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于这样的情况限制下,苏天成想着改变大明的状况,需要对卫所开刀。
  苏天成也感慨自己的命苦,首先要对士绅富户开刀,接着要对卫所开刀,似乎处处都是在与富豪阶层做对,说实话,苏天成不是愤青,更不是仇富和仇官的人士,他所做的努力和改变,并非是彻底的推翻富人,相反,他很清楚,大明王朝必须要依靠这些士绅富户共同来支撑,任何的一个社会,都是有一层既得利益者的,想着天下人都是一样,人人都是非常幸福的,那是美丽的神话。
  前世本来就是公务员,和同事之间探讨过很多的体制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是寡头政治,只不过富豪阶层,在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之后,知道反哺社会,知道满足人的生活追求,也注意改善社会环境,在控制政治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
  社会出现动荡和问题,并非是说富人太多,而是富人不懂得去回馈社会,不懂得去改善生存环境,甚至出现阶层固化的问题,在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拼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堵死了穷人奋进的道路、或者是获取财富的道理。
  这才是苏天成认为的社会症结之所在。
  苏天成也是从这方面做出来努力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宣传,在他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出身富贵家庭和孩子和穷人的孩子,不可能完全一样,只不过社会必须为他们创造出来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罢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苏天成不仇富,也允许自己身边的人富裕起来,也想着要建立自身的关系网,他针对士绅富户的政策,相对是仁慈的,只不过牵涉到理由攸关的时候,或者是威胁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露出来獠牙。
  至于说对于陕西境内的一大批军官,包括诸多的千户、百户等等,这些打从娘胎里面出来就是军官的人,苏天成不会客气的,军队要保持纯洁,军队是国家的柱石,若是被昏庸无能之辈占据了军官的位置,带坏了军队的习气,那就是自掘坟墓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三十二章 聪明的皇太极'

  “哈哈,好啊,再次有机会了,快传范文程大人前来。”
  阿济格带领十万大军,入关遭遇惨败,损失了大清三万军士,皇太极暗地里气得吐血,这些军士都是大清国的精锐军士,是他的心头肉,本来以为,成立大清国,让阿济格率兵去炫耀一下,同时劫掠一些财富和人口,更好的壮大大清国,想不到换来这样的结局。
  对于突然崛起的江宁营和苏天成,皇太极费尽心思去了解情况,慢慢的清楚了江宁营的战绩,他有些嗔目结舌了,特别是中都之战,苏天成竟然带领四千江宁营军士,抵挡住了五万流寇,硬生生的将流寇分割为两段,集中歼灭了流寇的精锐力量,这等的气魄,皇太极自忖,自己不一定能够做到。
  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太极想到的,就不是用武力去征服苏天成和江宁营了,他自信能够有其他的办法,去对付苏天成和江宁营,只要搞垮了苏天成,下一步就可以收拾江宁营了。大明朝的皇帝和官员之间,勾心斗角,闹得不亦说乎,再说了,大明的那些文武官员,谁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拼死拼活的,挑动他们,或者是暗地里施以利益,何尝想不到办法。
  关注苏天成和江宁营,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找到了一些机会,特别是前不久的一次机会,大明朝廷有诸多的官员弹劾苏天成,这里面就有皇太极的功劳,当然也有范文程的功劳,范文程是汉人,自然了解汉人的习惯。
  可惜没有成功,令皇太极愈发暴怒的是,苏天成率领江宁营。深入到河套地区,一举击败了锡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更令人胆寒的是,苏天成并内屠杀两个部落的人,而是要求两个部落臣服大明,而且要求两个部落的继承人。到大明朝做了人质。
  这件事情传到朝廷的时候,不少人要求率兵去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彻底剿灭两个部落,扶持其他的部落,这个建议被皇太极果断制止了,时至今日,他已经知道,苏天成和江宁营非同一般,若是自己派兵去征伐。说不定会令草原大乱,各个部落都不臣服大清,而且苏天成和江宁营也会抓住时机,给予自己军队沉重的打击。
  治本的办法,是搞掉苏天成。
  皇太极还想到了,必须要和大明朝的皇帝修好了,暂时停止辽东的战事,迷惑大明朝的皇帝和大臣。
  范文程急匆匆的来了。
  “皇上万岁。。。”
  “文程。朕刚刚得到了情报,苏天成建议在陕西境内。裁撤卫所部队了,你是怎么看这个消息的。”
  “奴才刚刚得知这个消息,尚不知道真假。”
  “说说你的看法。”
  “奴才以为,还是静观其变、核实消息的准确性之后,再行动手,奴才以为。明朝的卫所制度,施行多年了,不大可能朝夕之间,说废除就废除的,若是明朝皇帝做出来这样的决定。除非他想着内部大乱了,明朝军力孱弱,这是事实,可惜明朝缺乏银子,优秀的将领难以出头,还是必须依靠卫所军队,来维持统治的。”
  “文程,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朕告诉你,这个消息绝对准确,朕还要告诉你,裁撤卫所军队,只是在陕西一地施行,包括宁夏卫和榆林卫,都在可能裁撤的范围内,朕知道,这段时间,你很是辛苦,时刻找寻机会,扳倒苏天成,做的还是不错的,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是否想到了,采用什么办法。”
  范文程稍微思索了一会。
  “奴才认为,这是绝佳的机会,若是能够挑动明朝卫所军士哗变,闹得明朝内部不安宁了,明朝皇帝必然承受不住压力,会惩治苏天成的。”
  “好,朕也是这么看的,你大致说说,准备采取什么办法。”
  “奴才这就去布置,安排诸多的眼线,鼓动卫所的军官造反。”
  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文程,这方面你还是需要注意的,这是人的本性啊,若是没有利益的诱惑,那些军官凭什么哗变,想想明朝的那个皇帝崇祯,胸无大志,优柔寡断,不辨忠奸,居然想着振兴明朝,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朕能够凭借着一隅之地,抗衡明朝,依靠的还是尔等忠心的臣下啊,所以说,你还是要多思考啊。”
  “皇上教诲,奴才铭记于心。”
  “嗯,朕是相信你的,一会到内务府去领取万两黄金,明朝那些卫所的军官,爱财如命,这些黄金,一定能够帮助你办事的。”
  范文程退下去之后,皇太极很快请来了二哥代善。
  要说皇太极坐稳这个皇帝位置,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父皇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实际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一起坐镇理事的,因为权力分散,这个时候他事事受到掣肘,为了集中权力,皇太极想到了不少的办法,分化瓦解众人,终身囚禁阿敏,革去莽古尔泰的职务,一直到天聪六年,也就是崇祯五年,才将所有的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同时废除了诸贝勒按月分值政务的规矩。
  天聪十年,也就是崇祯九年,皇太极正式称帝。
  在这个过程中,二哥代善一直都是支持他的,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代善对权力没有多大的**,年纪也偏大了,看透了很多的事情。
  比较起来,十二弟阿济格、十四弟多尔衮、十五弟多铎等人,都是有着较强的权力**的。
  皇太极比较信任代善,遇见大事情之后,也喜欢和代善商议,代善年纪大了,看问题的时候,带着些许超脱凡尘的意思,虽然皇太极不赞赏这样的思想,但有些时候,代善说出来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很不错的。
  眼见着代善要行跪拜礼,皇太极站起来,走到了代善的面前,扶住了代善。
  “二哥,你我兄弟之间,又不是大朝之上,就不要来这一套了。”
  “谢皇上恩典,臣不胜惶恐啊。”
  在皇太极的面前,代善不会自称为奴才,他也是主人家之一。
  “好了,二哥,朕找你来,是有事情商议的。”
  等到代善坐下之后,皇太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他几次和代善商议苏天成和江宁营的事宜,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机会,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上次明朝大臣弹劾苏天成的事情,里面有代善的建议,这一次的机会更好。
  代善没有马上开口说话,沉思了好一会。
  “皇上,这一次的机会确实不错,不过陕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