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考了一刻钟之后,洪承畴站起身来,走到了苏天成的面前,双膝跪地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在这里起誓,永远追随大人。”
  苏天成看着跪在面前的洪承畴,一字一句的开口了。
  “洪承畴,我不是为了自己,这方面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么多年了,跟随我的兄弟,个个都是我大明的jīng英人才,他们一定能够为大明的发展,做出来更多的贡献,我大明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需要费劲心机去解决,但我们不能够让大明王朝分裂,更不能让异族来欺辱我大明,鱼肉我大明的百姓,有些时候,现实逼得我必须要做出来决定,你既然下定了决心,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的目的不是和朝廷对抗,不是让我大明的百姓陷入到战火之中,我们是为了让大明更加的强盛。”RS!。


'正文 第九百九十五章 整合(3)'

      苏天成的手里有一份名单,这些人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家人或者是亲戚,一部分是穿越以来,有了良好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基本都是有着一官半职的,可很多人依旧是在苏天成的身边,用几百年之后的话语来说,人脉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人脉关系,一味依靠武力,治理天下的基础是不可能牢固的,俗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实实在在的说,穿越之前的苏天成,没有在高层奋斗的历史,对于驾驭全局的意识,还是有些薄弱的,这东西不是张嘴就能够明白的,就能够做的很好的,穿越之后,随着身份一步步的提高,苏天成很注意吸取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身处高位,如何能够驾驭全局,他坚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对待下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一定要特别注重知识,看重社会阅历,历史上的教训,苏天成是很清楚的,譬如说商鞅,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但因为某些cāo作方面的失误,导致自身遭遇杀身之祸。
  在苏天成的内心,完全可以信任的人是不少的,朱审烜、苏平阳、苏俊、苏二童、王大治等人,都是不用怀疑的,这些人与自己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完完全全糅合在一起,扯都扯不开的,另外还有苏天浩、徐继礼、顾兴松,也是一样。
  但苏天成重点依靠的,还是一大帮跟着他奋斗的人员。
  除开江宁营的各级军官,人员还是不少的,朱由菘、刘宗周、黄道周、张凤翼、卢象升、董昌、徐尔一、秦良玉、鹿善继、张溥、吴伟业、蓝桥正、刘仲基、刘云清、郑克友、卢天明、闫子章、邓辉、岳高峰、柳敬亭、阎应元、孙铨、孙鉁、孙钤、孙晗、孙玥、孙沛、孙之沆、孙思明、孙思宗、鹿太兵、鹿太泊等人。
  宋思军和万成贵,也是不能够忽视的。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人脉关系,但区别也是明显的。
  可以肯定的是,朱由菘、刘宗周、黄道周、徐尔一、董昌等人,是绝不会背叛朝廷的,苏天成与朱由检之间发生了冲突,他们肯定是支持朱由检,直接要与苏天成为敌的,尽管前面有着雄厚的基础,这些人的认识完全固定了。
  至于说张凤翼、卢象升、秦良玉、鹿善继、张溥、吴伟业等人,态度一时间说不清楚,他们与苏天成的关系是不一般的,有可能跟着受到牵连,支持苏天成的可能xìng有些大。
  剩下的人,苏天成相信,是完全支持自己的。
  分析了这些人员,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除开苏天成的家人,其余的人员,能够彻底支持的,大都是地位比较低的,身在朝廷的高官,基本没有什么支持的。
  这样的情况也算是正常的,任何一个身在高位的官员,背后都牵涉有巨大的利益,或者是盘根错节的家族,他们从皇上那里获得了权力,用以经营自身的势力,同时他们是彻底的忠君的,多年在朝廷为官,这样的思想深入骨髓了。
  通过这些分析,苏天成也是有些懊恼的,穿越十多年时间了,建立起来了江宁营,有了任何人不敢小觑的权势,可问题一样是存在的,科举考试之后,他离开了京城,一直都是在地方上为官,尽管说成为了内阁大臣,但依旧没有留在京城,可以说,从来没有在京城里面运作,时时刻刻都是想着离开京城,这也就必然导致高层人脉关系薄弱的问题,依靠着每年回到京城的那几天时间,不可能建立起来牢固的关系。
  有利就有弊,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苏天成也是应该高兴的,他一直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的,跟随在身边的人,是能够依靠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来的,有了良好的基础,就不要担心今后的前景。
  河南、陕西、山西、山东、辽东等地,苏天成的威信是不一般的,这些地方都知道,苏天成的能力不一般,福建也逐渐能够被控制,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北直隶和南直隶,其次就是南方广大的地方,至于说méng古、朵甘都司等地方,反而不用过于的担心。
  想要大明王朝真正的强大起来,还是需要用人,有一帮得力的人,才能够做好诸多的事情,通过这些人,建立起来牢固的制度,大家都按照制度来办事,才能够保证长治久安。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苏天成曾经想过,但认为难度太大,根本就没有打主意实施的,可现在他需要考虑了,万一和皇室发生了冲突,夺取了政权,该如何来建设的问题,那就实实在在摆在面前了。
  人才需要培养,在大明各地,想要暗地里培养人才,难度是不小的,除开登州、莱州和青州,其余的地方,可能xìng是不大的,但也不是说就没有地方了,譬如说台湾、复州、宣州等地,甚至说méng古大草原,这些地方,朝廷的势力是薄弱的,苏天成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将他的要求,贯彻到这些地方去,在这些地方培养人才,储存人才。
  苏天成是内阁大臣,朱朱审烜是内阁次辅,内阁首辅杨嗣昌也是支持苏天成的,这是有利的关系,通过这样的一层关系,将诸多的人员,安排到这些地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些地方,朝廷是暂时不会注意的,恐怕很多人也是不愿意去的。
  与后金鞑子的厮杀,很快就要开始了,洪承畴、卢象升、张凤翼、秦良玉等人,到时候,都是主要的将领,是带领大军征伐的将领,军队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够削弱的,不能够彻底剿灭后金鞑子,不能够彻底的平定草原,大明就不能够稳定,内部任何的一次内讧,都会造成灾难xìng的后果。
  所以说,苏天成最为信任的江宁营,是不能够动的,尽管说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完全可以派到诸多的地方去管理民政,可惜目前的时机不成熟。
  苏天成首先想到的是张溥。
  张溥的水平是不用说的,在读书人中间,也有着一定的基础,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能够争取到张溥,就可以稳定很大一部分的读书人。
  苏天成足足考虑了半个月的时间,如何开始慢慢的整合关系,如何做的稳妥,如何的不引起怀疑,如何壮大自身的力量,这些都是需要慎重的,不能够cāo之过急,否则就有可能刀光血影,引发天下大乱。
  一直以来,苏天成都是独自考虑这些事情的,他没有与任何人商议,也没有列出来具体的计划,所有的构思,都是在脑海中,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依旧是有些犹豫的,他不愿意推翻朱由检,不想主动的夺取朱家的天下,他和朱由检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也是受到了信任的,可惜这种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事态的变化,会慢慢的消散,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会爆发出来的,而且朱由检缺乏治国的能力,缺乏容人的肚量。
  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苏天成全部都单独谈话了,这样的谈话需要技巧,谈话的结果,苏天成是很满意的,所有人都表态了,坚决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来做,绝大部分的军官,没有想到那么多,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上层的争斗,他们不会去关心,当然也有很聪明的,譬如说孙传庭和毕懋康等人,很快就明白了苏天成的意思。
  令苏天成感觉到吃惊的是孙传庭的态度。
  孙传庭非常的坚决,完全支持苏天成,言语之中,透lù出来不容置疑的坚定,而且提出来了建议,剿灭后金鞑子,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包括驻扎在辽东、大同、榆林、宁夏等地的边军,不仅仅是江宁营来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