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朴道:“她有重要的事情,暂时离不开!”

细细想一想,能够完全值得信赖之人,只有王舞月一人。只有王武月值得彻底信赖,可以放心将后背交出去。

那件事情,除了她可以办理之外,外人还真的不好办!

……………………

次日,是一个好天气。

银行要正式开幕了,自然要有人前去镇场子,在座各个丞相,六部官员等,只要是闲暇,没有紧要事务的,多数参加了这次开幕仪式。

银行的大门,没有华丽的摆设,有的只是简单,明了。在门匾上,写着“汇通天下“这个大字,左右分别写着对联,左联是“储蓄为盆,能聚宝,千百万户,户户皆是储户”;右联是“投资如树,可摇钱,七十二行,行行不离银行”。

银行的名字,名为汇通银行。

赵朴曾经想过叫“大宋银行”,或是“皇家银行”,或是“中央银行”等霸气的名字,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名字太大,容易早夭!

今天的银行开幕仪式,赵朴自然是要参加的。

只是他毕竟是皇帝,身份高贵,直接显露在如此铜臭之地,似乎有损皇帝威严。只能是退一步,乔装打扮,在一个地理位置很好的酒楼,喝着茶,看着外面的开幕仪式。

此时,在酒楼上,有几人相陪,左边是汪伯彦,右边是秦桧,而在一旁,则是女扮男装的舒文绣。四周则是侍卫严密的护卫着,警惕的看着四周,这一层已经被包下了,只有他们几人。

“今天,是个好日子!”

似乎觉得气氛有些郁闷,赵朴无话找话的说着。

“官家,臣不服气!”汪伯彦愤愤道,“自从为相以来,微臣战战兢兢,努力处理国事,深恐有一丝纰漏,忠心为国,鞠躬尽瘁,操碎了心,可是到头来,却是被虚妄之人到处乱告,总结出微臣有八大罪状。微臣不服!”

回想着弹劾的奏章,汪伯彦就纷纷不平了起来,他觉得他比李纲,比赵鼎可是强了很多,却是遭受不公平待遇,心中愤懑,只想要将那些弹劾之辈,撕成碎片。

赵朴微微一笑,并不理会,看向了秦桧。

有些事情,没有太多隐秘可言。

比如各种弹劾汪伯彦的奏章,外人可能看不出什么,可是赵朴通过内卫得知,或多或少,都与秦桧有些关联。

只是,赵朴也不在乎。

臣子之间,没有斗争才不正常,有斗争才是正常事件,只要不脱离预定轨道就行。

觉察着皇上的眼神,秦桧似乎明白了什么,问道:“汪大人,觉得诸葛武侯是何等人物?而我朝王荆公,又是何等人物?”

汪伯彦道:“诸葛亮乃是一代明相,保持蜀国安定,功过千秋;而王安石不过是一代奸相,致使我朝有靖康之耻。此二人一忠一奸,好似白云与泥土。”

秦桧却笑道:“诸葛亮之才,在于文治,而不在于武功。其才在于蜀国稳固、富饶,以一隅之地,抗衡北方强魏;至于武功,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可见其武功之不足。书生用兵,不知深浅,怎能不败!可论及人品吗?诸葛武侯,人品真的不怎么样!铲除异己,致使李严、廖立等众臣纷纷贬谪,朝中唯有诸葛一派,形成大权独揽之势,致使后主权力架空,堪比傀儡。而后继者,姜维,也是继续架空后主,后主依旧是傀儡。世人皆是嘲笑后主,却不知后主不过一傀儡而已,无兵无权,空有皇帝的名头,什么也没有!”

汪伯彦脸色凝重,喝道:“你莫非是指责老夫专权?”

“官家委任大人为丞相,权势堪比蔡京,就是希望公正无私,可是大人呢?却是借助一己之私,私自扣押弹劾奏章,致使官家双耳不得闻纷乱之事。丞相难道无罪吗?”秦桧言词确确,咄咄逼人。

到了这一刻,一切伪装,一切儒雅都消失了,有的只是赤膊相见,你死我活。

政治斗争,来不得一丝留情。

“你……竟然污蔑老夫!”汪伯彦手有些发抖,的确是被秦桧点到痛楚之处。

皇上最怕的不是乱臣贼子,不是乱民造反,而是借着忠君之名,架空皇帝,使皇帝成为傀儡。

“而王安石又是何等人?”秦桧道,“王安石年轻时即以文学才华出名,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过王安石的文章后,忍不住赞叹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对王安石评价极高。如此有名的人,仅仅当一个小小的地方官,难免有埋没人才之嫌。奇怪的是,当时推荐王安石的人很多,王安石均托故不出。即便是像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朝廷重臣表示希望王安石到京任职,也被王安石拒绝。王安石的这种行为在常人看来,是相当难以理解的。或许王安石当时的心态,有些类似当年西汉时的王莽,想以退为进,以博取更大的声名。”

“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到京城任官,固然好处极多,可是京城人情繁杂,钩心斗角不断,必然要牵涉到各自利益体系内,过早进入京城,好处很少,坏处极大。王安石一直致力于地方,便是为了借地方历练,积累变法经验。”

“王安石成功了,地方上的历练,使他提出了一些列法令。青苗法,减缓高利贷对百姓盘剥;免役法、募役法,增力朝廷财力。市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均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保甲法,农民编为保甲,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减少了政府支出。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若是这些法令,实施下去,我大宋真的可能中兴。只可惜,王安石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也低估了人性的低劣!”

“以一州之长,入住中枢,可谓是根基浅薄,人脉匮乏,多数会处处受制。此刻,王安石应当韬光养晦,积累人脉,拉拢君子,减少阻力;可惜他太急躁了,总是想着快快变法,快快富强,却哪里知道,治国之艰难,富强之艰难?根基不牢,却又四处树敌,哪能不败!”

第331章论王安石

ps:  订阅不给力,写作动力下降!!!

说得是王安石,又何尝不是当今皇上!

在这一段的观察之后,秦桧就发觉皇上,很是崇拜王安石,对王安石很是惋惜。

这是不可想象的!

在宋神宗之前,众所公认的奸臣只有宋真宗一朝的丁谓;而宋神宗后,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无不被视为北宋奸臣。这些北宋奸臣,都是直接或者间接靠王安石举荐起家。王安石,可以说是奸臣的老大。

对于王安石,满朝上下都是恨之入骨,上到宗室、亲贵,中间的士绅,商人,到底层的黎民百姓,都是对王安石恨之入骨。

可是,皇上对王安石崇拜至极惋惜居多,只是称他用人不当,而很少指责他为奸臣。

而在实际的行政中,皇上也是处处模仿王安石。

当然了,皇上很是聪明,没有再度使用青苗法,保甲法、市易法等,而是采取了更为容易,更为便捷,更为隐藏的手段。比如创办银行!

创办银行,在外人眼中有些微不足道。

可是若是弄好了,可以实行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的一些好处。

此时,秦桧故意这样说,为的就是试探皇上的态度,果然皇上脸上神情不变,可是眼神中却是带着喜色,显然一切如他预料的那样。

这时,汪伯彦坐不住了,这里谈论的是王安石,可是又何尝不是借此讽喻于他。

汪伯彦道:“仁宗皇帝时,有一天皇帝在宫苑中宴会群臣,并决定由大臣们自己到池塘钓鱼,作为宴会的主菜。众人都兴致勃勃地钓鱼去了。唯独王安石心不在焉地坐着,竟然将面前盘子里的鱼饵都吃光了。宋仁宗由此认为王安石是一个奸诈之人,因为不经意地误食一粒鱼饵尚情有可原,但是能稀里糊涂地把整盘鱼饵都吃光,这实在是不合常理。有相士说,王安石面相“眼中多白”,这是奸臣之相。苏洵《辨奸论》说:洗脸换衣是人之常情。只有大奸大恶之人,才会违背人之常情,整天不修边幅,吃着猪狗之食。邋遢地谈诗书礼乐,以此博取不流俗的名声。王安石当时以不修边幅出名,他很少换衣服,据说也不洗澡。王安石为奸臣,早已有了定论。秦大人。处处为王安石辩护,莫非是新党之人吗?”

“新党?”秦桧笑道:“那丞相。莫非就是旧党了?”

汪伯彦道:“那也无何不可!”

秦桧笑道:“莫非大人。要挑起朝廷党争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