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多想了,老夫开始注意你,还是在平阳府的乡下啊。”
  苏天成的身体哆嗦了一下,他知道老人说的是什么,杀掉了五个宁州卫的军士,那是他刚刚穿越的时候,为了能够活命,做出来的举措。
  现在联想起来,一切都明确了,想必老人知道这一切,跟随到了襄陵县,自己在和老人的接触过程中间,表现还是不错的,通过了老人多次的试探,所以才能够保住xìng命。
  “你在平阳府做出来的事情,可圈可点,乡试解元,会试会元,而且招募了三千jīng锐护院,剿灭三百流寇,这些老夫都不想多说了,老夫曾经提醒过你,不可妄自菲薄,你做的很不错,至于说那雷文彤,死了就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随着老人的诉说,苏天成的冷汗都出来了,自己的一举一动,老人都是知道的,当初就怀疑,老人是在锦衣卫的,这锦衣卫神通广大,什么事情不知道啊。
  “坤元,老夫是锦衣卫都督佥事董昌,至于说渠清泽,乃是锦衣卫的百户。”
  苏天成有些平静了。
  锦衣卫是赫赫有名的,其实也是大明军队的一部分。
  卫所分为内卫和外卫。内卫包括京营和亲军都护府。
  其中的亲军都护府,设十二个卫所,主要负责皇宫的守卫、皇帝的护驾等事宜,亲军都护府由皇帝直接派亲信大臣担任,不受兵部领导,而亲军都护府所辖的十二个卫所,第一卫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主要负责皇帝出行的护驾、护卫、依仗等,后来扩大职能,负责皇帝交办的缉捕刑狱、密侦查抄等事宜,声威大震。
  锦衣卫的最高负责人卫指挥使,是正三品的武官。可这个正三品的指挥使,与其他文武官员比较,有着不一般的权势。
  到明朝后期,锦衣卫的势力,无孔不入,各县都有锦衣卫的触角。
  董昌是锦衣卫都督佥事,这是正二品的品秩。这个职衔,其实是虚职,也就是说,锦衣卫真正的负责人,是指挥使、千户、百户等。
  若是指挥使立下了功劳,皇上赏赐,就封都督佥事,成为了正二品的官员。
  按说皇上是不会单独加封锦衣卫都督佥事这样的职衔的,这只能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董昌不是锦衣卫明面上的官员。
  锦衣卫早就存在明线和暗线两个部分的。
  也就是说,董昌负责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密侦查抄这样的事情了。
  “晚辈苏天成,拜见董大人。”
  “坤元,我们之间,没有必要来这一套的礼仪了,好了,老夫也要告辞了,最后提醒你,上次到平阳府颁旨的秦公公,乃是司礼监长随秦三德,这个秦公公,是王承恩公公身边的人,与司礼监的曹化淳公公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他对你的印象不错,若是有机会,一定亲近一下。”


'正文 第九十五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

  董昌离开之后,苏天成想到了很多,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董昌既然是锦衣卫的都督佥事,也就是直接为朝廷服务的,尽管自己的表现不错,尽管说董昌赏识自己,但这些都是有着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自己必须要效忠皇上。
  锦衣卫和内阁之间,联系未必有那么的紧密,也不可能亲密无间,要不然皇上就不舒服了,可锦衣卫和司礼监之间,联系就不同于一般了,说起来,这两个机构,都是皇上忠实的鹰犬,配合紧密之后,能够抗衡内阁和满朝的文武大臣。
  董昌说到的曹化淳、王承恩两个太监,都是明末鼎鼎有名的太监,至于说那个秦三德,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身在司礼监,肯定是不简单的。
  处理好与锦衣卫和太监的关系,对于苏天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没有那些正义的想法,什么太监误国,什么锦衣卫凶残无耻等等,既然认为锦衣卫和司礼监,都是皇上的鹰犬,那么,这两个部门,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在于掌控鹰犬的人了。
  朝廷大臣之间的党争,如此的厉害,可以说找不到一方的净土,那么,依靠皇上身边的太监和锦衣卫,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选择,苏天成想到的,也仅仅是依靠,绝不会卖身求荣。
  想清楚这些道理之后,他隐隐的看到了一条道路,发展壮大的道路。
  既然新科会元变成了自己,历史已经开始出现改变,那就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开始。
  第一个到高升客栈来拜访的贡生,居然是陈于泰。
  陈于泰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崇祯五年的殿试状元,与内阁首辅周延儒,有着姻亲关系,史料记载,也正是因为这一层的关系,得以高中状元。可惜陈于泰因为身份的作用,陷于党争之中,没有得到重用,在周延儒被迫辞职之后,也灰溜溜的离开了朝廷,最终都没有能够进入官场了。
  陈于泰长得高高的,有些偏瘦,虽说来拜访苏天成,但脸上还是有些志得意满的表情。
  陈于泰出生于万历二十四年,按照年龄来说,刚好是三十六岁。
  三十六岁的人,应该不年轻了,发现了陈于泰这样的表情,苏天成暗暗有些叹气,这大概是家庭条件太好了。陈于泰的父亲是进士,族兄陈于廷,更是了不得,都察院的左都御使,本身和内阁首辅周延儒有着姻亲关系,这已经是逆天的关系了。
  “苏兄如此年轻,就高中山西乡试解元,会试会元,两元及第,在下真的是佩服之至啊。”
  “感谢陈兄的褒奖,陈兄书香门第,在下才是真正的佩服啊。”
  家族的荣耀,任谁说到,都是高兴的。
  看见苏天成这样的会说话,陈于泰收起了小觑的心态。得知会元竟然是山西乡试解元,他是有些不服气的,这么多年的会试,会元几乎都是南方学子包下了,来拜访苏天成,也是带着一种挑衅的心态的。
  “苏兄是名副其实啊,人生若只如初见,传到了南方,几乎是人人都会背诵了,如此高压绝伦的诗词,在下是望尘莫及的。”
  苏天成有些尴尬,这读书人之间,总是喜欢讨教学问的,要是陈于泰想着和自己对诗,那才真的是恼火的事情,看样子,必须要转移话题。
  “见笑了,见笑了,想我大明江山,遭遇后金sāo扰,流寇也趁火打劫,如此情景之下,我等读书人,都是想着报效家国,效忠皇上,恨不能披甲上阵,亲手杀敌,些许的诗词,不登大雅之堂。”
  “哎呦,想不到苏兄也有这样的想法,我等参加会试的读书人,一直都在关注朝廷大事啊,不过在下的认识,还是有些不同,后金sāo扰,疥癣之患,无伤大雅,流寇作乱,除之乃举手之劳,无需过分cāo劳,这些都不是大事,重要的还是整顿吏治,我等读书人,要是能够进入朝廷,定要励jīng图治,指点江山,为振兴我大明,呕心沥血啊。”
  苏天成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这样的大话,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恐怕你陈于泰,就算是状元,到北边去,也干不过一个后金的小兵。
  “陈兄气魄,在下佩服啊。”
  转移了话题,苏天成就达到目的了,至于说陈于泰指点江山,或者是纸上谈兵,那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人家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如果说大明的大部分读书人,都是如此的不了解情况,如此的狂妄自大,那就是朝廷最大的悲哀了。
  两人足足聊了半个多时辰,陈于泰的兴致很高,有些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苏天成说话是很注意的,陈于泰的身份不同了,背后站着周延儒、陈于廷,谁知道他到自己这里来,是不是有着其他的目的啊。
  如果说陈于泰和自己是同样的年纪,那好说一些,可惜还没有步入朝廷的读书人,居然说到了吏治的问题,这是不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滋味。
  陈于泰喝酒是在是一般,为了让陈于泰早点住嘴,苏天成毫不客气的灌酒了,几大杯酒下了肚子,陈于泰干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了。
  吴伟业来拜访的时候,苏天成更加的小心。
  这个吴伟业,比陈于泰有出息很多的,主要心思,没有在朝政上面,甚至有些轻视当官的想法了,写的一手的好诗词。
  果然,吴伟业来拜访,首先就说到了《木兰花令》和《蝶恋花》;两首诗词。
  “苏兄才华,在下佩服之至,人生若只如初见,绝佳境界,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绝佳的品味,在下长苏兄四岁,绝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今rì见到苏兄,自觉惭愧啊,以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