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贾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养育了八年,林黛玉又是玲珑心肝,对她好的人也知道感恩,林李氏对于这个伶俐聪慧、落落大方的女孩十分满意。而且她嫁入的是闽南权贵辛家,将来对儿子林瑜也是一个帮衬。
  可惜,如今国丧,林黛玉出嫁的日子要往后延,最早也是八月下旬。
  春雨杏花,又是一年殿试时,新科进士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前科进士们惴惴不安,不知道会被分配到何处。
  人人都希望能做个京官,一来大周朝官员不讲究升迁前外放历练,二来富庶的地方就集中在那几处,显然一般人是轮不到的,而如果不幸被分到南疆那更是欲哭无泪。
  当然,有资格操心这个事情的都是入了庶吉士的这十来个人,若能顺利留京,他们还需要操心分到六部的哪一个。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重要性依次递减。因此若是能分配到吏部任职,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而若是分配到六部之末的工部,那还真不如外放做个中府的父母官。
  不管众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调任的旨意很快下来了。
  最显眼的就是前翰林院修撰高松,其祖父乃前任兵部尚书高明,现迁为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管理文官考核等事宜,虽然只是从六品变成了正六品,可那是肥差中的肥差。
  贾蔷迁为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如今海禁,压根没什么外宾,这职位差不多是摆在那里看看的。
  贾蓉迁为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这个职位除了管理武官的杂事,同时管理关禁与海禁,可见那《海国简志》是上了皇帝的心了。
  其余几人也都是入了六部没有外放的,并没有特别扎眼的。
  却说曾经的泉州都指挥使辛坦,出身将门,从小习武又饱读诗书,最难得的是还懂得打理人际关系,因此在辛家的地盘上一路顺风顺水,两年前升迁为闽南都指挥使,掌管一省军务。
  在没有外海强力船舰和水师的帮助下,闽南沿海城池的居民能过上不需要提心吊胆的日子,全要归功于辛家军。
  闽南一带曾经倭寇肆虐,因此民风很是彪悍。辛家军的班底是闽南人,辛坦就地取材,后来收录的士兵也几乎都是闽南人。除了按照惯有的模式训练外,辛坦这几年还琢磨出了三种杀伤力极大的排兵阵法:擅长大型空地战的鸳鸯阵、擅长狭小巷战的五行阵以及用于冲锋或追击的三才阵。(注2)
  然而,虽然如此,辛坦并不是战无不胜的,他面临着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困扰了他一年之久。
  闽南沿海有大大小小的岛屿,横屿作为一个小岛原本并不显眼。但是,一年前一群来自倭国九州地区的倭寇占据了此处。九州地区是倭国最为贫困的地方,而越是贫困的地区,民风越是彪悍,越是不怕死,因此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你可以想象扬州人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非要去拼命吗?至于倭国九州人彪悍残暴到什么地步,举一个最有直观感的例子:这群野兽组成了日军第六师团,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倭寇选择了横屿并不是它名字顺耳,而是因为它有一个奇特的自然景观:每日卯正退潮,未正涨潮。辛家军若是想攻打,从准备登岸到战斗结束,只有最多四个时辰的时间。白天进攻,就是送给这群野兽做靶子的,即使顶着盾牌好不容易看到岸边了,还有一大片的烂泥潭等着你。而夜晚进攻显然十分困难。士兵们背着一干军备再凫水过去,不提那火铳还能不能用,光是水中的阻力就把体力消耗干净了。
  很显然,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辛家军再勇猛,也不可能明知道是死还巴巴赶着上。两边陷入了胶着状态,这于倭寇显然是有利的。烧杀抢掠,□□,横屿沿岸堪称人间地狱。
  八月,在金陵守孝的陈勇正式出孝,而远在京都的贾蓉也激动万分。
  天然橡胶,终于做出来了。
  在众人失败了无数次后,硫磺的加入,终于使得凝固的乳胶有了韧性。贾蓉画出了最简易的橡胶艇模子,在工匠们的改良下,最终,中间凹陷四周高起的橡胶艇制作出来了。与后世不同的是,它有些笨重。不过,对付横屿已经足够了。
  贾蓉将详细的制作办法整理了出来,又担心辛坦万一哪个步骤看不懂,就请了许少隆亲自去一趟闽南。而他自己已经是吃皇粮的人,自然是不能随意离京的。
  而陈勇领着诸亲卫也启程前往闽南,他回京只是为了侍奉陈仁,如今孝期已过,作为辛家军的副将之一,他自然是要回去的。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愿,也是陈仁的期盼。
  与此同时,远在闽南的辛坦还不知道贾蓉诸人为了他的一封信提早百年琢磨出了天然硫化橡胶。
  横屿倭寇无法击退,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毕竟整个闽南不是那么一个地方。而且,辛坦迎来了他人生中相当重要的时刻——娶妻。
  九月初,两淮盐运使林海嫡女林黛玉出嫁。
  装着嫁妆的大红木箱源源不断地从林府抬到官船,没有间断。十里红妆不能道尽其奢华。
  林婉玉还是李婉儿时,是闽南一个小渔民的女儿。那时,家境贫寒,其母不忍将她卖进烟花地,就送进了宫里。她母亲不知道的是,宫中是个吞噬人命的地方。幸好,李婉儿运气足够好,遇到了李尚食。之后,随着李尚食变成林李氏,她从李婉儿变成了林海的义女林婉玉。
  林婉玉如今已是二十有八,依然没有人家迎娶。虽然她脸上有条长疤,但是身世和诰命摆在那里,配个清白人家是完全没问题的。可见,此事是她自己促成的。也许是因为看尽了人间冷暖,也许只是,没有遇到真正让她倾慕之人。看着严整的亲卫,整装待发的官船,林婉玉请示了林李氏,想要送妹出嫁。林李氏想到闽南气候与扬州相差较大,林婉玉作为曾经的司药,照顾林黛玉也方便些,就同意了。
  辛坦穿着一身大红的礼服,站在船头对林海行礼。林海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眼睛却有些酸涩。
  浩浩荡荡的官船扬帆起航,将林家姐妹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洞房花烛夜,半醉的辛坦怀着忐忑的心情掀开了喜帕。虽然娶妻娶贤、纳妾纳貌,但是辛家是不能纳妾的。
  喜帕掀开的那一刻,辛坦呆住了:这真的是自己的妻子吗?难道不是误入凡尘的仙子?
  林黛玉抬眸看了辛坦一眼,又马上低下头去,暗自满意:辛坦并不像她之前害怕的那般是个粗野体壮的武人,倒像是个温文儒雅的儒士。
  新婚之夜,两人尽欢。
  辛家人口简单,祖父辛晁已经过世,婆婆辛林氏就是家中辈分最大的。而辛林氏对林黛玉十分满意:无论是家世、嫁妆还是举止气度,样样出众。
  最可能找茬的婆婆都十分满意,辛家又不像一些老牌世家有很多规矩,林黛玉又是由曾经的尚食林李氏亲自教导出来的,很快融入了辛家。
  婚后的日子比林黛玉想象中的还要完美,辛坦不仅外貌出众,温柔体贴,在诗赋上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不愧是大儒陈仁的学生。当然,最让她满意的还是辛坦洁身自好,房里没有侍妾也没有通房。
  林黛玉婚后一个半月,大夫诊出了喜脉。辛林氏大喜,接手家中一切庶务,让林黛玉安心养胎。
  林婉玉做为司药兼娘家人又留了下来,一来照顾妹妹,二来她早就期盼着去军营看看,见一见如今声名远播的辛家军。
=================================
  作者有话要说:注1:天然橡胶:1492年远在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当地居民已开始利用。
  注2:这三个阵法参考的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相当彪悍!有他在的地方,倭寇们都是坚决绕道的。
  ps:横屿确有此事,不过我根据剧情改编了。当时采用的是稻草而不是天然橡胶。采用稻草之后,士兵上岸还是差点不行,是戚继光亲自击鼓呐喊,鼓舞士气才赢了的。
  pps:前面铺垫过的人,都要冒出来了。林婉玉是个好姑娘,cp我很早也定好了。




☆、43 雪后初霁枯木逢春

  正文43雪后初霁枯木逢春
  不管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在众人看来;贾蓉、贾蔷领的职位都是闲差。事实上也是如此;两人每天除了点卯真心没什么事情要处理。
  贾蓉送走了许少隆也暂时歇息下来;他也不可能时时都有想法。而贾蔷反而忙了起来,拜奶冰与奶茶所赐,之前在翰林院的同僚们对贾蔷印象很不错;对于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