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粉红色的万字旗(二战bl同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有所申斥,而且大好的作战机会摆在那里,简直让人心烦意乱。再说了,这一切将来都会被证明是对的。到时候那些将军们就会说,无论谁处在自己当时那种情况下,都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来的。
  于是他很快决定,要继续前进。这个决定把包括施特莱彻在内的所有指挥官都吓傻了。他们一度怀疑自家长官的脑子是不是被沙漠里过高的温度烤熟了。而施特莱彻对此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将军,您疯了!要知道,我至少需要四天时间给第五轻装师补充给养。但是我们的全部军需品还堆在后方的阿尔科费勒尼的‘大理石拱门’那里呢!”
  施特莱彻所说的地方,是墨索里尼1937年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边界之间修建的一个巨大的白色胜利拱门。离这里很有一段距离。对此,隆美尔只是淡淡的耸耸肩,简短的做出了命令:“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让他们把全师卡车上的货物立即卸在沙漠上,把空车派回去,每辆车乘载一组后备人员,这些人由各坦克编组抽调。然后一天不间歇地从那些军需品堆集点收集汽油和弹药。”
  “那我的师至少得掉队一天。”对于隆美尔的解决方案,施特莱彻忧郁的警告道。
  “我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要知道,征服昔兰尼加是唯一的办法!”隆美尔冷淡的瞥了施特莱彻一眼,他现在越发不喜欢这位将军,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摆脱这个总喜欢和自己吵架的家伙。
  派去侦察的空军带回了有关这一带的印象,这些地方荒凉而闭塞:昔兰尼加是个差不多草木不生的地方,因此看不到月光阴影下的风景。杰布尔阿卡达是个荒芜的断裂山区。由几道山谷把它劈开,白色或红黄色的沙粒常常席卷这些山谷,阻碍一切植物的生长。机械的力量在沙漠路上几乎完全受到限制。越是沿着沙漠之路向东走,景色就越发变得荒凉。而离班加西以东大约三十英里的地方,意大利人开拓殖民地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在德尔纳和托布鲁克周围,看不到一个居民的踪影,甚至连矮小可怜的松树也很稀少,多刺的灌木却展示着自己对生存的适应力。
  但是隆美尔在这个地方表现出比灌木还要好的适应性。他甚至再给露西的信中提到,“……我的身体状况极好。这里的简单生活要比法国的大鱼大肉更适合我的身体。”但这并不能说明非洲的情况就是轻松的,令人羡慕的。
  1941年4月里的整整一个星期,隆美尔的部队都艰难地跋涉在这片沙漠之中。正午的太阳使干燥的空气上升到华氏120度,而夜晚的冷空气能在一小时内使气温降到零度,还有沙漠里的毒蛇、蝎子和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令人痛苦的干渴折磨着所有军官和士兵。但最让人感到恐惧的莫过于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
  这种沙漠中独有的狂暴风魔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小点不引人注目的旋风。它在灌木丛之间旋转徘徊,转瞬就变成时速七十英里的狂飙,搅起几百万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卷过沙漠。这种风暴会一连持续好几天,细小的沙粒能渗进一切东西里去,甚至士兵们戴的手表也不例外。它阻塞引擎的过滤器,涌进帐篷,塞满人的眼睛和鼻子,它像大雨一样遮住了挡风玻璃、切断人的视线,在风暴中看不出三码远。一旦遭遇这种风暴,所有人都得屈服于大自然,乖乖的躲起来,等待风暴停息,然后再像鼹鼠似的从自己的洞里爬出来,把一切东西再重新挖出来。
  格哈德·冯·施维林上校既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同时也是一位出身显赫的贵族。施维林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库尔特·克里斯托夫·冯·施维林元帅。这位普鲁士元帅是腓特烈大帝最倚重的军事顾问,常年陪王伴驾出谋划策,曾经参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最终阵亡于布拉格战役。这种绵延百年的军人世家传统让施维林伯爵具有普鲁士军人的一切优良特点。忠诚、服从、严谨、秩序,这些优点都在他身上得到良好的体现,但是碰到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隆美尔,他也觉得很无奈。
  “您现在起要向东运动。直接穿过半岛,到迪……迪米……米利的另一个海滨,并封锁海岸的道路以阻止撤退的英军士兵。”静静地听着隆美尔给自己下达的新任务,施维林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上司永远发不准“特米米尼”这个词,总是说成“迪米米利”,还结结巴巴的。而这时,吉斯塔弗波纳斯的第八机枪营也向东□了荒凉的沙漠,随同一辆载着足够汽油、粮食和水的卡车走了三百英里。他们的目标是德尔纳,也在另一个海滨。
  “将军,我们的给养怎么办?”施维林控制住自己,不去笑话隆美尔结结巴巴的可笑发音,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会保证你们的给养的,它将从空中运送。”隆美尔这么向施维林保证。但就在施维林开始向东进发以后,隆美尔才发现第五轻装师的卡车还没有从军需品堆集地返回,他只好去找施特莱彻。
  这个时候,施特莱彻正偷空在自己的卡贝尔指挥车里打瞌睡。就在他在梦里梦见自己在法国吃大餐的时候,隆美尔一拍他的肩膀,把他叫回了这个鸟不拉屎的沙漠:“你去把你剩余的油桶全部腾空,把油装进战斗车辆和坦克里,然后立即跨过本格尼亚向德尔纳和托布鲁克之间的海滨前进,你师里的其余部队在卡车从燃料储存地返回后就能赶上了。”
  听完隆美尔的命令,施特莱彻就知道自己又有得忙了。但他还未说什么,意大利的查波尼将军就焦急地打断隆美尔的话:“将军,可那条道是一条死路啊!两个月前我们撤退的时候,曾在那里布下了热水瓶式地雷。”
  这话让施特莱彻不禁心里打起了小鼓,地雷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对此,隆美尔只是懒洋洋的一耸肩:“哦,我知道了。施特莱彻少将,你需要赶紧行动了!”
  于是心里犯着嘀咕的施特莱彻带着部队开始前进。因为坦克驾驶员都去了军需品堆集处装运汽油,所以施特莱彻部队的坦克里尽是些替手。他们在黄昏时分离开了坚固的维亚比尔比亚公路,在沙粒和砾石中穿行。没过多久,几辆设备车连车轴都陷进了沙堆,跟在后面的卡车也同样陷了进去。拖拉机只好在前边摸黑将这些车辆逐个拖出来。
  只不过短短几小时,施特莱彻的全部兵力便分散在这片荒芜的地区。这让施特莱彻深感不快,万一遇见敌人,那他们可是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啊。他果断命令开亮所有的前灯,把卡车串起来,尽量使车辆互相联接在一起。
  但是,沙漠道路很快在他们眼前消失了。而意大利人提供的地图毫无用处。在指南针和星斗的指引下,有些部队设法走到了前面,而其余被绳索串在一起的部队只好滞留在后面。就在他们与自然作斗争的时候,一枚热水瓶式地雷突然被踩响爆炸,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一辆弹药卡车在一团火球中爆炸,把周围几英里的沙漠照得通明透亮。这种情况让施特莱彻顿时黑了脸,难道要让自己用这种方法照明吗?这么摸索到天亮,施特莱彻的大部分队伍再次耗尽汽油,动弹不得了。
  清晨的太阳带来了光明,同时也带来了热量和新的问题。在本格尼亚,当发动机里的油由于温度过高而变得稀薄时,坦克只好暂时停止前进。确切地说,一切无线电通讯联络都已失灵,因而隆美尔无法与他的指挥所取得联系,他们也得不到他的任何消息。于是,持续不断的混乱日子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作者有话要说:唉,不得不说狐狸的进攻总是很猛的,而他对施特莱彻和意大利人的讨厌也是与日俱增的
                  混乱的日子(中)
  因为失去了必要的联系,隆美尔开始了他的飞行指挥。他乘坐着一架轻型斯托奇飞机在沙漠上空来回巡视,试图掌握部下的行动。有时,隆美尔甚至直接降落到自己的部队中间,指责将军和上校的行动太慢。这很有勇气,但不得不说,同时也有很高的危险性。
  例如有一次,他为了弄清阿尔布里赫上校率领的第五战车团为什么没有按自己的命令赶到默基利,便坐上斯托奇飞机,亲自去寻找他们。他们以2000英尺的高度飞过这个沙质的平原,不久就接近了默基利附近的山地。在这个要塞的西面,隆美尔突然发现了黑黑的长列车辆纵队。看起来那就是阿尔布里赫的部队。有几个人还在车辆的旁边,铺出了指示着陆的布板。
  飞机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