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努力提高汉人的地位,限制满人的权贵,一方面也在重用满人,其实朝廷里面的重要大臣,手握实际权力的大臣,基本都是满人,范文程尽管受到了皇太极的高度信任,但在朝廷里面的权力还是有限的,主要还是在决策方面,对皇太极产生影响。
  大清国有如此的局面,是很不简单的事情,经历了诸多的努力,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一代接这一代,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同汉人比较起来,满人是很少的,人数上面是微不足道的,要是满人不能够空前的团结,不可能与庞大的汉人相抗衡。
  多年的观察,济尔哈朗也注意到了,汉人的人数虽然众多,但基本是一盘散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皇太极曾经总结过,从个人的素质上来说,汉人明显要强一些的,知书达理,学识不错,但汉人不团结,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来的事情,更是令人不敢恭维,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抛却国家的利益,眼看着大明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可朝廷里面的那些汉人权贵,还是为自身考虑,根本就没有想过,一旦大明王朝灭亡了,他们该怎么办。或许有些人和范文程的看法一样,投降大清国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保住自身的荣华富贵。
  皇太极早就掌握了汉人的这个特性,多年以来,皇太极利用了范文程,多次离间汉人之间的关系,让一些汉人投靠了大清国,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死心塌地的投靠了大清国,而且皇太极对于投靠大清国的汉人,是非常关照的,之所以做出来这样的姿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汉人能够投靠大清国。
  实话实说,济尔哈朗跟着皇太极,还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的。
  至少这次带着范文程出征,济尔哈朗会特别注意,不管怎么说,范文程还是有能力的,而且范文程掌握着大清国的情报网,能够根据情报,分析出来诸多的情况,上一次在辽东获得了巨大的胜利,情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满人权贵之中,无人愿意专门从事情报工作,也不合适做这样的事情,诸多的满人权贵,想到的就是在战场上作战,想到的就是面对面杀敌,再说了,从事情报工作,需要坐得住,需要耗费极大的脑力,这恐怕也不是那些满人权贵的特长。
  大军抵达辽阳,在辽阳城外安顿下来之后,济尔哈朗与多铎进入了辽阳。
  辽阳的官吏早就安排好了府邸,不过两人是不会入住的,他们和自己的军队在一起,翌日两人就要朝着不同的方向行军,多铎前往海州的方向,济尔哈朗前往甜水站的方向。
  进入酒楼,刚刚坐下,多铎就开口了。
  “郑亲王,为何没有邀约范大人前来啊。”
  济尔哈朗有些吃惊,他压根没有这样的意识,范文程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汉臣,在今后的作战之中,济尔哈朗会不自觉的回避,至于说范文程提出来的一些意见建议,他会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是不是采纳,皇太极相信的汉臣,自己不能够太过于的亲近,否则皇太极会怎么看,长期在沈阳,济尔哈朗早就注意到这些情况了。
  济尔哈朗一直都很谨慎,和诸多满人权贵的关系一般,从来不搞那些拉帮结伙的事情,面对代善、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人的时候,更是特别注意。多铎突然说出来这样的话,他不清楚是什么用意。
  “豫亲王说笑了,范大人很是忙碌,一路行军之时,都是不断的分析情报,为了大军能够顺利的征伐,范大人是废寝忘食啊,我倒是轻松很多了,可以和豫亲王一起来吃饭饮酒,若是有机会,我还准备请范大人给豫亲王出出主意啊。”
  多铎脸上带着微笑。
  “郑亲王这话说的,其实我已经感觉到了,宣州才是皇上关注的重点,郑亲王和礼亲王联手进攻宣州,驻守宣州的江宁营军士,不过两万人,岂能抵挡我四万大军,我这边进攻复州,主要任务还是稳住复州的江宁营军士,令他们无法去增援宣州,一旦郑亲王和礼亲王获得了胜利,三路大军夹击驻守复州的江宁营军士,令他们无法立足。”
  济尔哈朗点点头,皇太极的这种安排,他也注意到了,这可能就是皇太极要求范文程跟随自己到宣州的原因吧,很有可能翌日范文程也会说到这些事情的。
  “豫亲王说的是啊,此次征伐,你我任务都不轻,皇上一直都强调,江宁营乃是我大清国最大的对手,此次你我都要直面江宁营军士,还是不能够疏忽,若是能够取得完胜,那再好不过,若是不能够完胜,至少需要撵走他们。”
  济尔哈朗说出来这句话,多铎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郑亲王,不瞒你说,在京城的这段时间,见识不少啊,以前驻扎在朝鲜,脑子里想到的就是那边的事情,也不需要操心那么多的事情,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就说这江宁营,若是不能够剿灭江宁营的有生力量,他们驻扎在登州,皇上岂能安宁啊,他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跨海作战,覆盖的范围广阔,令我大清国防不胜防,故而我认为,皇上这次的要求,还是要剿灭江宁营的有生力量,要不然也不会派出十万大军了。”
  济尔哈朗看了看多铎,没有继续说到征伐的事宜,转移了话题,他不清楚,为什么多铎会明白这么多的事情,会想到那么远的事情,这是很少有的情况,若是说多尔衮想到这些,那不算什么稀奇的,毕竟多尔衮的见识,是远远强于多铎的。
  济尔哈朗不想继续说这些事情,几天之后,他和多铎都要开始恶战了,大战之前,重在调节自身的情绪,不要显得那么紧张。(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七十六章 范文程的睿智'

  大军离开辽阳,朝着宣州方向而去。
  行军开始,范文程就跟随在济尔哈朗的身边,济尔哈朗为他准备了马车,但范文程没有乘坐马车,同样是骑马前行,两人被济尔哈朗的亲兵包围在中间,自从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将士攻下旅顺,占领了复州、宣州等地之后,大军离开沈阳,警惕性是非常高。
  范文程的确聪明,一路上,他明显感觉到,济尔哈朗都是很注意的,包括昨日和前日的行军,济尔哈朗的话语很少,几乎不怎么说话,而且大军到达辽阳之后,济尔哈朗和多铎进入辽阳城吃饭,两人在一起有一个多时辰,回到军营的时候,济尔哈朗的脸是红色的,显然喝了不少的酒,要知道济尔哈朗与多铎的酒量都是惊人的,这些长期在战场上厮杀的满人权贵,酒量都了不得,而且在满人之中,不能够喝酒大多意味着不能够上阵厮杀。
  济尔哈朗喝下不少的白酒,说明与多铎之间的交谈也是时间比较长的。
  范文程很清楚自己在大清国的位置,说到底,他还是奴才,满人权贵根本就不将汉人当回事,就说他身边的汉人,与满人的地位是无法比较的,只不过他得到了皇上的重视,所以这些满人权贵,对他的态度稍微好一些,范文程打内心里面佩服皇太极,皇太极有着不一般的雄才大略,也是因为所在的位置不同了,皇太极是真正的重视汉人的,是想着重用汉人的,但皇太极一个人的力量,也无法改变满人权贵的整体看法。
  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等人,包括豪格。对汉人都不是很客气,这些大清国顶尖上的权贵,注意的还是满人的力量,看重的还是自身,这令范文程感觉到悲哀,其实满人权贵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肯定是不能够持久的,皇太极的目的是推翻大明,入主中原,可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少数满人权贵,怎么可能做到。
  范文程更加的清楚,自己完全依靠的是皇太极,一旦皇太极龙御归天,自己的结局可能很惨。这就逼着他必须未雨绸缪,其实也就是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极尽所能接触未来的皇帝,另外一条道路就是在满人权贵之中找寻靠山。
  范文程看中的是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与代善等人,身份是不同的,也是因为身份的不同,济尔哈朗更显得谨慎一些,处理事情更加的圆润成熟。几乎不会搀和到权势的争夺之中,济尔哈朗这样的行为。在朝廷之中是非常宝贵的,这容易得到皇上的信任,更是容易被皇上重用。
  反观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人,明显是有些问题的,三人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本来就有可能遭受到皇太极的猜忌。如今大清国正在奋斗的过程中,皇太极注重人才,所以能够容忍多尔衮等人的争权夺利,一旦皇太极的年纪大一些了,考虑到接班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