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杀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间想起什么,徐兴夏又说道:“对了,或许,可以叫阿朱姑娘留意一下,看看皇帝陛下是什么态度。”

王启年有点惊讶,又有点迟疑的说道:“这个……”

徐兴夏轻飘飘的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你不要紧张,我只是请她稍微留意一下,又不需要做出什么举动。她当初在威镇堡,被海勒金部落的鞑子吓得不轻,现在听到海勒金部落鞑子的消息,表示一下关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吧?甚至是在她爷爷的面前撒撒娇,也是可以的吧?她又不是木头,总不能什么反应都没有吧?”

王启年心想,这么荒唐的事情,也只有你才能想得出来。海勒金这么快搭上京城的线,就已经有点叫人吃惊了。但是,徐兴夏的举动,才是真正的叫人大吃一惊。他居然想到要阿朱姑娘出面也亏他才有这样的胆量,真是不怕天家的威严啊别人可是名副其实的天家贵胄,不是随时被你差遣使唤的丫头

再说了,天家有天家的规矩,阿朱姑娘的身份,就算是有些特殊,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打听政事的。万一弄巧成拙,让阿朱姑娘例外不是人,岂不是**烦?到时候,阿朱姑娘生气了,他这个锦衣卫的百户,恐怕也要跟着倒霉。他在锦衣卫里面,本来就没有什么靠山的,再来这么一档事,只怕是真的要卷铺盖走人了。

徐兴夏仿佛看出王启年的心思,微微一笑,信誓旦旦的说道:“老王,你这个锦衣卫的百户,干得也真是没意思,还不如来跟我干呢我徐兴夏保证不会亏待你你来给我做情报头子,我保证,你的日子,要比在锦衣卫舒服多了。”

王启年的确不太想在锦衣卫继续呆下去。他在锦衣卫内部有两个仇人,一个是田尔耕,一个是许显纯,这两人都是千户,职位比他高得多。他想要扳倒这两人,基本上不可能。与其一直被两人死死的压着,还不如真的脱离锦衣卫,给徐兴夏办差算了。好歹,在徐兴夏的手下做事,心情也要畅快一些。

徐兴夏懒得理会王启年在琢磨什么,继续说道:“就算她不适合出面,让她的弟弟出面也行啊?她弟弟不是喜欢做木匠吗?不是总是被人拿来说事吗?以这个为借口,打探一下政事,也是进步的表现不是?如果她的弟弟不行,她不是还有个牛鼻子师傅吗?唐尘牛鼻子在威镇堡,也被鞑子弄得灰头土脸的,脸上无光,总不能这样放过鞑子吧过问一下,发泄一下委屈,再正常不过了。”

王启年心想,既然你要折腾,那就随便你折腾好了。我不过是居中传话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传。大不了,我真的脱下锦衣卫的虎皮,到白衣军做事算了。想通了这一点,王启年的心情,就要亲送多了,点头便说道:“好,我马上将话转给他们”

徐兴夏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一件事,眉头轻轻一皱,随即又慢慢的舒展开去。他想到一个人,一个有用的人。不过,他不是很想动用这个人的关系。要是欠了那个人的人情,估计是不好还的。片刻之后,徐兴夏缓缓的说道:“对了,萨琳娜那里,也可以动一动心思。她在宁夏镇,不是同样受到鞑子的惊吓吗?以她的呼罗珊女王身份,表示一下抗议,应该可以吧?”

王启年歪着脑袋,有点愕然的看着徐兴夏。其实,他不是真的惊讶,而是感觉有点无语。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这个徐千户,还真是能搞事,也真是不怕事。怂恿阿朱姑娘去做坏事暂且不说,还将呼罗珊的女王也附带上了。真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难道,他真的是将一个郡主,一个女王,都当做是自家家里使唤的丫头了?想让她们干嘛就干嘛?

……

【第三更送到同样是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正文 【第318章】枪杆子里出政权,再次扩编!

【第318章】枪杆子里出政权,再次扩编!

(0318)

将王启年送走以后,徐兴夏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白衣军的训练当中。无论是否乱世,掌握军权都是第一要务。伟人是怎么一针见血的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局面,只要有一支强力的军队在身边,都可以化险为夷。

镇远关战斗结束以后,白衣军的日子,并不轻松。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为期三个月的春节整训。每次战斗胜利以后,都是整训的大好机会,这是罗荣桓元帅总结出来的经验。昔日的东北野战军,能够越打越强,越打越多,和经常性的练兵,是绝对分不开的。有这样优秀的经验在,徐兴夏当然是照搬了。

镇远关战斗的总结表彰会,在正月初十就已经开过了。对于那些真正的勇士,徐兴夏向来都是不吝啬自己的奖励的。大量的赏银暂且不说,各种各样的荣誉,也是一个接一个。被直接提拔为军官的有功之臣,数量也很多。可以这么说,这一战以后,凡是表现出色的战士,基本上都成为伍长、伙长以上的军官了。

在鞑子骑兵的编成序列中,百夫长的职务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基层最关键的军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白衣军的编制序列中,最重要的基层军官,就是伍长和伙长了。伍长管辖5个士兵,伙长管辖10个士兵。他们是白衣军的核心骨干,所有的士兵,都是以他们为支撑点而存在的。如果他们的素质不过关,整个白衣军的素质,就不可能过关了。

为了提升伍长、伙长的素质,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徐兴夏专门在黑山营,创建了一所讲武堂,为白衣军的低级军官,讲授最基本的作战理论。讲武堂的名字,就叫做黑山营讲武堂。讲武堂的老师,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到十个人。除了徐兴夏本人之外,还有迟虎、张全复、明昊、王启年等人。讲授的内容,包括战争理论、实战经验、侦察要领、情报要务等内容。

后来,白衣军的各级小队长,乃是各军的统领,都对讲武堂十分有兴趣,于是,讲武堂又再次扩建,不再单纯的培训低级军官,而是覆盖了整个白衣军。按照徐兴夏的规定,只要是白衣军的军官,都有资格申请进入讲武堂学习。讲武堂的讲授方式,也从原来的单方面讲学,演变成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讲武堂没有什么教材,只有各种战例的基本分析。

其实,对于当时的军队来说,基本的战列分析,已经足够。白衣军的军官,除了余力钧等寥寥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不认识字的,太深奥的理论,比如说孙子兵法什么的,他们根本不懂,你讲了也是白讲。只有战例,活生生的战例,他们才能够弄明白。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战争法则也是如此。你将大量的战例讲透了,讲清楚了,他们自己就能参悟到其中的基本原理。

要说对各种战例的剖析,别人当然不如徐兴夏。后世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很多战例,都分析得入木三分,挖地三尺了。现在,徐兴夏将别人的研究成果,都全部搬出来,摆到各级军官的面前。这样做,产生的一个显著效果,就是白衣军的军官,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可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个人就可以将这么多的战例,都分析得如此的透彻,如此的细致,他们理解起来,完全没有难度。

结合各个战例的研究分析,再结合之前的镇远关战斗,很多基本的战争法则,就在有意无意之间,深入到了每个白衣军军官的脑海里。三个月的讲授课程,对他们的作用,绝对是洗脑级别的。经过短短的三个月的学习,他们再也不是一无所知的莽夫了。和同级别的其他明军军官相比,他们在见识上,要胜出一大截。

毫无疑问,这次镇远关战斗,白衣军的表现是出色的。用只有一千多人的兵力,打败了足足上万鞑子骑兵的进攻,迫使鞑子残部不得不灰溜溜的撤退,这样的战绩,只能用辉煌来表示。在明军最近二百年的战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即使是当初的蓝玉和傅友德,也没有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获胜战例。

但是,是否就可以说,白衣军就完美无缺了呢?白衣军就战无不胜,天下无敌了呢?是否已经就不需要改进了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在这次的战斗中,白衣军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对突发事件的应付经验严重不足。

在偏厢车的挡板被撞倒以后,白衣军的反应,还是比较迟钝的。大部分的战士,都显得有点慌乱,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撤退动作要领,都忘记了,以致被鞑子的箭镞,活生生的射死。如果当时他们的身体,能够尽可能的趴下,尽可能的贴近地面,鞑子的箭镞,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