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三十章 连环计'

  苏天成的估计没有错误,刘大华确实是接受了任务,专门试探他的,当然,这里面的缘由,刘大华暂时是不会说的。
  还有一件事情,苏天成也是没有能够充分估计的,他没有想到,雷文彤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服气的人,眼见着自家儿子和苏天成结怨了,而苏天成的所作所为,已经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气质,今后万一考取功名了,做官了,自家的儿子,岂不是有了大麻烦。
  长期做生意,以己度人是雷文彤的最大特点,所以他要再次出手了。
  苏天成到刘大华家里做客的事情,再次传开了,也真的是奇怪了,平阳府城,这段时间,总是在流传着苏天成的事迹,好像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专门盯着似得。上半年流寇作乱的事情,本来是大家伙议论的重点,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不重要了。
  这里面,当然有读书人在帮忙宣传的,如今的读书人,可不比今后几百年的样子,都是相互抬举的,凡是读书人之间的事情,大家都是尽力宣传,历史都是读书人写出来的,如果想着让苏天成在平阳府城有一定的名气,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苏化文这段时间,很是心烦,除了外面有些亟待解决的事情,还有家里的事情。
  搬到太原府城之后,他就感觉到了不对,夫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做事情或者做决定的时候,还看看他的面子,想到他是一家之主,可自从苏天浩到国子监去读书了,夫人就没有这些估计了,开始插手生意上的事情,要说夫人哪里会做什么生意啊,从早到晚都是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夫人插手生意上的事情,不是有什么好的点子,或者说怎么让苏家挣钱,而是关心分家产的问题。
  夫人的意思,所有的家产,都要划归苏天浩和苏天然两人的名下,包括平阳府城的祖宅和土地,土地全部划归到苏天然的名下,苏天浩是监生,按照朝廷的规定,是可以免去赋税的,至于说铺面和财产,重点是考虑苏天然。
  苏化文当然不会这么做。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还有个儿子苏天成。
  不管怎么说,都要给苏天成留下财产,否则夫人无所谓舆论的指责,自己反而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要是苏天成流落街头了,自己估计是被读书人骂死。
  知子莫若父,苏天浩和苏天然两人,都是纨绔之子,这一点,苏化文是非常清楚的,夫人就是那样的德行,两个儿子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而且他们最大的毛病,是不顾亲情,若是他们继承所有财产,苏天成肯定是被扫地出门。
  苏天成读书是不错的,可惜这个儿子,xìng格过于的懦弱了,里面有夫人的原因,但男人也要有自身的决断啊。
  苏化文每rì里,就是忙于生意上的事情,哪里有时间和jīng力管教儿子啊。
  到太原府城,夫人不同意带着苏天成,苏化文也同意了,但他布置有后手,严格说,从读书的方面看,苏家有希望的,还就是苏天成。
  第二个原因,为了维持苏家的生意,也是为了自己的今后。
  商贾之家的分家,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矩的,除非自己一命归西了,或者是病入膏肓了,否则,不会提前分家,自己年纪不是很大,这么早就分家了,财产全部都属于儿子了,要是这几个儿子,花天酒地,胡乱花钱,苏家败起来不过眨眼的事情。
  散财如水推沙,聚财如针挑土。
  至于说自己闭上眼睛之后,身后之事,也管不到那么多了。
  严格说,夫人是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为什么这么着急,无非是明年就要进行乡试了,苏天成若是考中了举人,夫人也不敢胡乱说话了,毕竟举人的身份尊贵,可以入朝做官了,牵涉到家产的分割,夫人绝不敢将苏天成排斥的干干净净。
  可现在的机会很好,苏天成只不过是生员,每月领着官府发给的癝米,算是没有多大地位的,此刻动手,分割了家产,既成事实了,苏天成今后就是考中举人,也于事无补了。
  其实夫人不要苏天成到太原府城来,就是想着,能够将这件事情,完全的定下来了,免得苏天成知道了,一定要闹出去,面子不好看。
  从年初开始,夫人就一直说着这件事情,刚开始,苏化文还解释一下,到了现在,解释的心情都没有了,干脆不搭理了。
  苏化文有些心凉,夫人太不明事理了,为什么不为苏府的将来考虑。
  自打成家以来,夫人就是有些跋扈的。
  夫人的家世也不怎么样,苏化文当时是商贾,不可能迎娶到官宦人家的姑娘,明朝的等级制度森严,高攀的事情,太少见了,基本不允许,门当户对是最为重要的。
  可举办了仪式之后,苏化文才知道一件事情,原来夫人拜了一个义父。
  夫人的义父,是朝廷中间的一个官员,虽然品秩不高,但好像是京官。
  至于说是怎么拜上的,这么多年了,夫人一直都是讳莫如深,从来不说。
  苏化文本来是高兴的,能够有这样一层关系,对于商贾之家来说,是大好事,可当他提出来,要去拜访这位义父的时候,夫人死活都不同意。
  时间长了,苏化文的心思发生了变化,有些怀疑这一层的关系了,当然,他主要想到的,还是夫人的这位义父,到底是不是有着什么权柄。
  可夫人办好了苏天浩到国子监去读书的事情,这令苏化文有些犹豫了,想要进入国子监读书,仅仅有银子是不行的,还需要一定的关系。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么多年过去了,苏化文渐渐也就弱了这一份的心思,家里的生意做的不错,有银子了,重要的是几个儿子能够争气,光宗耀祖,改换门庭。
  到了十二月,苏化文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户部尚书毕自严上疏十二事,其中就有增加粮饷的建议,这次增加的是辽饷,从万历年间的九厘,增加到一分二厘,从田赋中间得来,每亩增加三厘。
  所谓辽饷,又称为新饷,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
  苏家在太原府和平阳府,都有耕地,而且都是在他苏化文的名下,他自己没有功名,必须要上缴赋税,如此以来,赋税自然也就增加了,如果说这些田地在苏天浩或者是苏天成的名下,就不需要缴纳赋税了。
  因为这个原因,苏化文开始考虑,如何处置田地的事情,是不是重新划分一下户头,至于说家里的铺面,不用考虑,现在肯定是不会动的。
  他的想法,太原府城周边购买的耕地,划归到苏天浩的名下,平阳府城的土地,划归到苏天成的名下,这样合适一些,苏天浩毕竟是苏家的嫡长子。
  可这个建议,遭遇了夫人的激烈反对。
  苏化文和夫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怒之下,准备独自回到平阳府城,处理这件事情了。
  苏化文毕竟是当家的,真正做出来了决定,夫人暂时也没有办法,眼看着府里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有着不能够控制的迹象了。
  平阳府城的消息,不断的传回来,苏天成做出来的事情,令苏化文感觉到吃惊,夫人每天在家里,都是诅咒苏天成,说苏天成是败家子,甚至准备停了苏天成每月三十两银子的生活费,苏化文当然是不同意的。
  如果不是府里每rì都发生的争吵,苏化文和夫人早就回到平阳府城去了。
  暗地里,苏化文感觉到了奇怪,得到的这些消息,令他吃惊,这好像不是苏天成所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啊。难道说苏天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了。
  就在这个时候,苏化文接到了平阳府商会寄来的信函。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我相信事实'

  看了这份信函,苏化文没有犹豫,马上出发,前往平阳府城。
  他清楚商会的作用,自己虽然离开平阳府了,生意也转到了太原府,但不能够得罪商会,太原府一样有商会,与平阳府商会有着不少的接触,要是商会为难自己了,生意就真的不好做了。
  一路上,苏化文有些心神不宁,平阳府商会这份信函,措辞很是严厉,竟然说到他苏化文教子无方了,言下之意,苏天成做了天大的坏事,可信函里面,不说是什么事情。
  这样的情况下,苏化文更加的担心。
  从平阳府城传来的消息,苏化文认真分析过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苏天成面对雷文彤的时候,看看是不是说话的语气太重了一些。
  雷文彤这人的涵养一般,有些睚眦必报的心态,但苏天成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