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公荣耀的同时,也背负起汉贼的骂名。”
  眉宇间萦绕的愁绪就像江上化不开的雾气一样,荀攸缓缓道:“因为是荀家之后,也因为是汉臣,很多话,文若不能说,所以,我来替他说。”目光深邃地望了曹操一眼,荀攸苦笑道:“荀家,有文若一个人做大汉最后一名守节之臣,够了。我荀公达,是魏臣,魏国的尚书令。”停了半晌,荀攸稍稍整了整思绪,幽幽道:“主公,如果文若没有那样的家世和身份,他会是您最忠心的臣子……”
  听着荀攸不疾不徐的话语,曹操只觉得字字诛心,痛不可言。
  建安十九年,曹魏的一代“谋主”,荀攸,荀公达于征讨孙权的途中,病殁。此后,曹操每每言及此事,则泣涕不已,旁人只说他爱才至深,却不知真正的原因。
  两年后,曹操称魏王。
  “我死后,请公达带领群臣上表,奏请天子进曹公为魏公,时机成熟,封王亦未尝不可。群臣上表方可保得曹公英名。”
  “我深知汉室之衰微,近乎名存实亡,亦知大统总需有人继承,只是……不忍有生之年,见曹公践祚。”
  “彧,也想跟着曹公,再创出个盛世河山,只是,身负使命不由己。”
  “孟德,珍重。”
  明眸如水,静如美玉,斯人不见,余香依旧。
  文若!
  “参见魏王——”
  魏王宫中,群臣跪拜。
  被殿内雄厚的声音惊醒,曹操透过九旒王冕上的珠帘仓皇地望着匍匐了一地的人,却是无处安放自己的目光。手中的香炉通体冰凉,隐隐散发出微苦的苏合香气。
  “众卿平身——”
  礼成,昔日的曹阿瞒如今已是魏王陛下,独居王座,无人诉衷肠。
  文若……
  孤的,王佐之才。
  时光回溯,当时的曹操在得知荀彧曾说与荀攸的那些话时尚且来不及感喟,就被荀攸突然斜倒在床头,气如游丝的样子给吓到了。扶住他的肩,曹操焦灼道:“公达,公达!军……”
  有气无力地咳了两声,荀攸拍了拍曹操的手臂,安慰道:“我没事,曹公听我说。”勉强睁着沉重的眼皮,他轻轻缓缓道:“南征途中忽闻封王之事,其间必有蹊跷,来使亦非曹公心腹,故而那日,攸谓之不可。”喘了口气,荀攸继续道:“攸,没什么好留给曹公的,唯有一言,要再说与您听。”
  “你说,你说。”即将再一次面对得力谋士的辞世,纵使如曹操这般的枭雄也无法抑制言辞之间的悲切。
  深深吸了口气,荀攸极力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驹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望您万事小心。”
  心烦意乱的曹操此时此刻自然还是无法彻底明了这话里的深意,他只是胡乱点着头应道:“孤记下了,公达,你不能死!你不能死!”
  视野已然变得迷茫起来,荀攸凭着感觉把脸转向曹操所在的方向,神情冷淡如冰,“曹公,我不是文若,不曾为家世所累,也不用做什么守节之臣,为形同虚设的汉宫效力。但文若死了,我再也做不回您的‘谋主’了,若非为了完成文若的遗愿,您根本留不住我。”几乎能够想象出曹操此刻难以置信的神情,荀攸扬起一丝凉薄的笑意,继续道:“可我不会再带领群臣上表尊您为王,即使这是文若的愿望……篡汉的罪名,您终究逃不过。可就算是背负千古的骂名去赎罪,曹公,您也还是偿还不清文若的一片丹心……”荀攸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无怨无恨,却极冰极冷,低沉婉转的尾音化作了无限的怅惘,散在了偌大而空荡的军帐中。
  出乎意料的是,曹操竟然平静得连眉头都没有蹙一下,他只是一直握着荀攸的手,低声问了句,“既然这么恨孤,又为何怕孤遭人算计?”
  很多年后,彼时在帐帘后目睹了一切的曹丕才知道,那时的曹操,不过是大哀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1、二丕见荀攸行跪拜礼出自《三国志?荀彧攸贾诩传》——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不过时间肯定是不对,这里就是顺带提一下。2、荀攸死后曹操提及则泣涕不已参见《三国志?荀彧攸贾诩传》——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3、我不喜欢《三国演义》里说的荀攸是步了荀彧后尘,被曹操弄死了(= =)的说法,这里就按自己臆想的来了。
  ☆、许都皇宫起风云,曹军班师清君侧
  缓缓收回挑起帐帘的手,曹丕仰头望向秋日里更显高远的天空,眼里便映入了南飞的鸿雁,凝神片刻,他才迈步进到了军帐内。在门口盯着曹操看了许久,曹丕几乎以为自己的父亲已化身石雕,脚步轻缓地靠到榻边,他低声唤道:“父亲。”
  手依然抓着荀攸没有了温度的手,曹操沉沉叹了口气,头也不抬道:“子桓啊,去把公达的后事安排了吧。”
  应了声,曹丕却还站在原地没有动,犹豫了一会儿,他开口道:“父亲,节哀顺变啊。”
  低笑两声,曹操喃喃道:“节哀顺变……哈哈哈,孤已是无哀可节!”慢慢松开荀攸的手,他站起身兀自感怀道:“奉孝早逝,文若自戕,仲德跟文和均已阖门不出,如今,公达也去了。”长叹一声,他满含怆情道:“孤!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啊!”
  鲜少看到这样这样的父亲,曹丕的心底不知怎么突然就感到很难过,没有想太多,安慰的话已经脱口而出,“您还有儿臣。”见曹操看向自己的目光很是诧异,曹丕有些羞赧地别开头,补充道:“子建、子文、夏侯叔叔,我们一直都在您身边。”
  身体不甚明显地晃了晃,曹操掩住眼底瞬息万变的情绪,默然良久。抬手拍了拍曹丕的肩膀,他低声道:“此言甚慰孤心,只是,不一样啊,子桓,不一样的。”说着,曹操又坐回榻边,凝视起荀攸了无生气的面容来。
  知道多说也是无益,曹丕话锋一转道:“那,父亲下一步要做什么?”
  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曹操此刻虽然伤心,却并不会因此而耽误正事,想了想,他沉吟道:“继续向南进军吧。”
  暗自摇摇头,曹丕反驳道:“可儿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南征,而是回师许县。”
  “许县?”才从悲痛之中稍稍恢复过来的曹操有些不明所以地抬首望向曹丕,“原因。”
  “刚刚,荀先生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再次重复了一遍荀彧和荀攸最后留给曹操的话,曹丕不疾不徐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唯今之忧,不在江东,亦不在八方,而在……”欠身一揖,字字清晰,“萧墙之内。”
  “你是说……”眉头动了动,曹操脸上露出一丝恍然之色,见曹丕颔首,他鹰目微微眯起,沉声道:“你且传令下去,让张辽留镇合肥,其余人等即日起随孤拔营还师许都。”见曹丕得令离去,曹操又把目光落回荀攸身上,多了几分决然,少了一些哀戚,“公达,孤,倒要看看,这千古的骂名,到底会不会落到孤的身上。”静了一会儿,他倏地笑开,无法自已,“骂名也好,美名也罢,都是虚名啊!虚无的事,又如何伤得了孤?哈哈哈……公达,你和文若,都是痴人啊!痴人!”
  荀攸当然不会再听见曹操的话了,事实上,曹操又何尝不明白自己的这些话是说给谁听的。说到底,他只是想拿捏一个适合枭雄霸主的姿态,不着痕迹地来填平自己心里那个不知何时塌陷出的巨大空洞。只是,这“痴人”二字,不知究竟该是谁的写照。
  在返回许县的途中,渐渐开始有雪花自空中飘落,骑在马上望着灰蒙蒙的天色又看了看一旁脸色沉郁的曹操,曹丕的心里也不由烦闷起来,紧紧抓着缰绳,他垂眸道:“父亲何必这样自苦?”
  直视着前方,曹操回道:“你一个人嘀嘀咕咕些什么呢?”
  咬了咬下唇,曹丕心一横,开口道:“儿臣觉得,荀先生生于汝颖,后为魏臣,于情于理都不该葬在许县。”
  “你是说,孤不该把公达的灵柩带回许县?”曹操似乎有些不悦。
  摇摇头,曹丕回道:“儿臣没有要指责您的意思,只是,父亲既然早先把令君葬在了寿春,如今何不把荀先生也葬在那里?也省得让令君身后孤身流离在外。何况,下葬许县,是令君的心愿,而不是荀先生的。”敏锐的察觉到曹操面露异色,曹丕侧目望着他道:“荀令君虽为汉臣,心里却是向着您的,他希望身后能葬于许县,大概不是因为那里是汉都,而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