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里风华河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王与其他皇子向来不甚来往,只与十三皇子韩源走得近些,因为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比其他人亲密也是必然的。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府上的另一位常客却是熠国大富商令狐啸天之子令狐燕。这位令狐公子以挥金如土和终日流连花丛出名,行为放荡不羁,简直是纨绔子弟们的榜样。一向孤傲冷漠的陈王与这位榜样青年相交,让众人踏踏实实地大跌眼镜。

两人有今天这样一段八卦,多归功于那位榜样青年比城墙还要厚的脸皮。带着名酒美女每天往陈王府跑,每次都被赶出来,但却绝不灰心,第二天又尾随而来。众人一致认为,令狐燕榜样小青年一定是某天脑袋被驴踢了,从而有了断袖之癖。最后终于有一天,韩业同学崩溃了,只把名酒美女送了出去,令狐燕留了下来。也有人认为,那天发生了一些意外,令狐燕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命救君子,感动了韩业同学。正当众人认为两人要喜结连理时,令狐燕同学又开始流连花丛,让那些八卦民众当即一口老血喷出。

怎么办,怎么办?某琳思维开始短路,从以上传闻可以看出,韩业并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如果他知道自己是半路拉来替白俞清出嫁,会不会就此放过自己?可是万一他更加愤怒坚决不放过自己怎么办?自己的小命现在可是脆弱堪比蚂蚁。

而此时的场景对众人而言则是,被救人某琳和救人者某业四目相视,久久不移,一往情深……

“谢陈王相救,”莫翰喘着气,点头哈腰地向某业致谢,不着痕迹地将某琳拎出,“有冒犯陈王之处还请见谅。”

韩业看了一眼莫翰,淡淡地说:“无妨。”

莫翰表情沉痛,一脸小弟有了错,做哥哥的难辞其咎的悔恨。博得众人的同情后,不由分说将某琳拖走。

“朱琳?”韩业低声重复道,清冷的眼眸中依旧看不出一丝异样的情绪。

众人心里却是各异,有的人在为朱琳担心,对方虽然现在表示的极为淡定,但是刚才朱琳的表现真是大不敬。有的人从两人的对视中推理出个一二三来,莫非是陈王对朱琳有意思,众所周知陈王性情清冷,为人疏离,那刻奋不顾身冲上去的身姿令在场之人为之动容。再说,之前不是还有令狐燕那档子事吗?世传陈王有短袖之癖,难道竟是真的?不过,朱琳那小子长得真不咋样,要真的是第二种猜想,陈王绝对亏了。大家总结性地评论。

某琳苦着脸:“怎么办,莫翰?”

某翰深吸一口气,恨铁不成钢:“什么怎么办,你现在可是易了容的,只要你自己保持淡定,告诉自己从不认识这人就行了,就像你对韩源那样。”

某琳忧心忡忡:“可他不是韩源啊。我在陈王府的时候,因为不会讲这里的言语,和他可是每天用眼神交流。我虽然易了容,但眼睛会露出马脚。”

某翰一口气卡在喉咙中,大怒:“就算他认出了你又能怎样?带你回陈王府?你又不是白俞清凭什么带你走,何况你当时代嫁完全是被迫的。就你那点出息,我们现代人的脸都被丢尽了。”

某琳委屈兮兮:“哦。”

某翰揉了揉太阳穴,意识到话说重了,语气转为柔和:“好了,别这么垂头丧气。有大哥我在,保准你没事。”

“对,对,”元康从门外走进来,点头同意道,“有我们在一定护你周全,阿琳不用担心。”

果然,某琳的担心纯属多余的。晚饭时元康过来告诉她,韩业已经回去了,并没有追究什么。某琳讨好地仰视某翰,似乎要与他分享这喜悦。

某翰满头黑线,伸出手在她头顶揉了揉:“乖,我说过没事的。”

某琳目光瞬变为崇拜,就差“汪汪”地叫出来了。

陈王府门前

“就你一人?”令狐燕将轿子前后左右内外打量几番,发现里面只有韩业后,很是狐疑。

“我有说过要带她回来吗?”韩业缓步入门,嘴角稍弯,万年不变的冷清神情中挟着一丝戏弄。

“你故意的。”令狐燕扁扁嘴,郁闷地跟着后面嘟囔,“这样真的好吗?放在外面总归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险……”

“是吗?”韩业止步,一阵清风吹来,宽大的袖袍翩飞。

“能支开你我,从陈王府中将人劫走,对方手段实力绝不可小觑。把人放在府中,只会引起更多危险,不如暂时放手,看看到底是谁在觊觎。”韩业目光变得凝滞,似乎其中清冷的水正在慢慢凝成寒冰。

他缓缓抬手,抚上那半月形的银色面具,流露出几许苦涩,似自言自语:“母妃,你一定不喜欢这样的我,可是,我真的不甘心……”我终有一天会解开血誓,取下这耻辱的银色面具,终有一天会成为最高位上俯瞰天地的唯一,这样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所有啊。

母妃,母妃……

☆、第二十章 男主男配大PK

一个月后。

“昨天我们讲了《论语·述而》,今天我们来讨论最有感触的一句话。知识的学习,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要学会思考,并加以融会贯通才可达到灵活的运用。”王夫子看了一眼座下的各位学子,只见左边第二排有人举手,“好,楚子敬请回答。”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欲,不到他自己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自己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在勉励我们要自己思考,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夫子才能更好的教授我们知识。”楚子敬神态悠然地答,比之前更多了几分稳重。

“好!”王夫子点点头,目光渐渐温和,这些都是将来国家之栋梁之才啊,自己务必要尽心尽力,“有要补充的吗?”

静默了一会,左边第三排有人举手,“下一位,陈甫!”

“子不语怪力乱神。”陈甫的视线不自觉地瞟向中间座位上的某两人,“这句话是说孔夫子从来不谈论怪异、暴力、惑乱以及鬼神之事。因为这些事情会改变人的心性,圣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仁义礼智信,怪力乱神只不过是哗众取宠,所以孔夫子不语。”

语毕,众人一片哗然,也不自觉地看向中间座位上的某两人,这两个投身于百家之末流——小说家的同学貌似所做之事便是搜集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讲堂中的气氛顿时紧张不少。大家一向知道陈甫此人,很有才华,不过相当傲气,要么不讲话,偶尔开口也是从不留情面,此刻他咄咄逼人的口吻,让众人不觉为某两人暗捏一把汗。

莫翰在众人复杂目光关注下,举起手,然后缓缓站起身,碧蓝色的眸子此刻更加深邃,“我对陈甫同学刚才的议论有所补充。我认为《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从‘叶公问孔子’至‘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应是一段: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中,多有记载说话人动作表情语句的例证,“子不语”就是其中之一。《论语》诚然是语录体。但是重在记言的同时,也以极为简洁的词语记述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这在《论语》中并非罕见。《八佾》记弟子向孔子‘问眩怠ㄒ嗉辞虢萄{祭知识)时,‘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就是记述孔子说话的动作神态。因此,当孔子与子路谈论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时,沉思不语,以‘子不语’概括,并非特例。

‘怪力乱神’之‘怪’,此为动词,而非名词,意谓责怪、疑惑、惟恐。《阳曲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是名词,却不是‘暴力’。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怪力乱神’中之‘乱’,动词,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阳曲子.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