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小丫头这样一说,谢宏拍拍额头,自己这个毛病可得改,一想得入神,就不知不觉说出来了。这些事本来自己琢磨就是了,当着晴儿说又没用处,平白让人担忧,更何况,又不是没有赚钱的法子。

“买的东西都是要用的,你都多久没有新衣服穿了!钱的事情晴儿不用担心,我有办法的。”多懂事的女孩啊,看着那双清澈的大眼睛,谢宏心里充满着温馨和怜惜。

“那……宏哥哥,晴儿唱歌给你听吧。”晴儿努力的想分担谢宏的烦恼,再次提议道。

“好啊。”

谢宏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哼歌,晴儿听到后,觉得好听要学,倒是学了不少。虽然前世的流行歌曲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怪,不过小姑娘不懂那么多,喜欢得很。

这时天空晴朗,皎洁的月光无拘无束的洒落在院子里,如同披上了一层银色的霜,听着熟悉的旋律,谢宏闭上了双眼。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

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

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小姑娘的声音清新细腻,听在耳中感觉非常舒服,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空灵通透,直入人心。

一轮明月下,满天星光中,两个身影静静依偎。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守护它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

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寂寥的夜空,谢宏不由轻声相和,心中一片祥和,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谢宏沉醉了,在这边陲小县城,在这明朝的月色之中。

正文 第11章 医生的消息

夏天的日出很早,还没到卯时,天色就已经颇为亮堂了,北庄县城也开始喧闹起来。

谢宏打着哈欠看着忙碌的人群,心里腹诽不已,来到明朝后,最让他难以适应的就是这一早一晚了。晚上别说夜生活了,普通人家连点个油灯都是奢侈的事,蜡烛更是大户人家的专利,若不想睡觉,也只能在院子里看星星了。

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自然也早,衙门居然卯时就得报道,难怪被称作点卯,卯时可是后世的早上5:00——7:00啊,就算是上小学的时候,谢宏都没起过这么早。他本来不想去的,反正他的告身还没到,而王知县又去宣府表功了,去了衙门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只是谢母对这件事上了心,早早的便打发晴儿过来把他叫醒,老太太生怕他若是不去,缺就被人顶了。谢宏对此不以为然,不过最终还是不想为了这样的小事拂逆了母亲,最终还是强打精神出了门。

县城不大,谢宏走得不紧不慢的,之前生活压力太大,每次出门看到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的时候,都觉得灰蒙蒙的。今天心情好了很多,再看时,这红砖绿瓦的,倒也颇有味道,也不知道这个小县城是后世的哪里,有没有留存下来。想来是不存在了的,想到后世的疯狂开发,还真是让人怅然。

正感怀时,谢宏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回身一看,正是二婶的儿子马文涛。这人可就比谢宏精神多了,两人打个招呼,同路而行。

没走几步,忽听马文涛忽然叹道:“谢兄弟真是好福气啊!”

谢宏纳闷了,这话是从何说起,他疑惑的看着马文涛。

马文涛笑着揶揄道:“别装了,昨天晚上我也听见了。”谢宏恍然,原来晴儿唱歌被他听见了,没等他说话,马文涛又是一副憧憬的表情,道:“谢兄弟真有福气啊,晴儿又会做菜,又会唱曲子,长得又漂亮……嗯,昨天那红烧肉真好吃,比宣府酒楼的都强。”

他最后的那个转折太过突兀,闪得谢宏差点摔倒,这吃货,搞半天最后还是惦记红烧肉多一点。只听马文涛继续说道:“谢兄弟,你应该抓紧一点,这么好的媳妇哪儿找去啊?”

听人夸晴儿,谢宏也很高兴,不过这个提议还太早了点儿,敷衍道:“再过几年吧,晴儿年纪太小了。”

马文涛瞪着眼睛,一副理所应当表情,道:“不小了,有十三岁了吧?”

看着他瞪得溜圆的眼睛,谢宏浑身无力,暗自撇撇嘴,真是没法沟通了,这是代沟啊,隔了好几百年的代沟。

马文涛不见谢宏回答,又想起了什么,奇怪的问道:“谢兄弟,你这么早出门倒是少见啊,这是要去哪儿啊?”

“县衙啊,卯时就上班,也不知是谁定的规矩。”谢宏漫不经意的嘟囔着。

“难道昨天你还得了差事?”马文涛的眼神变得火热,红烧肉什么的都忘在一边了。

“嗯,王知县任命我做主簿了,不过只说要我掌管治安、粮马事宜,具体的事情我还都不清楚。对了,马大哥,我有事问你。”谢宏没注意到马文涛的眼神,说着说着倒是让他想起找医生的事情来。

马文涛大谢宏几岁,在衙门中有个帮闲的差事。按谢宏的理解这个差事类似于后世的城管,不过功能更多一点,经常会替衙门跑腿送信。所以比起那些世代窝在小县城的百姓,马文涛的见识要广不少,正好打听些外面的事情。

说完却不见回答,谢宏心里奇怪,一转头,却见马文涛呆立原地,嘴张得老大。

“马大哥,马大哥,这是怎么了?有事问你呢。”

“哦,哦,什么事?”被谢宏叫了几声,马文涛总算回过神,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声。

“马大哥,你之前去过宣府吗?”

马文涛觉得自己走南闯北的,心性已经磨炼的很好了,不过谢宏随口说的事情,还是匪夷所思,他又问道:“宣府?当然去过,只是谢兄弟你刚刚说知县大人任命你做主簿了?”

“是啊,县衙里的人都见过了,马大哥,宣府可有什么有名的医生吗?”

“是婶子的病吧?宣府倒是有个名气很大的医生,只是那人架子大得很,听说除了官宦人家,他都是不出诊的,更别说来咱们这小县城了。”马文涛总算从震惊中回复过来,说起宣府的名医,他不由摇头道。

架子很大?别是什么要钱的高招吧,谢宏追问道:“若是重金延请呢?”

“重金?这个还真不好说,我在宣府的时候听说,那医生在宣府出诊至少也要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啊!这只是出诊的路费而已,诊金还得另算呢。”说到这个,马文涛将双手张开,比了一下。

这么贵!谢宏倒抽一口冷气,之前还觉得五百两银子很多了,现在看来,还真不一定够呢。这算是专家门诊了?

又听马文涛继续说道:“这还是给官宦人家开的价钱呢,若是让他到咱们这百里之外的地方,那恐怕就……”

还是得多赚点钱啊,这五百两也没想象中那么多,谢宏在心里盘算着。

马文涛这人倒是机灵,看一眼谢宏的脸色,知道他为难,又说起了另一个消息。

“谢兄弟,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你知道铃医吧?冬天的时候有个老铃医从咱们县城路过,说是从南方来的,要去大同,之后还回来。他的医术也很厉害,我听不少人都说起过他,你若是不在乎铃医,我倒是可以帮你打听一下。”

铃医?谢宏自然是知道的,在明朝,医生这个行业跟后世的手工艺颇有些相似之处。光是水平高,那是不够的,得有人追捧才能真正出名,否则光靠普通民众的消费和口碑,是没办法让人功成名就的。

与那些名气大或者家境好的医生相比,铃医就是这个时代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了。这些民间医生游走江湖,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华佗扁鹊这样的神医,也有水平低劣的江湖骗子。一般殷实的人家是不会寻铃医治病的,只有穷苦百姓才更喜欢找铃医治病,因为铃医的收费相对于医馆,是要便宜很多的。

谢宏对铃医没什么歧视,更何况马文涛说起的这个老铃医还有些口碑,只是这人行踪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看来还是得双管齐下了,他拿定了主意,道:“马大哥,那就拜托你帮我打听打听吧。”

马文涛笑道:“谢兄弟说的哪里话,你我两家的交情,哪里用得上拜托,婶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只管吩咐便是。”

谢宏小小年纪已经当了九品主簿,显然前途远大,马文涛在县衙中厮混了多年,哪里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就算不提两家交情,他也是愿意帮忙的,谢宏一提,他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听他答应得痛快,谢宏觉得这人倒是个能办事的,又递过一块银锭,道:“马大哥,打听消息想来也要用到银钱,这些你先拿去,若是不够时,你再来找我拿。”

王知县给谢宏的银子都是官银,成色好,银锭也都差不多大,这一块就是十两,马文涛眼角一瞄就估计出来了,他暗暗咽下一口唾液,推拒道:“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