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人龙和祖大乐两人连忙到了苏天成的面前,单膝跪地。
  “末将定不辱使命。”
  “你们都起来吧。”
  两人起来之后,苏天成微笑着开口了。
  “你们想过没有,该如何驻守大凌河城啊。”
  贺人龙看了看祖大乐,他既然是驻守大凌河城的主帅,自然是要首先回答的。
  “末将会时刻督促军士,守住城池,包括小凌河等据点和堡垒,也是需要稳固的重点,每rì里派出军士,侦查各方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固守城池,狠狠打击后金鞑子。”
  苏天成看了看祖大乐。
  “祖大乐,你有什么意见。”
  祖大乐稍微愣了一下,好一会才开口。
  “末将以为,贺大人说的很好了,末将照做就是了。”
  苏天成微微摇头,慢慢开口了。
  “朝廷困难,你们都是知道的,辽东一地,更是贫困,多年来的战斗,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百姓了,若是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开销是不少的,所以说,仅仅守住城池,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建设啊,按照以前的计划,大凌河城是准备驻扎三万将士的,但我改变主意了,三万军士,最多坚持一年时间,一年之后,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保持在一万五千人的规模,驻守在大凌河城内的军士一万人,其余五千人分散到堡垒和据点之中。”
  苏天成说出来这个数字之后,贺人龙和祖大乐两人的脸sè都有些变化了,大凌河城是抗拒后金鞑子的最前沿,这里随时面临厮杀,也是关宁锦防线的源头,放置的军士这么少,万一后金鞑子大举进攻了,岂不是要吃亏吗。
  看见两人没有说话,苏天成的神sè有些严肃了。
  “怎么了,你们害怕了吗?”
  两人异口同声的开口了。
  “不怕。。。”
  贺人龙看了看祖大乐,他毕竟和苏天成熟悉很多的。
  “大人,组将军和末将不是害怕,大凌河城驻守的军士少了,若是遭遇到后金鞑子的大举进攻,恐怕遭遇不测,若是出现这等情况,就是末将的罪过了。”
  祖大乐没有说话,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你们有什么可担心的,大凌河城距离锦州只有四十余里,你们以为后金鞑子还能够围困大凌河城,阻止我大军的救援吗,我巴不得皇太极那样做,大凌河城距离沈阳四百余里,我倒想看看,是我大军的救援速度快,还是后金鞑子的补给线坚不可摧。”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了,贺人龙没有犹豫,马上表态了。
  “大人,末将服从,一定坚守大凌河城。”
  “坚守是一回事,如何的保持军士的斗志是另外一回事,边关的军队人数众多,如何保证军队的供给,保证军饷的落实,这是大事情啊,多年以来,辽东都是依靠着朝廷的补给,这种情况必须要扭转啊,否则我们剿灭后金,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我考虑过了,大凌河城要进驻商贾,要有商铺,要有人气,必要的时候,这里可以展开一些互市,若是我蓟辽诸多地方,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了,距离剿灭后金的时间就不远了。”
  贺人龙和祖大乐听得目瞪口呆,大凌河城作为最前沿的阵地,谁愿意到这里来做生意啊,岂不是自找麻烦吗,这里随时有可能遭遇到后金鞑子的袭击,商贾虽然想着赚钱,但至少要保命啊,看来苏天成的要求实在是过高了。
  看着两人的表情,苏天成再次开口了。
  “还有一年的时间啊,一切都要看事情如何的变化,我知道你们的想法,要达到这个目的,困难确实是很大的,但你们记住了,没有困难要你们守在这里干什么,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慢慢的想办法,总之,你们要记住,辽东是大明的,总有一天,我们要让后金屈服,若是他们负隅顽抗,就将他们赶到大海里面去。”
  离开大凌河城的时候,苏天成再次嘱托了贺人龙,遇见任何的事情,都是要保持冷静的,千万不要激动,祖大乐的xìng格急躁,遇到厮杀了,也是一马当先的,这样的情况,不能够继续出现了,否则大凌河城就真的有危险了。
  


'正文 第六百七十二章 皇太极的担忧'

      大凌河被修复了,大量的明军驻扎,周边的堡垒和据点也得到了加固,岳托被车裂,孔有德被凌迟处死,这些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面,令皇太极不可能安静下来的,这些消息,每一条都令他担心,令他愤怒。高速更新
  救援大凌河城的方案,最终被否定了,提出来这个意见的,居然是多尔衮。
  多尔衮是领军的统帅,意见当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何况他身经百战,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很清楚该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这一切都是因为苏天成和江宁营。
  大凌河城的惨败,令多尔衮想到了崇祯九年的事情,阿济格率领十万八旗子弟入关,遭遇到江宁营,蒙受了重大的损失,回到沈阳的时候,军士不足七万人了,那一次的惨败之后,多尔衮就很注意这个苏天成和江宁营了,阿济格打战是没的,也是很勇猛的,居然遭遇了这样的惨败,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客观的原因,苏天成和江宁营都是不一般的。
  这一次,依旧是苏天成和江宁营,仅仅用三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大凌河城,而且攻打大凌河城的时间,只有不足一天,从早上的卯时开始,到傍晚就结束了,守卫大凌河城的三万军士,无一逃脱,这需要多么jīng密的谋划,需要多么骁勇的军队。
  基于这样的考虑,多尔衮提出了建议,大军暂时不要救援或者攻打大凌河城。
  不过这口气,大清是忍不下来的,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已经点燃了大清诸多猛将的火气,要是没有宣泄的途径,估计大清国内的汉人就要吃大亏了。
  其实明军攻下大凌河城之后,大清的汉人,已经开始吃亏了,就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范程。也成为了诸多王爷、郡王、贝勒和贝子的出气筒了,上朝的时候,时常遭遇到冷嘲热讽,似乎大凌河城的失败,范程有着最大的责任。
  众人的埋怨,范程是有苦难言,当初的怯懦。令他出了这个馊主意,结果他最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被前部歼灭了,大凌河城也失守了,还赔进了一位大清的贝子,范程记得。大明朝廷准备车裂岳托的消息,传到朝廷的时候,那些王爷、郡王等,看着自己的眼神,分明是怨毒的。
  最令范程担心的还不是这件事情,虽大清国内,一些满人开始随意的打骂和欺凌汉人了。屡屡有汉人被折磨致死的消息,这不是主要的,他担心的还是皇上。
  皇上登基之初,大清实行的是四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规矩,当时赫赫有名的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礼亲王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之后皇上励jīng图治。采取了种种的措施,废除了共理朝政的局面,独揽大权,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分别被处置了,礼亲王代善识时务,主动退出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措,大清在皇上的带领下。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实力空前强大。
  但大清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缺乏儒家思想的教化,诸多的郡王、贝勒和贝子。都是野心勃勃的,一旦国内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或者是皇上的身体出现了毛病,就可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内讧会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多年来,范程在这方面是做过努力的,但作用不是很大,大清国目前团结的局面,完全依靠皇上的睿智和威严。
  现在,问题慢慢的出现了,因为两次的失败。
  自大清建国以来,好像牛年不利,建国的时候,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入关,遭遇惨败,损失三万余人,这一次,大凌河城被攻打下来了,照样损失三万人,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是汉军,不足以撼动大清的根基,但四个年头了,大清一直都没有能够从明朝那边占到什么便宜,这种情况,是大清国的诸多满人贵族不能够忍受的。
  皇上的统治,重点还是要依靠这些满人贵族的,在大清国,汉人的地位很低,作用更是微不足道,皇上即位之初,对汉人也是以杀戮为主的,满人相信的就是武力征服天下,只到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皇上才明白过来,一味的杀戮是不行的,满人的特权必须受到遏制,汉人必须要得到最基的生活保障,否则大清就无法发展。
  之后很多政策的出台,基保障了汉人的地位,但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大清国占据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