥,赵兴原本以为林积私下昧了该分给他的那笔钱,如今听了安思达的介绍,他心里只剩下钦佩了。等林积处理完路边的纠纷,赶回赵兴身边时,赵兴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说:“林大人,现在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竟有两个办法之多?”林积惊愕的扬起了眉:“赵兄不愧为能吏,快说说,我已经把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竟不知道还有两个法子能筹到钱?”

赵兴竖立一根指头,说:“第一,预收税款。现在虽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但老百姓手里还是有一点余钱的;原先各县衙都是秋后收税,我们改成分季收税——就如同对商人来言,把一年该纳的税分到每个季节,让他们按季度交税……”

林积打断赵兴的话,说:“不妥,你也说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百姓手里有几个余钱,还要熬过春荒,我等向百姓预收税款,不妥不妥。”

那笔五万贯的钱之所以花的那么快,是因为林积没有招遣差役,他实际上是雇用差役进行劳动的,巨大的人力支出像海面吸水一样,将府库吸干。而林积依旧一板一眼,在府库里预留下了一份备荒钱。在赵兴看来,备荒钱根本没必要留,因为官府的钱都到了百姓手里,官府没钱了,府库才空,但那些钱都在百姓手上,真要想征税,还是能征出来的。

不过,林积不愿意预征税,赵兴也不再坚持,因为他前一个主意只是铺垫,真正的目的在第二招上:“既然这样,那只剩一个办法了,我们背靠市舶司,虽然市舶司修建的库房绵延十几里,但那些是针对藩商的,本地商人终究还要寻找店铺展示货物。与其他们东一团西一堆,自己找房间开店,不如由官府组织起来,修建一座专门的大型市场……

县尊别急,我们不需要商人掏钱,也不需要百姓出差役,官府就在临河的地面上划出一片空地来,准许他们竞价购买这片土地,然后自己建商铺,以方便藩商前来看货做交易。

商人们自然知道专门的市场的好处。虽然财大气粗的商人喜欢自己购买土地,完全占有店铺的产权,但如果官府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他们也会喜欢这种人流量大、品种齐全的大型交易场所……然后,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宋代官员不缺商业意识,赵兴约略一提点,林积那里已经在盘算,沉默片刻,他回答:“王定国大人原跟我说过赵大人擅长营建,如今看来果然不假。倒是老夫多事了,这么大的事竟然全部包揽上来,浑没注意‘巧匠旁观也’。你能否给老夫给一份计划,我看是否可行。”

这种建城计划还用发愁吗?现代玩惯了电子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中那些建城计划的步骤。赵兴随手捡起一个树枝,按帝国时代、文明等游戏中的顺序,依次画了磨坊(粮仓)、兵营、学校、市场等等的布局,而后向林积介绍城市规划。

赵兴不知道,他又一次无意中改变了历史,原本胶西县是没有城墙的,因为胶西县小,劳力不足,修建城墙花费巨大,所以终林积一任,只做了个城墙的基础,后任官员没有了经费,就废弃了城墙修建。

没有城墙的胶西县像个美丽而裸露的少女,金兵南下时,顺路杀到密州市舶司,他们抢劫完毕后,将胶西百姓屠杀殆尽,然后一把火将之焚烧,从此那里成了一片废墟……

赵兴画的城墙依旧是依据地形作出的波浪形城堡,旁人设计城池,都是唯恐它太小,容纳不下县里所有的百姓,赵兴去过欧洲,他知道,没有防御的城墙等于没有城墙,所以他设计的胶西城池只涵盖很小的范围,将关键的县衙、市场、兵营,学舍囊括进去后,只涵盖了少部分民居,剩下的都甩在城外,独立建成一个类似汉唐城下町的居民区。

城池小了,自然费的人工就少,还可以把城墙修的尽量高、尽量坚固。林积看罢赵兴的图,感觉到赵兴省钱的设计意图,他指着图纸问:“为什么把市场包括进去?确不包括百姓的居住区。”

“粮食——”赵兴解释:“把市场包括进去,是因为市场里有粮食,遇到敌人围城,商人们储存的粮食可以让我们安然度过围城时的粮荒。”

“那么,学舍呢?这学舍也无人居住,完全可以让它设在城外。”

“就因为它无人居住,所以才要包在城里,因为空下来的校舍可在敌袭时,让城外的百姓都避入城里,暂在校舍安居——这些人也将是守城的力量。”

学舍甩在城外,到并不是因为林积对学校有什么歧视,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建筑格局都是这样的,比如汴梁城的太学与国子监都在外城,图的就是一个清静的环境,认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可以不受物欲干扰,专心学习。

“寺庙呢?寺庙怎么也留在城内,寺院一般不是在山林中吗,这样才好修行呀!”

“寺宇广大,既有类似学校的屯兵作用,也可以当作医舍,在紧急时救助伤员伤病。”

林积再问几个草图上区域的功能与用途,而后毫无异议的说:“就照这样,我胶西县人少,建这样一个小城,不大不小,恰好符合小县的格局,离人,该怎么分配人手,我听你的。”

赵兴身边就是一位建筑大师,他转向安思达,说:“大师刚来的时候,曾对我说泉州城是你们兴建的,当年的长安城也曾留下无数你们的杰作,这座小城就交给你们了。”

安思达点点头,接过赵兴手里的树枝,指点了一下城中的一片空地,说:“如果由我们来建,还需要在这里添一座教堂,景教的教堂。”

赵兴皱着眉头:“这片空地是我留作集合军队,或祭雨的地方,平常没有祭祀与操练的时候,我打算让百姓到那里游玩散步……你把教堂往街里挤挤,跟店铺在一起,没啥不方便吧,因为我需要留个四四方方的大空地,当作城市广场。”

安思达毫不犹豫的让步:“这个地方是莲花漏吧,我们就在莲花漏旁边建寺庙,今后莲花漏就归我们维护,如何?”

“甚好!”林积听到省钱就喜欢,不等赵兴反应,连忙表态。

“那么,如何运作建城事宜呢?我们手里只有……三万贯吧,三万贯能建好一个城吗?”

“只要县尊大人,只要签判大人能在教堂落成后,亲来我寺参加开光祷告仪式,剩下的不成问题”,安思达回答得很痛快。

“建筑风格呢?”赵兴继续寻根问底:“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不会像泉州城吧,当然,如果它能像个小长安,充满唐风唐韵,想必倭国,高丽、交趾商人一定喜欢进城交易。”

“签判大人,我听说你最近在搞石材建筑,称之为‘混凝土’,我可以给你建一座石头造的,千年不坏的小唐城——我保证!”

“成交”,这会儿,赵兴抢先答应。

安思达笑了。

这趟来密州,安思达是满意的,经过赵兴这一策划,他又为教中兄弟增加了一项新收入不说,且让景教又获得了一个新的传教领地,而且是独享的排他性传教点。因为赵兴没在城中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