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虽然反对的声浪高涨,可却没人敢当面跟谢宏对质或者挑战,前驱太多,每个下场都很惨,如今更是有张元祯这个直接羞愤致死的,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谁还敢去触霉头?

名声越大的人越是爱惜羽毛,不肯随意冒风险;没名声的即便叫的再响亮,又有谁会去理?别说去候德坊,就算是在其他百姓集会之所,敢于在众人听得正兴奋的时候,上前叫嚣试图展示自己的曲高和寡的狂生,下场都是差不多:被一顿围殴之后,丢到大街上。

犯众怒这种事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除了谢宏,一般人还真就玩不起。

其实,儒家子弟并不是这么没用。千年来,他们面临过很多难关,比眼前更严峻的也是有过的,而且还为数不少。

可如今,君子动权不动手,辩不过就用权力压死你,这个百用不爽的招数却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谢宏有皇帝撑腰,他们哪压制得住啊?

因此,他们陷入了全面的被动,尽管谢宏开办书院,场面搞得很是盛大,士人们却只能谩骂指责,一时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对策出台。就连这谩骂,也被候德坊讽刺为败犬狂吠,再次面子大损。

唯一让士人们聊以自*的,也只有队伍的人心还没散,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没有动摇了。

虽然有些个落魄的秀才前去投靠,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在大部分有功名的士人眼中,秀才其实已经算不得士人的一份子了,连乡试都没过,可见其对圣贤大道知之甚少,最多也只能称之为预备士人罢了。

可唐寅受聘这件事,却是连士人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掀开了一角,虽然唐寅的功名是被革除了,可当初那件案子到底是怎么个来龙去脉,朝堂上的老狐狸们哪个会不心知肚明?

无非是一场政争罢了,唐寅和徐经不过是两个棋子,刚好处在哪个位置上,因此才倒了霉,受到的处罚和他们自身品性是半点关联都没有的。

要是非要说有,也就是这俩人运气太糟糕了,刚好撞在了某些人的刀口上,那一刀本来是砍向程敏政的,结果连带着把他俩也给劈到了。

鄙视也好,同情也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唐、徐二人还是读书人的一份子,而且还是有进士之才的,只不过没人敢替他们翻案或者给他们提供机会罢了,毕竟李阁老正如日中天,谁也不会去触那个霉头。

正因如此,唐寅投靠谢宏的这个事实,对很多士人来说,如同天塌了一角一样,一个有进士之才的读书人投靠谢宏了,这让士人们怎么能够接受?

要知道,除了一些关于工部尚书曾鉴的传闻,到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朝臣投靠谢宏的,而就算是朝臣投靠谢宏,那也比较容易理解,权阉都有人投靠,何况谢宏这样的红人?

得势的时候,这种行为不需要解释;就算日后谢宏垮台,只要投靠他的人手段足够高,能够脱开干系,也大可解释为自己忍辱负重、对佞臣虚与委蛇,最终和君子们里通外合,一举反制云云。

只要有权势在手,这点小事解释起来还不简单?

可唐寅的投靠却是不同,他不是借着谢宏的权势出仕朝廷,而是受聘于那个挑战儒家地位的书院虽然常春藤书院说是不限学科,也可以在其中研究儒家学问,可是儒家是何等神圣的学问,岂能与那些小道并列而言?

别说是什么客座教授,就算只是在那书院里面读书,都是对圣贤们的一种玷污。寻常的村夫俗妇送子弟去读书还可以暂且谅解,一群愚民,懂得什么道理?可唐寅这样一个有才子之称的读书人竟然入了书院,这不是在士人们的脸上狠狠抽了一记吗?

“斯文败类”

“狼子野心”

诸如此类的称呼铺天盖地的由士林中传来出来,尽数指向了唐寅。

不少人援引了当日的泄题案,想以此说明唐寅的不堪。

可他们却没有去想,若不是有这么一件事在先,唐寅会不会有今天的举动呢?当然,他们不会去想的,棋子就要有棋子的觉悟,哪怕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你也只能忍着。

忍着忍着也就过去了,朝廷又没有命令你终生不能出仕,至于李大学士,他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只要忍他二三十年,怎么也能有出头之日啊,你怎么能误入歧途呢?

当然,事不关己,也没人会替唐寅考虑,这几十年到底等不等得起。他们都认准了死理,就算是被士人阶层抛弃的牺牲品,也应该远远凌驾与其他阶层之上,否则,又怎么体现士人的高贵呢?

也有消息灵通的,列举了唐寅在苏州的各种狼狈,诸如老婆跑路,生活落魄,卖字画为生等等,以此来证明他的道德败坏,非是一日半日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如此。

行事最激烈的莫过于礼部右侍郎梁储了。他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曾经主持学政,出任会试同考官或乡试主考,唐伯虎高中解元的那次乡试,他就是主考。

依照这个时代的惯例,两人就有了师生的名分,若是唐伯虎顺利登上朝堂,梁储少不得也会照拂一二,以作日后的心腹,毕竟师生关系已经足够紧密了。

不过,唐伯虎却没这个好命,还没出仕就卷入了一个大漩涡之中,梁储深悉明哲保身之道,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弟子去惹祸上身,虽未声言,但是实际上却和唐伯虎划清了干系。

当日不过是怕麻烦,而今次唐伯虎惹下的可是天大的乱子,梁储自然马上就做出了反应,严正声明与唐伯虎划清干系,并且警告这个旧日的弟子:若是不及早回头,迷途知返,日后必将视同仇寇,绝不容情。

前次怕惹麻烦,自是悄声无息,可这一次,梁储的大义灭亲却赢得了士林中的一片赞誉之声,为其摇旗助威者甚众,都说梁侍郎申明大义,正气凛然。

可无论他们怎么折腾,落在明白人的眼中,也不过是被狠狠抽了一记耳光后的恼羞成怒罢了,越是上蹿下跳,就越是说明这记耳光很疼,而且被打到了痛处。

正文 第290章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第290章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一记耳光拍在了士大夫们的脸上,打得对方涕泪横流,谢宏却没有相应的欣喜。

外间的口诛笔伐一度让他有些担心,生怕刚网罗到的大才子心理状态出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豁达的心胸,或者是正德那样的没心没肺的,对寻常人来说,千夫所指足以让人精神错乱了。

不过,事实证明,谢宏多虑了,唐伯虎的抗压能力之强,就算不如正德,也相去不远,他每日里依然是行若无事的样子,就好像外面的读书人都在对他歌功颂德一般。

最初的时候,谢宏本还以为他是在强撑,颇花了些心思去开导他,可两人深谈了一番之后,谢宏就明白了,唐伯虎是真的不在意,他的性子本来就有几分洒脱,再加上过去的经历,让他对世情早就有了以为深刻的认知。

当日那桩冤案,当时唐伯虎身在局中,阅历也不足,懵懵懂懂的就倒了霉,可这些年来每每回想,其中的脉络也是渐渐清晰了起来,他哪还不知道自己是遭了无妄之灾?

而当时京城中也是流言四起,很多卫道士都对他进行了口诛笔伐,考试窃题,这可是读书人的大污点,不管内情如何,该骂的是一定要骂的,不骂的话,谁知道你是不是打算跟败类同流合污啊?

猜想到了其中的内情,唐伯虎自然不会对士林舆论的喧嚣太过在意,除了那些别有用心的,大多数人也不过是跟风而已。

而经过了当初的热身,如今的风潮虽然很猛,其实比起当日也不见得就高出多少,自然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了。

至于在苏州时的狼狈,他不单不在意,反而对谢宏的礼遇更加感激了。老婆跑了不要紧,是那个薄情的女人见识短;卖字画好歹也是自谋生路,怎么说也好过为官贪腐吧?

梁储的声明就更没有杀伤力了。唐伯虎心里明白,若是梁储真的当自己是他的弟子,就算不想硬抗李东阳,多少也会伸手拉自己一把的,可当日自己上门求助的时候,还不是被拒之门外了?

虽然梁储当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布双方断绝关系,可事情已经做下,说不说出来又有多大的差别呢?如今的唐伯虎就像是涅槃重生了一般,回首再看昔日种种,他都可以付诸一笑了。

因为心结已经打开,对谢宏这个新东家,唐伯虎也没做任何隐瞒,倒是让谢宏对这位闻名后世的大才子的生平有了详细的了解。

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若是论才华,唐伯虎未必能名列前茅,可是若论生平坎坷,他也算得上是最倒霉的几个了。

两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