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不要多长的时间,东林学子将大量的进入朝廷。”
  “我做出来这样的分析,是因为周延儒成为了内阁次辅,这位前内阁首辅,在权力争斗方面,可谓是行家了,不出预料,年内周延儒会成为内阁首辅,至于现任的内阁首辅杨嗣昌,弄不好是要致仕了,周延儒深谙权力的重要,你想想他会利用什么力量来稳固权势,东林学子岂不是最好的选择。”
  “本来东林学子大量进入朝廷,对你应该是有利的,可惜的是,你身上打下了我的烙印,如此周延儒和钱谦益都不能够容纳你,既然他们不能够容纳你,你回到京城,会有什么遭遇,我就不需要多说了。”
  “好了,我该说的都说了,这些事情,这些话,多说无益,关键还是你自身的选择,山东如今所辖的府州县,不是很多了,靠着青州的济南府和兖州府,这些年来,受到的影响已经很大了,稍远一些的东昌府,同样有所反映,不客气的说,我甚至不需要动用多少的兵马,就可以统领整个的山东,但我还是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苏天成如此的直接,张溥没有感觉到意外,恰恰是苏天成的这种直爽的态度,令他感觉到了希望,朝廷那些官吏,说话都是半真半假,甚至让你去猜,这是张溥反感的。
  到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做出来决定了,苏天成的话,张溥是听进去了,也不需要继续犹豫了,苏天成的能力,他太清楚了。
  “大人不用多说,张溥做出来决定了,跟随大人,不管遭遇什么艰难险阻,永不变心,永远听从召唤。”(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朝廷震动'

  没有人想到,皇上这一次做事情如此的迅速,就在后金的使团抵达京城的时候,皇上做出来了决定,调整内阁大臣。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皇上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崇祯六年之后,皇上注意听从下面的建议,朝廷中文武官员的变动不大,特别是内阁,相对是稳定的,这也便于政策的连续性,不至于某一个人上来之后,推行自己的那一套,内阁首辅、次辅以及内阁大学士的调整,也是有着明确理由的,之前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次辅温体仁之间的那种争斗,好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了,已经去世的内阁首辅孙承宗,稳住了朝廷的局势,一直在身体无法承受之后,才没有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了,接下来的杨嗣昌,也是以稳健著称的。
  可是崇祯十五年的变动,就有些不一般了,首先是内阁次辅朱审烜因为身体的原因,被免去了职务,周延儒出任了内阁次辅,接着是傅冠和薛国观两人被调整,原因可能是年纪大了,陈新甲和钱谦益进入了内阁,如此的变动,等于是讲内阁全部调整了一遍。
  可更大的震动还在后面,皇上突然做出来了决定,调整内阁首辅的人选,杨嗣昌同样因为身体和年龄的原因,不担任内阁首辅了,加封为太子太师,内阁次辅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陈新甲出任内阁次辅,苏天成因为担任了蓟辽督师,不能够在朝中做事,也不担任内阁大学士了。硕果仅存的刘宇亮,主动提出来了辞呈,恳请致仕,回老家去歇息。皇上照准了,同样加封太子太师。
  进入内阁的人员,也引发了众人的注意,兵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尚书范景文、工部尚书刘遵宪,同时进入了内阁。
  如此内阁的组成人员和以前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内阁的组成人员,很是有意思。也是令朝廷诸多文武大臣看不懂的内阁。
  首辅周延儒有着很不错的能力,曾经是大明最为年轻的内阁首辅,内阁次辅陈新甲,能力也是得到公认的,至于说辽东的惨败,稍微有头脑的人都清楚,那是替皇上背黑锅。
  内阁首辅与次辅之间,并非是一个战壕里面的人,不可能很团结。
  至于说其余的内阁大臣。钱谦益是当下的大儒,东林书院的领袖,威望是不消多说的,也不会倾向于哪一派别的,东林书院的力量已经够大了,钱谦益不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了。
  最有意思的是刘遵宪,刘遵宪是原内阁首辅温体仁赏识的人,温体仁与周延儒之间的矛盾。众人皆知,不知道皇上让刘遵宪进入内阁。究竟是什么意思。
  还有范景文,骨头很硬,被称作不二尚书,这样的人进入内阁,显示出来皇上还是想着听到一些建议的。
  但这样的内阁组成,究竟在于署理政务方面。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谁都没有信心。
  也有人认为,皇上如此的调整内阁,恐怕还是想着能够独揽大权,当然。这样的想法是不能够说出来的,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总之,朝廷里面,对这个内阁不是特别的看好。
  内阁变动之后,接下来就牵涉到六部、都察院以及诸多其他的变动了,这些职位的变动,与内阁就有着很大的关系了。
  朝廷里面开始热闹了,很多人都开始盯着某些职位了。
  杨嗣昌的心情是凄凉的,皇上如此之快的做出来决定,让他猝不及防,可以说是尽失颜面,不管怎么说,他是内阁首辅,就算是皇上打算调整了,也要给他打个招呼,让他主动写出来辞呈,实际上杨嗣昌也有这个打算了,但皇上这次突然的调整,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这样的做法是令人愤怒的。
  杨嗣昌抛弃了一切的幻想,对于皇上和朝廷,他没有什么信心了,难道说这一切都是报应,父亲杨鹤忠心耿耿,最终结局凄凉,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但也是这样的结局,只能够说毕父亲好一些了,将来的历史上,总会留下自己的名字,曾经担任朝廷的内阁首辅。
  杨嗣昌更加懊恼的事情,是他的志向没有能够抒发出来,担任内阁首辅这几年的时间,他几乎没有独立施政的机会,很多的想法,都被皇上否决了,有一段时间,内阁甚至成为了皇上货真价实的秘书班子,皇上想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想法,让内阁来议论一下,加以完善和补充,主意还是皇上自己拿的,那段时间,朝廷也没有太多的大事情需要办理,相对比较平静,竟然也平稳过来了。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杨嗣昌早就有预感,朝廷和皇上迟早会败给苏天成,这样的情况下,内心终于朝廷和皇上的他,还是想着能够做出来自身的贡献,尽力阻止这等事情的发生,可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被排斥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第一个来拜访的是鹿善继。
  鹿善继赋闲一段时间了,在是否与后金鞑子和谈的事情上面,杨嗣昌征求过鹿善继的意见,鹿善继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坚决不同意和谈,不同意后金鞑子俯首称臣,鹿善继也是有着一些预见的,认为后金鞑子不过是再次使用缓兵之计。
  在杨嗣昌心情最不好的时候,鹿善继来拜访,在门可雀罗的时间,鹿善继来了,这是真正的朋友,绝非那些敷衍趋势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杨嗣昌将鹿善继带进了书房里面,他本以为鹿善继是来安慰他的,可想不到这次的谈话,会成为异常重要的一次交谈。
  鹿善继没有直接说到内阁的调整,而是直接说到了皇上与苏天成之间的事情。
  “大人,在下以为,朝廷皇上与苏大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在下明白大人的心愿,还是想着能够妥当处理这个矛盾的,可从如今的情况发展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鹿兄为什么这么说啊。”
  “很简单,看看内阁的诸位大人就清楚了,首辅周大人善于揣度皇上的心思,做出来的任何决定,都不会违背皇上的意志,次辅陈大人,曾经担任辽东巡抚,曾经秉承皇上的旨意,在辽东对后金鞑子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惨败而归,承担责任的同时,对苏大人的印象绝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也是清楚皇上的心思的,还有钱大人,据在下了解,钱大人是东林学子的领袖,苏大人与东林书院之间,历来就是由矛盾的,如此的情况之下,想着内阁能够劝阻皇上,让皇上冷静下来,妥当处置与苏大人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杨嗣昌点点头,没有说话,鹿善继说到的都是实情。
  鹿善继的话语很快转向激烈了。
  “这段时间,在下思索了很长时间,在下一直都在思索一件事情,逝去的孙老大人是忠于朝廷和皇上的,为我大明的稳定,也是做出来了贡献的,可为什么孙老大人逝去的时候,将所有的家眷,都托付给了苏大人,单单从如今的情况来看,孙老大人岂不是自找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