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是一凌;这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不准饿死人;估计还没有哪个县衙;敢于做出来这样的保证的;不过江宁县的条件很好了;这样的保证;还是应该要做到的。
  “大人;下官想到了另外的事情啊。”
  “渠大人想到了什么;尽管说出来。”
  “县衙的官吏;可以保证江宁县的百姓;丰衣足食;至少不饿死一人;如果有困难的脓;适当予以救济;可若是其他地方的脓受灾了;也到江宁县来了;这等的情况;如何的处置啊。”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就是南直隶的各府州县;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靠近南边的苏州府、松江府、淮安府、扬州府、镇江府、常州府等等地方;都是众所周知的富庶之地;可靠近北边的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等地方;就要差很多了;这些地方的农民;一样是很辛苦的;忙碌一年;可能是吃不上饭。
  当然;整个南直隶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强于北方的;至少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农民暂时还是稳定的。
  可江宁县的崛起;已经在南直隶引发波动了;不说其他的;就说来到江宁县做事情的其他地方的农民;人数就不少了;刚开始的时候;苏天成是开了绿灯的;县衙不过问;也不检查外来脓的路引;可因为人口上面的压力;县衙不得不制定土政策;商贾翻修房屋的时候;首先要照顾本地的脓;外来的脓太多了;江宁县也没有办法消化。
  如今;江宁县的富庶;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不说其他的;看看市舶司的忙碌;看看每天运到江宁县的货物;常常是堆积如山;不要两天的功夫;又全部运到了上元县和江宁县各地;就可以知道;这里的消费力;是多么的惊人。
  而且在市舶司下苦力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外来的脓;以佃户居多;他们常常是带着全家人过来了;在码头能够得到的收入;远远大于在田地里面忙碌的收入了;他们凭什么不过来做事情。
  说的直白一些;也就是江宁县的粮食丰收了;不可能阻止有些外地的农民;到这里来讨生活;如果说遇见这些百姓了;官府该怎么处理。
  苏天成稍微沉吟了一下;反问渠清泽了。
  “渠大人;你认为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的处置啊。”
  “大人;下官以为;仅仅是南直隶的脓;问题不是太大;他们在江宁县;能够暂时找到事情做;短时间之内;就能够摆脱没有粮食吃的困境;可若是北方的流民;也蜂拥而来了;江宁县是无法承受的;收购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说;下官的建议;江宁营还是要加强守卫的;不能够让北方的流民;涌进江宁县。”
  渠清泽刚刚说完;卢天明也开口了。
  “大人;下官觉得;渠大人说的是有道理的;若是北方的流民;涌到了江宁县;县衙是无法承担的;再多的粮食;也于事无补;县衙必须要预防北方的流民;进入了江宁县;至于说南直隶的脓;恐怕没有办法拒绝;下官已经知道了;好些府州县都开出来了路引;甚至是鼓励脓到江宁县来;他们的这种做法;下官是有星议的;凭什么到江宁县来啊。”
  苏平阳也赞成这样的意见。
  苏天成有些痛苦的点头;这样的问题;他的确没有办法;关键是江宁县无法承担;这是朝廷需要做的事情;苏天成刚刚知道了;朱由检又在焦虑了;北方的好些地方;还是遭受了灾害;好多的农民;没有饭吃;估计朱由检也在想;这些脓;若总是要朝廷救济;这样下去;也不是事情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专访贫困户'

      秋收开始了;苏天成也不可能老是呆在县衙里面的;刘仲基意见和孙传庭商议过了;孙传庭很是赞同;让江宁营的将士分批次的参加秋收;特别是那些租种官田的军士家属;都是眼巴巴的看着;期盼着军士能够回家帮忙的。
  再说了;这样的安排;具有人文关怀的xìng质;军士内心是感激的;也更加愿意效忠江宁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至于说组织新进入江宁营的军士;参加秋收的事情;孙传庭也没有反对;这些军士;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就算是以前是朝廷军士的;也多是屯军;对地里的蓬;是非常熟悉的;他们进入江宁营之后;衣食无忧;每天就是训练;适当的去参加一下劳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的。
  江宁营的消耗;无疑是巨大的;九千多的将士;还有五千多的战马;仅仅是粮草;都不简单了;维持如此巨大的开销;是很吃力的;孙传庭也惊叹江宁县的富裕了;县衙能够独力维持江宁营的运转;真的是不简单了。
  问题也是存在的;江宁营将士的俸禄太高了;已经引发了一些小的波动;这是后话了。
  一直呆在县衙后院的朱审馨;这个时候;提出来要求了;得知苏天成要到乡下去检查秋收的情况;她也要求跟着去看看。
  苏天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上次聊天的时候;苏天成叫朱审馨自己出去看看。在南厩里面走走看看;散散心。但朱审馨依旧没有出去;她确实害怕遭受到弹劾;害怕给苏天成找麻烦;这让苏天成非常的感动;不管朱审馨是不是接受了不一般的教诲;但人家是自己的老婆了;为自己考虑;宁可自身受委屈。也不愿意增加一丝的麻烦;这份情义;自己就需要好好珍惜。
  准备是很简单的;苏天成本来打算;雇佣一辆马车;朱审馨和chūn屏;乘坐马车。自己和王大治、苏平阳等人骑马;想不到朱审馨也想着骑马;这样chūn屏也需要骑马。
  考虑到了影响的问题;苏天成最终还是坚持;朱审馨和chūn屏乘坐马车;反正下去检查秋收的情况。不是很着急的事情;县衙的官吏;明白自身的职责;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得知苏天成要到乡下去检查秋收的情况;孙传庭和孙元坤等人。不大放心;安排斥候营的五十人。一路跟随;苏天成也不好拒绝;他下去检查秋收的情况;不存在微服私访;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情况。
  气候还是炎热的;可坐在马车里面的朱审馨和chūn屏;却是特别的高兴;一路上看见的情形;她们都觉得惊奇;朱审馨甚至不认识水稻、玉蜀黍和甘薯;要不是苏天成耐心的解释;她一定会闹出来笑话的。
  一路上;苏天成和不少的脓交谈了;他没有丝毫的架子。
  每个遇见苏天成的脓;都是恭恭敬敬的;一定要给苏天成磕头;接着才回答诸多的问题;他们打心眼里感激苏天成。
  苏天成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着看看村里的贫苦户;究竟是什么情况。
  他到了江宁县之后;施展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发展的办法;应该说效果是明显的;但江宁县这么大;二十五万户;六十五万人;在大明各县中;属于典型的老大了;按照如今的情况;能够有十万户的县;就被称之为上县了。
  江宁县七成以上的人是农民;也就是说;有四十多万的农民;户数在十五万户以上;这么多的脓;想要面面俱到;都能够照顾到;那是不现实的;所以说;秋收季节;到下面去看看;对于困难的脓;还是要予以一定的扶持的。
  三天之后;苏天成等人;来到了距离江宁县较为远的一个村子。
  诸多的里长、甲首;包括村里的士绅富户;在县衙官吏的带领下;都在村头等候了。
  苏天成倒也直接;开门见山;说是到村里来了;主要就是想着看看;最为贫困的脓;里长、甲首以及村里的士绅富户不要隐瞒;说起来都是自家人;如果下面出现了什么不稳定的因素;负责这一块秋收的官吏要吃亏;其实自己也是跟着吃亏的;身为江宁县知县;若是下面的农民;没有粮食吃了;快要饿死了;这是说不过去的。
  苏天成之所以关心这个村子;因为在这里负责督促秋收事宜的;是苏二童。
  苏二童已经成长起来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很是熟悉政务了;做事情尽心尽力;从来不讲价钱;身为工房典吏;他直接接触到的事情;就是农事。
  苏二童本来是在苏家长大的家生子;说起来;除了做一玄侍人之类的事情;基本上没有接触外界;很多的事情都不懂;可到了江宁县之后;他虚心学习;多次向诸多的佃户学习;俨然成为了农事方面的土专家了。
  这一切;苏天成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样的下属;是他最为放心的;所以说;内心里面;他是想着重用苏二童的;今后;会将苏二童放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面去的。
  苏二童带着苏天成、朱审馨等人;径直来到了村里最为困难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的情况;很是特殊;女人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不过十来岁;最小的才六岁;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两人;男人砍柴的时候;从半山腰摔下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