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齐英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彦谟说干就干,点了一千多名亲兵卫队,杀入宋皓的衙门,将宋皓的亲信杀了个精光。宋皓和他的二个儿子全被抓获,段彦谟指着宋皓的鼻子骂道:“宋皓,你这个狗官,竟敢派人抓我的人,还打他们,老子今天要剐了你!”

宋皓知道,此番落入段彦谟之手,必死无疑,因此回骂道:“段彦谟,你这个李唐的叛将,你擅自拘押朝廷命官,实属罪大恶极,你不得好死!”

段彦谟大怒,不由分说,一刀砍向宋皓,血溅府衙。紧接着,宋皓的二个儿子也被段彦谟亲兵所杀。

杨复光知道此事后,只得息事宁人,启奏朝廷,调任段彦谟为朗州剌史,让工部侍郎郑绍业担任荆南节度使。

黄巢得到李唐各方镇明争暗斗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顾谓众文武:“狗咬狗,一嘴毛。我们还没有打到洛阳,他们就乱成一锅粥啦,哈哈哈!”

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

且说黄巢起义军从采石渡江北上后,包围了天长、六合,声势浩大,迅速在中原大地卷起狂飙,中原各方镇唐军消极避战,不敢与义军交战。

毕师铎从高邮赶到扬州,去见高骈。二人一见面,毕师铎说道:“高都统,我听说你和黄巢订立了停战条约,是否有此事?”

高骈答道:“确有此事,毕将军,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

毕师铎原是大齐将领,投降高骈后,害怕黄巢找他算帐,他在高邮听说高骈和黄巢议和了,十分紧张,怕高骈将他献给黄巢,那他就没命了,所以毕师铎挖空心思要说服高骈与黄巢为敌。

毕师铎说道:“高都统,我在黄巢手下呆过,知道他的为人。黄巢和大齐阵营高级将帅,其目标不是一城一地,而是整个华夏。现在你和黄巢议和了,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消灭其它方镇的唐军了。等大齐羽翼丰满了,黄巢就会带兵来打你,到那时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高骈一听,觉得毕师铎说得有几分道理,就问道:“毕将军,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呢?”

毕师铎把早就想好的话说了出来:“高都统,大唐帝国安危,你是皇上最倚重的方镇统帅,现在黄巢已经拥有数十万大军,以如此庞大的兵力,乘着得胜之势,长驱北上,如入无人之境。我军如果不能紧守险要,迎头痛击,大齐军一旦越过长淮关,就没有哪镇唐军能够阻止,大齐军就能占领整个中原了。到那时,我们再组织兵力和黄巢作战,就晚了!”

高骈叹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利害?!但如今各镇兵马已经退到自己防区,张璘、梁缵的精锐兵马全完了。我现在这点兵力,只能守城了。如果出击,肯定不是黄巢的对手!”

毕师铎说道:“那就上报朝廷吧,让皇上在洛阳一带加紧布防,阻止大齐军占领洛阳。黄巢攻击洛阳失利后,其军力必然下跌,到时你再联络各方镇兵马向大齐军攻击,就能获胜!”

高骈点点头:“只有如此了!毕将军,你的这个主意不错!”

高骈还真向李儇上了一道奏折,要李儇派兵保护洛阳,称大齐军现在离扬州只有五六十里,所以他现在不能抽兵到洛阳勤王,请李儇另想办法。

先前王铎最器重高骈,这二人的关系不错,但王铎已经被贬为太子宾客,这样,李唐朝廷里,没有谁能说服高骈派兵增援洛阳了。

田令孜对李儇说:“老奴以前说过,高骈虽然有文武全才,但如果把军权全部交给他,一旦高骈违令,那就麻烦了,现在果真如此!”

李儇听了,深恨高骈,骂道:“高骈,你这个混蛋,朕对你如此信任,把大唐最好的兵派到你的军营,让你指挥中原、江南各方镇兵马,你倒好,来了个避而不战!气死我也!”

此时,洛阳和长安的李唐军民,害怕黄巢率领大军前来攻打,一日三惊。很多市民之所以惧怕大齐,原因是李唐一直宣传大齐军杀人不讲理,杀人不眨眼,所以在市民心里产生了害怕大齐的观念。

李儇下诏,派使者送给高骈,责备高骈不该玩忽职守,畏惧黄巢,命令高骈立即出战,阻止黄巢进兵洛阳。

高骈上奏反驳:我是启奏要让各方镇兵马回到自己防区,可这个建议是陛下批准的,并不是我独断专行。现在我守好淮南,也是对大唐的贡献,你为什么要指责我呢?这道奏章写完,高骈另外附了一则声明,称他已经患了瘫痪症,不能正常工作了。一句话,高骈不想再和李儇联系交流了。

李儇无奈,只得命令中原其它方镇节度使迅速调兵,开赴洛阳附近,守住洛阳。李儇严令齐克让负责洛阳外城防务,刘景仁负责洛阳内城防务。

不久,齐克让向朝廷上奏:黄巢贼寇已经进入东都附近,我现在收集散兵退到潼关继续进行抵抗,驻扎在潼关之外设置营寨。大唐将士经过多次战斗,缺乏战备物质已经很久,关东州县残破不堪,人烟几乎继绝,东西南北四方不见一个大唐官员。官军饥寒交迫,兵械军器又钝又劣,士兵们各自思念故乡闾里,恐怕很容易溃散,乞请朝廷尽早运送资粮和援军。

李儇看完齐克让的奏章,焦灼万分,差点要哭了。他立即命令李唐的文武重臣到延英殿集中,商量增援潼关事宜。

过了好久,一些李唐文武重臣来到了延英殿,但比平日少了一些。

李儇说道:“众爱卿,现在黄巢贼寇开始准备攻打潼关了,大唐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你们快为朕想想办法吧!”

大殿里众文武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开口说话,因为谁也没有把握击退黄巢的大军。

于琮打破了沉默,说道:“陛下,现在我们要有二手准备,才能使大唐危而复安!”

“二手准备?怎么个准备法?快说啊,我的于爱卿!”李儇催促道。

于琮讲了他的应对之策:“陛下,臣度量目前唐齐战局,认为天险潼关很难挡住黄巢大军,潼关被黄巢攻破是迟早的事。因为各地援兵来不及赶到,潼关附近方镇不愿派兵和黄巢贼寇作战。潼关一旦被黄巢攻破,那么京师也肯定要弃守了。这一手准备就是一定要在洛阳、潼关一带抵御黄巢大军,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为陛下撤出长安提供时间保证。另一手准备就是要另外选一个陪都,臣以为选在凤翔比较合适,因为大唐在那里有很好的防御工事。更为重要的是,凤翔地区靠近长安,利于大唐号召各地兵马前来勤王。臣保举原宰相郑畋出任凤翔节度使,节制各路唐军,和黄巢贼寇对抗到底!陛下要御驾亲征,激励三军,则大唐一定能获得胜利!”

李儇听了,频频点头:“于仆射忠心为国,朕甚欣慰。我现在就严令张承范、王师会、赵珂率领五万人马前往潼关,协助齐克让守关!”

黄巢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原,很快打到了洛阳附近。义军此次在中原大地用兵,放弃了分进合击的战法,而是抱成一团,各寨主力和中军集中在一起,占领过的地区只留少量兵力驻守,其目的就是要快速占领二京,然后传檄四方,统一华夏。

其实这个战略不能说不高明,集中优势的兵力,攻克李唐最重要的二座城池,就可以在心理上严重打击李唐首脑机关。传檄四方,平定天下,这个战略其实也不错。但是大齐统帅部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而过低估计了李唐各方镇统帅的顽固性。这些方镇统帅只要手里有兵,即使暂时归顺了大齐,但一旦形势不利于大齐时,他们就会马上翻脸,携起手来进攻大齐起义军,这一点黄巢、孙梅、柴存等统帅没有充分估计到。

但大齐阵营里,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尤其是费传古,他就认识到大齐兵力要分散与集中相统一,攻打二京的速度宁可放慢一些,也要先巩固好中原、江南、岭南根据地,消灭拥兵多的方镇,这样大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惜此时的黄巢、孙梅、柴存等大齐统帅,陶醉在一连串的胜利之中,没有重视费传古的正确建议,这才铸成了千古遗恨。日后形势的发展,果然如费传古的预测,如果大齐巩固好攻克的地方,拔掉李唐兵马多的方镇,则大齐肯定能一统华夏,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中国很可能一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齐克让的兵马在洛阳外围被黄巢大军击败,洛阳留守刘允章闻讯后十分紧张。刘允章对亲信们说道:“我曾上书皇上,指出国有九破、民有八苦,可是陛下没有重视啊!现在黄巢要打到洛阳了,齐克让逃到潼关去了,刘景仁忙于转移家产,唉!我现在有什么办法,只能和诸位说说我的这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