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缓执起酒樽,杨修笑道:“我一个将死之人,还有什么心愿可言呢?姑且劳烦军司马转告世子殿下,请他别忘了他的诺言。”
  虽不知他二人有何约定,司马懿还是点头应道:“好。”眼看杨修端着酒樽就要饮下其中鸩酒,他忍不住开口道:“你就没有话要跟临淄侯说吗?”
  手上动作一顿,杨修想了想,闭目摇摇头,苦笑道:“没有。”
  眼前不断闪过谁人的音容笑貌,时而绢狂不羁,时而明朗潇洒,若即若离,亦幻亦真。
  仰头将鸩酒一饮而尽,杨修沉稳地将酒樽放回托盘之中,淡淡道:“若侯爷问起,你便告诉他,我固自以死之晚矣,让他好自为之吧。”
  眼里的眷恋之色渐渐化为一片死寂,杨修静静躺在地上,心神恍惚地想,既是此生相误,那来生,便不再相见吧……
  从杨府中出来时,正值晌午,曹丕和曹植站在杨府门前看着那在微风中飘摇的素白挽幛和不断从府里传出的哀泣声,各自沉默着。
  枝头寒鸦停歇,在冬日难得的灼灼日光中嘶哑地鸣叫着,让人平添烦闷,可两人就像没有感觉一般,兀自矗立着。
  良久,曹植侧目看了曹丕一眼,又将视线投回了杨府的府门上。
  “为什么不领兵南下?若你成功解了樊城之围,父亲一高兴,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仿佛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曹丕突然开口道。
  “何必自欺欺人做多余的事呢?父王要杀的人,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何况,德祖既已跟你说了那些话,便是抱了必死的决心。”顿了顿,曹植低头苦笑道:“只怕是我负他太深,他生不如死。”意味深长地瞥了曹丕一眼,他又缓缓道:“再说,你真的希望我出兵吗?”
  不置一词地笑了笑,曹丕没有说话。
  沉默片刻,曹植痴笑两声道:“如今,我已失无所失。”
  “嗯。”
  “不与你有纤毫之争,我做到了。”
  “嗯。”
  “你答应过我保他一命。”
  “是。”
  “可你没有做到。”
  “是。”
  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二人目光相对,平静而落寞。骄阳明晃晃地照在他们身上,却照不透他们掩藏在躯体身处的无奈和疲惫。
  寒鸦惊起,二人亦是无言地转身离去,背道而驰。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魏讽之乱的记载不多,所以文中大部分为我的想象,可以依据的历史文献只有《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注——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觽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恚境碌t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2、杨修之死参见——《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裴注引《典略》云:“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脩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文中没采用“鸡肋”一说,个人感觉鸡肋的说法让曹操汉中兵败看起来像打自己嘴巴= =因为不听杨修的话赶紧撤兵非硬扛着,所以被打很惨……
  ☆、只道愿效文王功,殿上威震实托孤
  正所谓: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徐晃率领曹氏大军直抵樊城援助曹仁,使得南面战局一度陷入胶着之中。但正处于气盛之时的关羽却丝毫没有罢手之意,依旧于樊城与之僵持着。却不想,吕蒙白衣渡江,奇袭关羽后方,守将麋芳、士仁临阵反水,无奈之下,关羽只得率军撤退。
  不过三月,关羽便尝到了从威震九州到败走麦城的滋味。但老天没有给他太长的时间来体会成败之间的个中三昧——在关羽试图逃返益州的途中,被魏国使者吹软了耳根的孙权果断出兵截击,一举将其擒获斩首。
  弹指之间,战局的形势已然逆转。
  曹操在洛阳收到孙权使者送来的称臣文书以及关羽的项上人头时已是来年正月。哑着嗓子笑了几声,他缓缓道:“这孙权小儿是想把孤置于火炉之上啊。”说完,曹操便将文书交到侍臣手中,让下面的文武传看,他自己则面带悦色地等着看百官们的反应。
  大致扫了一下文书上的内容,又瞥了眼曹操此刻的表情,司马懿心中已然有了定数。待殿上百官皆已见过文书,窃窃私语开来时,他几不可查地勾了下唇角,旋即跪地道:“汉运终垂,主公十分天下有其九,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见周围静了下来,落针可闻,司马懿仍旧不疾不徐道:“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曹操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没有说话。那双藏在冕旒之后的鹰目因久病不愈而略显疲惫却是锐意不减。一时之间,大殿上的气氛仿佛凝滞了一般,司马懿垂眸盯着地面,百官看着他,曹操望着百官。少时,只听一阵衣料摩擦的声音响起,以尚书桓阶为首的几位重臣均已拜倒于地,由桓阶代表道:“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
  嘴角的笑意似乎深了一点,曹操仍是不语,默默大量着殿上或立或跪的文武。
  那些还站着的人见此情形也都慌忙伏地齐声道:“汉行气尽,复何疑哉!”
  渐渐敛了笑,曹操叹了口气,很沉很长,在大殿中几乎快传出了回音。殿外的日头移了一点又一点,照进建始殿里的阳光从一边换到了另一边,他还是没有开口。叩伏在地上的群臣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儿,但没有一个敢抬头去窥探一下曹操此时的表情。
  成串的珠玉在曹操眼前晃动着,让他有些目眩。微微眯起眼,曹操反复摩挲着手中的一鼎小香炉,似乎陷入了冥想之中。
  司马懿是最先跪下来的,不为别的,只为尽最大努力向魏王表明他司马氏的忠心——他不信曹操苦心谋划打拼了数十年,为的不是问鼎中原。不过……目光一暗,司马懿暗暗道,若是魏王还不糊涂,便不该拼死过这把皇帝的干瘾。
  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司马懿安静地等待着他所期待的回答。他想,长兄、父亲先后故去,便是倾了司马氏的半边天,而今,若曹操果真心血来潮,让自己失了那拥立开国皇帝的元勋之功,他又当如何呢?思及于此,司马懿不禁淌下几滴冷汗,晶莹的汗水从额前划过,顺着鼻梁流到鼻尖,凝聚。
  这厢曹操可不知道司马懿内心翻江倒海的想法,他甚至都闭上了眼,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但如果仔细看,还是不难发现他眉宇间细微的神情变化。
  是的,曹操在思考,汉中战败后,虽然他的身体状况愈发的不好了,可他的神智依然清醒,依然可以考虑许多事情。此时此刻,曹操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画面,很多人影,从年少时到现在,从袁绍到荀彧,一个不落。突然,他手上动作一顿,眼睛也随之睁开,好似一梦初醒。
  “哈哈哈。”不甚有力的笑声,昭示着曹操的迟暮,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威严。视线缓慢地扫过地上匍匐的众人,他终于开口沉声道:“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将手中香炉往身前桌案上重重一放,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鼻尖的汗水应声落下,摔进身下的地砖中,无迹可寻。闭上眼,司马懿场长舒了口气,只觉得周身的空气都活过来了似的。百官高呼“主公英明”的声音灌入耳中,他睁开眼,出声附和,行礼起身。
  手握成拳挡在鼻前咳了几声,曹操挥了挥手,恹恹道:“散了吧。”
  “臣等告退。”
  随着人潮还没往外走几步,司马懿就听曹操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司马懿,你留下。”
  尚未来得及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绷了起来,司马懿反身走回原来的位置,继续低眉顺眼地等着曹操发话。
  待殿内的人都走干净了,曹操又摒退了侍臣才开口道:“认得这个吗?”
  抬头循声望去,司马懿见曹操正指着桌案上的一鼎香炉,于是老老实实答道:“禀主公,是香炉。”
  “啧”了一声,曹操蹙眉道:“废话,这还用你告诉孤?”
  不是没有见识过这位主公的坏脾气,司马懿心里不禁有些犯起嘀咕来,无奈实在不明白曹操想干什么,他只得欠身揖道:“恕臣愚钝,还请主公明示。”
  “你上来。”换了个舒服点的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