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夫纲为正作者:莫非小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等贾琏真娶了王熙凤之后,因着王熙凤长得合乎他的心意,性子也大方利落,小夫妻的确和和美美了一阵。不过,贾琳作为贾琏的好兄弟,却很清楚,贾琏这半年一直在和王熙凤闹别扭呢,而这些都是贾琏硬拉着贾琳去吃酒时自己说的。
  【原著中贾琏的年纪比贾珠小,但在本文中贾琏要大一些,这是本文设定,毕竟涉及到后文大量情节,不会修改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一直有人对贾琳不入排行有疑问,那我索性在这里统一说一下:
  先说说贾琳和贾环的区别。贾环出生的时候,王夫人已经念经了很多年,得了菩萨的美名了,贾珠那个年岁正好,正是要考科举的时候,贾宝玉也出生了,衔玉而生有大造化(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元春也入了宫在拼前程,王夫人可以说地位稳固,春风得意。而贾环的亲姐姐还在王夫人手里捏着,在贾环的事情上,王夫人稍微抬抬手也不是什么难事。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庶子么,而且贾环自小是跟着赵姨娘的,迟早会被养废了。但就是这样,王夫人还会时不时拘了贾环去给她抄写经书,名义上是教导他,这难道不是在占据他读书用功的时间?在瞧瞧养在王夫人那里的探春对贾环的态度,这里面难道没有文章?
  而贾琳,他只比贾珠小三岁,他出生的时候,王夫人嫁过来也没过去多久,脾气性情还没有养成后面那样,那么,对他有“限制”,是可以理解的。而贾琳也没有如庶出女迎春那样养到贾母身边去,以至于他在贾府就和个隐形人似的。宝玉出生以前,就是这么一个不声不响的人考了个小三元,踩了贾珠的风头,虽然宝玉出生后,又重新把他的风头盖过去了,但是王夫人心里总是膈应的吧?而等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如果大家都称呼宝玉为宝三爷,那么贾琳琳二爷的称呼也是可以定下来的了。但是,王夫人率先就让人喊了宝玉为宝二爷,这么一来,下人中还有谁敢去喊贾琳琳二爷?于是,贾琳的称呼自然就很尴尬了。就算他以前是被人喊过琳二爷的,现在,嫡子宝玉称了二爷,你还能再称二爷?而他又明明比贾宝玉大了十多岁,自然也不能称琳三爷。那贾琳就只能是贾琳少爷了。不过,我还是按照读者的意思,将最开始的贾琳少爷,改成琳少爷了。
  红楼梦中,迎春探春是庶出,惜春是宁国府中的,但都随着元春按照排行算下来的。可是,这是姑娘们,不是爷们。如果是爷们也是两府一起算排行的,庶出都加进去,那贾琏还有亲兄弟,还有庶出弟弟呢,就算他们夭折了不算排行,那宝玉前面有贾珠和贾琏,还有宁国府的贾珍(虽然这个年纪差异好大),那他也该是宝四爷吧?可宝玉还是宝二爷,连宝三爷都不是(这说明算排行的时候,也没有将贾琏算进去)。宝玉出生的时候,贾珠应该还没有死吧?就算死了,贾珠活到那么大,不是夭折的,那在古代也是要算排行的。
  从这一点能够看得出来,爷们的排行和姑娘的排行是不一样的。
  最后,强调一下,小妖真的不是细节党,这一点在文案中强调了的。而且,同人文本来就是原著的衍伸物,会加入小妖自己的想法,如果都要和原著一模一样,首先贾琳这个人就不该存在,毕竟原著中周姨娘可没有生孩子。当然,大家细心提出意见来,这一点,我是要感谢大家的。比如说,在称呼上,贾琳少爷,我就改成了琳少爷。但是,某些设定已经摆在这里了,行文需要,我不会再改动了,琳二爷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有人真的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无缘再见。
    
    ☆、第二章

  贾琏无非就是觉得王熙凤太势力,太强势,太相信王夫人了,而王熙凤却反过来觉得贾琏太窝囊,不扒着日后有大造化的二房,这种行为太过愚蠢。夫妻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彼此之间的情谊便淡了很多。贾琏很多事情也不会再和王熙凤商量。贾琳看过原著,知道王熙凤这个人心气高,日后还会惹出不少祸事来呢,便有心让贾琏强势一些,言辞间虽然听着像是在劝和,更多的却是在挑拨指点。
  堂兄弟两个一路走到正厅,刚要抬脚跨过门槛,身后却有丫头追着跑来,口里大声喊着:“不好啦,琏二爷,不好啦,琏二奶奶小产啦……”堂兄弟两个对视一眼,贾琳在贾琏的眼中看到了惊慌。贾琏成婚两年,王熙凤的肚子没有个动静,贾琏心里其实挺急的。结果,这会儿就听到王熙凤小产的消息,如果这是真的,就意味着,王熙凤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还没有被做父母的察觉就去了。贾琏如何能不悲从心来?
  贾琳赶紧把贾琏往回推,说:“你去看看嫂子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嫂子若是就此伤了身子……”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够了,贾琏脸上的表情一肃,立刻就往自己的院子赶回去。大晋朝不存在于贾琳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朝代,对贾琳而言,他现在所生活的时空是架空的,也就有了很多中国古代未曾有过的规矩。比如说,除了天家以外,庶子是没有权利继承家业的,待父亲过世时,庶子就必须要分出府去。而所有的家产,嫡女庶女均不能分得(但她们有嫁妆这一项),庶子仅仅能得十分之一,注意,这里是指所有的庶子加在一起只能得十分之一。这种行为其实是在保证嫡妻嫡子的权利,贾琳是举双手赞同的,虽然他自己就是一个庶子。但贾琳到底也占了便宜,他能平安长大,可不仅仅是因为他和周姨娘锯嘴葫芦似的伪装,更重要的是,王夫人很清楚,等贾政百年之后,她完全可以把贾琳当做是叫花子给打发掉了——十分之一也是可以做手脚的。
  话说回来,一般的人家,如果最终没有嫡子,那么或者过继,或者将庶子记在嫡母名下充当嫡子教养,这些都是可行的,不愁没有儿子执掌家业,但是对于有爵位的人家而言,如果袭爵的这一脉最终没有嫡子,那么这爵位要么被取消,要么就该实行借爵——将爵位转给其他嫡系。
  举个例子,以荣国府来说,袭爵的是贾赦,这个爵位日后是要传到贾琏身上的,但如果贾琏没有嫡子,那么这个爵位要么会被朝廷收回,要么就“借”给二房这一脉来袭爵——至于具体是贾珠并贾珠的孩子,还是贾宝玉并贾宝玉的孩子袭爵,这就要日后再看了。
  大晋朝还有一些别的规矩,比如说,男人与男人成婚也是可行的。男子成婚的情况分两种,一种是叫做入嫁,一种叫做并娶,大多数都是第一种情况。入嫁,和男女成婚相似,都是一方嫁给另一方,嫁人的那一方入清籍。清籍者,在某种意义上被当成女子了,日后不能入仕,要避外男,要守三从四德。清籍者从属于娶他们的人,注定是没有自己的孩子的。而娶清籍者的人却还可以再娶平妻,平妻所生的也能算得上是嫡子。并娶,则是两个男人平等地拥有对方,两个男人都不用入清籍,但也都不能再娶平妻,就算日后和女人生了孩子,也只能算得上是庶子。
  入嫁,这种嫁娶方式在大晋朝很普遍,一般都是大家族将庶子入清籍,嫁给别人。这样一来,他们最终分给庶子的就只用一些嫁妆,清籍者是不享有那十分之一的分家权利的。要知道,那些大户人家的十分之一家产最起码也有几十万两,但如果是出嫁妆——再举个例子,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贾敏出嫁的时候,荣国府还十分煊赫,贾敏作为嫡女,她所有的嫁妆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十万两左右,那已经是十里红妆万分好看了。谁都会算这笔账,所以庶子出嫁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也有另一种情况,比如说,一个家里有好几个庶子,都是不同姨娘所生的,因为所有的庶子加在一起才只能分到十分之一的家财,某个得宠的姨娘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分到的更多一点,便会唆使着老爷将别的庶子给嫁出去。
  总之,可以看得出来,在大晋朝,南风是很普遍的。
  贾琳没有跟着贾琏离开,毕竟,贾琏院子里的事情,按理来说,他是该避嫌的。再说,贾琳和贾琏关系虽然好,在外人面前,却也仅仅平平,两个人都默契地将这份关系瞒了起来。贾琳去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贾母的脸色不大好,估计也是听说王熙凤小产的消息了。请完安,贾琳就在外间找了位置坐下来。不多时,贾宝玉就被抱了上来,穿一身大红的袄子,将他裹得好似一封大红包。因为贾宝玉出生之后,贾琳就去了国子监,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