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老夫年纪太大了,难以胜任了,这一路上,老夫和刘大人还有过争论,刘大人劝老夫要注意身体,老夫说了,马革裹尸是老夫最大的愿望啊。”
  身为从一品的高官,孙承宗在苏天成的面前,没有称呼官,就是摆明了态度,他和苏天成之间,就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
  “下官以为,刘大人说的是正确的,下官向皇上举荐大人,也想到了大人的身体,只不过下官以为,大人能够从容应对,这一次,流寇可是遭遇灭顶之灾了。”
  孙承宗哈哈大笑,一边的刘宗周和鹿善继也暗暗点头,苏天成很会说话,劝诫孙承宗注意身体,毕竟年龄不饶人了,话又说的委婉,能够让人接受。
  “老夫说的第二件事情,是感谢你啊,善继也是这个意思,孙思明、孙思宗、鹿太兵、鹿太泊四人,都是朝廷命官了,老夫确实没有想到,他们都是生员的身份,因为身在江宁营,不能够参加科举,老夫和善继颇有些不忍,不过他们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苏大人举荐他们出任知县,这是对他们的抬举,老夫和善继都给他们写信了,一定要按照苏大人的要求做事情,若是他们乱来,苏大人尽管严肃管教。”
  这件事情,确实出乎孙承宗和鹿善继的预料,生员出任知县的事情,明初确实是有可能的,可到了现在,就是参加了会试的贡生,也不一定能够直接出任知县的。
  苏天成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件事情,至今都存在一些争议,可他所谓。
  “第三件事情,是中兴学社的事情,学社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苏大人是功不可没的,刘大人到河南府来了,也就是为了中兴学社的事情,老夫力所能及的帮助,主要还是依靠苏大人的。”
  孙承宗说到的三件事情,不算是什么大事情,都是礼节xìng的,中兴学社的事情,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到河南府来了之后,依照葫芦画瓢,不会有多大的难度,重点还是剿灭流寇的事情,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单独说一下的好。
  吃饭之后,苏天成陪着孙承宗在洛阳城转悠。
  “大人,下官想到了一些剿灭流寇的心得。”
  “苏大人,你就是不说,老夫也想着和你交流一下的,老夫接手有些仓促,尚在分析整个的局势,感觉到有些棘手。”
  “朝廷大军近遭遇重创,形势确实有些不好,不过下官以为,问题也不是很大的,流寇的战斗力,和以前是不能够比较的,前几年,流寇的主力,大都是由哗变的军士组成的,这些人的基素质不同,可中都之战,流寇的jīng锐几乎都损失殆尽了,短时间之内,难以恢复的,如今流寇的军士,大部分都是流民,这些人,缺乏基的战术素养,也不是马上就能够训练好的,综合这些因素,下官以为,问题不是很大的。”
  “苏大人的意思,还是稳扎稳打,不要着急,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下官确实是这个意思。”
  “老夫也是这样想的,还是需要稳重,不过朝廷里面,诸多大人的想法,可不是这样啊,朝廷大军遭遇重创了,众人群情激奋,皇上都有些稳不住了,偏偏老夫的想法不同,老夫一直都认为,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不能够着急,若是着急了,事情可能就办不好了。”
  “大人说的这番道理,下官是赞同的,流寇打了胜仗,士气正高,这样的时候,朝廷大军再次出击,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那你说说,还有一个问题,流寇如今肯定是要扩张的,不可能呆在陕西,若是向山西、湖广和四川等地流窜,岂不是又要惹出事情了,朝廷里面,肯定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况啊。”
  “下官觉得,朝廷大军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防止流寇四处流窜,只要在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扼守主要通道,就能够防止流寇四处sāo扰。”
  孙承宗点点头,赞同了这样的观点。
  “大人,下官还有一丝担心,朝廷大军遭遇重创,这等的消息,后金恐怕是知道的,若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发起攻击,趁浑水摸鱼,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孙承宗看着苏天成,眼睛里面,shè出了jīng光。
  “苏大人考虑的很有道理啊,老夫早就察觉了,每次流寇大规模闹事的时候,后金都会借机sāo扰,颇有些里应外合的味道了,老夫已经严令大同、宣府一带,加强戒备,山海关和雁门一带,是需要注意的。”
  “如此安排就没有问题了。”
  “看来苏大人对全局xìng的战略,早就有思考的,如此甚好啊,若是有机会了,老夫还是要时常找到苏大人,相互磋商的。”
  孙承宗暂时没有提到江宁营,这是苏天成倍感欣慰的,若是这位老大人开口了,要求江宁营开始剿灭流寇,他还真的不好拒绝,如今孙承宗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战略会发生根xìng的改变,这是大好事,江宁营能够加紧修养,河南府也能够逐步的发展。
  下一步,苏天成要开始考虑江宁营的建设事宜了,他是穿越人士,不管怎么说,对于热兵器,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江宁营建设的目标,还是要朝着热兵器的方向发展。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毕懋康'

      孙承宗提到了毕懋康,如今的毕懋康,正在兵部所属的军器局,努力钻研军械,据说一种型的鸟铳,要研制出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苏天成如同打了鸡血,他知道,这个所谓型的鸟铳,就是取代火绳发shè的燧发枪。
  朱由检和朝廷武大臣,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火器的重要xìng,虽然说朝廷在火器的研制方面,花费了大气力,但没有匹配的军队建制,根就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器的作用。
  这是苏天成的任务。
  江宁营的建制,与普通的卫所军队,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军士的组成方面看,剔除了军户制度,所有的军士都是专业的,虽然着力点依旧是在骑兵方面,这只是从建立初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神机营的建设,一直都有些滞后,主要还是火器的缺乏和落后,中都之战,神机营损失惨重,令苏天成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混编的情况,完全不适应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内心诞生了。
  朝廷在兵部设立了兵仗、军器二局制造火器,后来准许各省生产铜火炮、手铳之类的火器,朝廷对火器的控制非常严格,决不允许外泄,不过,随着朝廷财政的紧张,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减弱,军器慢慢的泄露出去,南方不少的盐商,暗地里做起了走私军器的生意,这里面,有着官吏的身影。
  好在生产火器的工艺,一直都没有泄露出去。
  一段时间,朝廷军队大量装备火器。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遗憾的是,因为孔有德等人投靠后金,大量的火器流落到了后金的手里,当初山东登州的叛变,朝廷遭遇最大的损失。就是军器的流失,作为抗击后金重要的后勤基地,登州存有大量的火器,这些火器,随着孔有德投靠后金,悉数归后金所有了。
  皇太极专门成立了汉军一旗。称呼为乌真超哈,就是重兵的意思,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汉军多使用大炮等重型武器。
  可以说,随着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投靠后金,大明朝的边关愈发的危险了。火器方面,明军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后金攻打城池的时候,开始使用汉军,使用重型火炮,这样可以减少伤亡,也能够容易攻下城池。
  作为穿越人士,苏天成明白。未来的两百年时间,人类明进步的步伐,大幅度加,军事明也是一样,处在转型时期,封建军事明开始了向现代军事明的过渡,原有的封建军事明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型的现代军事明已经崭露头角。
  明朝处于全世界领先的地位。
  可惜的是,随着大明朝的灭亡,这种领先的优势。开始大踏步的倒退,中华大地倒退的同时,西方的军事明进步神速,经过百年之后,落后挨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穿越的苏天成。如果不能够改变这样的情况,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苏天成没有丝毫的耽误,马上写出来密折专奏,举荐毕懋康出任江宁营卫指挥同知。
  只有让毕懋康到江宁营来,带来燧发枪的技术,大量装备,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火器的作用,当然,他还有一些想法,需要和毕懋康商议,毕竟人家才是专家。
  朝廷不是很重视技术人才,所以说,苏天成的这份奏折上去,没有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