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独裁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魏季尘做得加隐蔽,加不为人知,他乘着维派这股东风,在各地或收购、或成立了不少的报社,为自己所用

京师,金陵,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都有魏季尘操控的报社

报纸业务在这一段时间是蓬勃发展,几乎没一天都会有的报社,的报纸出现,因此,魏季尘此举也就显得不是很引人注意了

咋一看,这些报社平日四平八稳,似乎与魏季尘没有半点联系,但是一到关键时候,便会一齐发力

像是蛊惑朝廷对日宣战,这些报社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清政府刚经历一场战争,并且是失败的,本身是犹豫再三,但是权衡利弊,再加上一看民众的反应,马上便下决心参战了

这民众的反应从那里看来?

除了那些上书的士林学子之外,那就是各地的大小报纸了,这些报纸可劲的吹,对日作战有多少好处,国人又是如何如何的希望朝廷参战、洗刷耻辱

这些报纸,民众看了,那是热血沸腾,而朝廷看了,则认为是民心可用

结果可想而知了,朝野人士就这样被魏季尘给吹晕了,没有多久便决定了对日作战

再说到《视野》

《视野》连续几天来的头版都是关于魏季尘以及定辽军的

其中一篇文章是引起巨大的轰动,这是一篇随军记者亲笔撰写以亲自经历为基础,详细描写了半个月来中日军队在台湾数次的交锋

以第一手资料,独家之报道

揭露了双方各使解数,互使手段,以及台湾之战中的一些秘闻

“今天,当我站在台北城的城墙上,看着垂头丧气地日本军人,列成一排排,一声不吭的走出城门,走向俘虏营时

我情不自禁泪溢眼眶,仅仅一年的时间,这座城池就又回到我们中国人地手中,曾几何时,我以为,我再也没用机会踏上台湾,踏上这座城池

然而,这一切都在现在改变,都在这一刻改变了

还有比这让人激动的吗?

多少年了,中国终于能从侵略者手中收回失地

仅仅还是在一年之前,我们还在惶惶然当中,生怕列强,倭人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挑起战争,夺取领土,忍气吞声,装孙子当儿子,送银子贡财宝,只希望我中国能在列强夹缝中生存

而今,中国人终于能向世界向列强宣誓,中国并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挑衅中国者,必将付出血地代价

侵犯中国主权者,必将受到中国人的反抗

日本人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歼灭来犯之敌

走进台北那一刻,魏将军不无感叹地对我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自豪的一天,最骄傲的一天”

是的,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魏将军都说这场战争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战争

当他骑马走进城内时,我看到了,看到这位以强硬著称的爱国将军流下了一滴激动的泪水

我看到了定辽军的军旗在台北城内高高的升起,我看到中国军队重走入了这座城池

那一刻,我与魏将军、定辽军将士一道,对着军旗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中国军队在甲午的战败之耻辱,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洗刷

当我对魏将军表示敬仰之情时,魏将军却淡淡的说:“这不仅是定辽军的胜利,这是台湾军民的胜利,这是全中国的胜利,这是所有中国人的胜利”

我猜,魏将军这一刻一定是想到了无数台湾民众为了这场胜利推着独轮车往定辽军运送粮草的情形

看到了水师舰队为了这场胜利,而毅然冲破敌军舰队的封锁南下

看到了所有中国人的期盼目光

看到了援助正源源不断的从对岸送来

这半个月来,我恍如处在梦中

澳底登陆,让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定军山被围困,让我心急如焚

当然,最后我才得知,这只不过是魏将军和倭人开的一个小玩笑

踏进台北,让我兴奋不能自已

然而

却一万多定辽军将士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土地,留在了他们曾经为之战斗的地方,我相信,他们都是含笑而去的

因为他们知道,定辽军必将收复台北,必将收复台湾

别了,桦山纪资祝你一路走好

别了,第二师团,希望日本陆军部没有取消你们的编制

随同这篇文章还有几张黑白照片,包括中国军队登上澳底,中国军队万炮齐发,轰炸第二师团本部,以及军队踏入台湾,前线官兵欢呼的场景

民众首次从报道中了解到,原来定辽军牺牲了一万多将士

而魏季尘上报给朝廷的,却是一万五千多的阵亡名单,中国人向来报喜不报忧,因此,报纸上面刊载牺牲了一万多人,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

然而,实际上,定辽军牺牲的人数没有过六千人

即便是这样,魏季尘也是心痛不已,这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老兵,都经过了士兵当成军官培养的计划

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名军官啊

整个中国为这篇报道彻底沸腾了,

辽东地区,民间自发地舞狮舞龙庆祝,烟花灿烂,锣鼓阵阵,比逢年过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本民间对以税收作为股份修铁路,还有一些怨言,但是现在,他们对辽东政府是相当的支持,不说有有股份了,即便是白白的捐款,这些人也是乐意的

李云飞等人见此情形,正好可以加以利用

辽东地区的所有大小学堂在这一天放假,与国同庆,学生们冒着小雨,临时编排各种话剧在辽东各地演出

这些话剧自然是关于定辽军如何英勇,魏季尘如何英明的了

渐渐沥沥地细雨丝毫阻挡不住学生们的热情

“近代中国以来最大之胜利”

“事实证明,倭人并非不可战胜”

“定辽军,定辽东,保中国,复国土,要参军,就参定辽军”



学生们激动的神情感染了每一个路过的老百姓,围观地百姓亦是热情地呼应,振奋无比

清政府虽然也注意到魏季尘的威望似乎有些过盛了,但是现在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大力宣传,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认为,魏季尘收复台湾,确是是功在社稷

第三百五十二章 琉球

定辽军大部在台北等地暂作休整,李光久、刘永福等人则奉命率领南方军队,迫不及待的前去进攻竹等地

由于台湾局势变化太快,朝廷尚未大肆调遣官员前来,魏季尘便乘机将各收复地区实行军事管制

直到此时,魏季尘才发现,他手上的武将不少,但是文官却缺乏得很,往往他只能够拆西墙补东墙

打下来的地盘少还行,但是随着他地盘的越来越广,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了

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好在清廷现在对教育方面也放宽了限制,各地式大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魏季尘趁着这股东风,在辽东开办了不少的式学堂

这是长远之计了,为今之计,只有由定辽军中的文案等文职官员兼管了

让魏季尘没有料到的是,这次在台湾竟然收编了将近六千多义兵

可惜,即便是兵力恢复了,战斗力短时间内却恢复不了

这些义兵都被打散补充进了各军缺额之中,以期让他们尽快适应正规军的身份

台北官衙内,大厅隔壁的一间偏房已经被魏季尘当成了战时指挥部

此时,除了段祺瑞带着一支四千人的混成支队包括一些步队以及部分炮队前去帮助南方军之外,定辽军的绝大多数将领都在座

除定辽军众将领之外,还有刘步蟾这位水师提督了

“琉球王室是否还被囚禁在日本京都?”魏季尘一待众人坐好,便出声向猛子询问

不用说,当众人把眼光还局限在台湾的时候,魏季尘已经把主意打到了离台湾不远的琉球

1879年的时候,日本派了一支四百多人的军队,前去镇压了已有200年不设军队的琉球“藩王”

然后不容分说将琉球王室强行迁移至东京,琉球国被废除藩政改为由日本政府直辖的冲绳县

当时琉球上下正是主忧臣辱,“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厉鬼”,恳请清政府威惠于天下,希望清政府能够出兵,救琉球国于水火

奈何当时清政府羸弱,并且正在东北与俄人相持,无力救援,便由李鸿章等北洋大臣,与倭人打了一通口水仗之后,使得琉球终究被日本吞并

如今才过去十几年,琉球上下民心还是倾向中国的

何况那些被软禁在日本的琉球王室,不用多说,一定对日本政府心存怨恨了

猛子点头回道:“倭人如今还限制着琉球王室成员的自由”

魏季尘想了想,又问道:“从日本救出琉球王室成员有无可能”

猛子抹了一把冷汗,讪讪说道:“有些难度”

有些难度也就是不可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