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奏陛下,事实上去年开始这条运河已经开工建设,其中扬州至洛阳段北段已经完成了大半的的工程,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要完工了。漕运部计划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完成扬州至涿郡的运河建设,其'***'需要资金近五千万贯,投入人工需一百八十万人次。”
    “才一百八十万人次?也不是很多呀,嘶!下面的人不会偷工减料吧?”司马遹自言自语道,在原来历史上隋炀帝为了开通南北运河可是动用了数百万民夫。
    “嗯,相对于运河工程来说,朝廷动用的民工确实不是很多,这主要是得益于朝廷近年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机械设备的推广,极大的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再加上火药的使用,在某些地段一个炸药包就成了。”李辅看出皇帝似乎在怀疑漕运部被下面人蒙蔽,他不得不出言解释一下。
    “哦,原来如此。”司马遹点点头有些了然,如今的晋朝虽然从人口上看比不上大隋朝,但在技术积累上绝对能甩她几条街,如今大工业、大手工业成为大晋的主流,机械代替人力更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司马遹对南北运河的期待绝不下于那条贯穿东西的公路大动脉,以往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
    尤其是在司马遹的规划当中,为了使未来大晋的经济分布将更加的合理,江南将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在原本历史上长江流域的开发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之后才进行的,自隋唐之后,华夏就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而如今司马遹的到来,让华夏江南得到提前开发,他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护黄河流域不再被过度开发。在司马遹的规划中,大晋的政治、军事中心依旧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将一分为二,不再让黄河流域承担起全部重担。
    为保证南北两大经济中心的联系,同时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朝廷来说就变得极其重要。
    “李爱卿,为了加强朝廷对漕运的控制,朕决定在淮河下游的盱眙设立漕运总督及其下属机构,专门负责运河漕运事宜,这个事你回去策划一下,将来这个部门将由你们漕运部全权负责。朕预计将来在海运兴起前,南北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估计将一般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陛下,这个漕运都督府只负责运河漕运么?”
    “当然,你还想管点其他的?呵呵,爱卿不要太贪心了,朕可以在这儿给你打个赌,将来光是运河这一块就够你们忙的了。”
    “海运呢?陛下,难道海运不属于漕运么?”
    “呵呵,朕就知道你要打海运的主意,朕给你说海运的问题比较复杂,将来朕打算将其读力出来,所以爱卿就别争了。你呀就好好的把运河的事情给办好了,将来少不了你一顶国公的帽子!”
    在李辅离开之后,司马遹开始仔细研究漕运部拿出的运河方案,漕运部的方案基本上包含了后世历朝历代对运河扩建的内容。为了连通长安与京师洛阳,漕运部决定开挖渭水和黄河之间的广通渠,此渠长达300余里,建成后还可以通航“方舟巨舫”。
    如今正在建设的是通济渠,该渠是从洛阳开始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在黄河南岸,分为东西两段。
    西段在东汉阳渠的基础上扩展而成,西起洛阳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穿过洛阳城南,到偃师东南,再循洛水入黄河。
    东段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上的板渚,引黄河水进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经开封等县,再折向东南,穿过宿县,至盱眙注入淮水。两段全长近2000里,施工时漕运部也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为有统一的宽度和深度,因此主要还要依靠人工开凿,工程浩大而艰巨。可是历时却很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估计就将全部完成了。
    除了这两条在建或者将要建的运河外,在北方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运河——永济渠,这段运河的在京师洛阳对岸的沁河口,然后利用卫河和芦沟(永定河)等自然河道开挖加深,直通幽州涿郡。预计完工需要两年的时间,全长约1900多里。
    除了北方段运河外,漕运部在资料不全的条件下也拿出了一部分南方段运河的调查方案包括沟通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运河——山阳渎,这段运河主要是在在春秋时期开通的邗沟的基础上进行拓宽、裁直。
    由于南方水运发达,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各诸侯国就开工建设了大量水渠,其中春秋时的吴国,即以都城吴(苏州)为中心,在太湖平原凿了许多条运河,其中一条向北通向长江,一条向南通向钱塘江,这两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
    这一次漕运部的方案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疏浚。南北运河一旦建成,这些渠道都将以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为枢纽,向东南和东北辐射,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它们的规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千石以上福船,而且互相连接。
    这条从长安、洛阳向东南通到余杭、向东北通到涿郡的大运河一旦建成,将是是古今中外最长的运河。由于它贯穿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朝廷加强各地的控制,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价值。(未完待续。)


第218章 大帐密谋
    座白色的帐篷在盛乐城外的草原上显得分外显眼,不单单是因为这座帐篷比寻常帐篷要大上几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帐篷外那一群毫无声息站立彪悍的鲜卑勇士们。这些鲜卑士兵均身披轻甲,若只看服饰说不定有人还以为是一群晋军士卒。
    因为这些鲜卑人全是一副厢军士卒打扮,一律用围巾围着面部下方,一是为了防止风沙,二是为了遮阳,或许还有想掩饰自己身份的目的。单是从外形上看就能知道这群士兵绝对是鲜卑士兵中的精锐。
    所有士兵均背向大帐站立,距离大帐约十丈远的地方形成了一道铁血人墙,给人的感觉是就是一只小鸟也不可能越过他们,去偷窥大帐里面的内容。他们更是无心知晓大帐里面发生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听到多了只会丢掉耳朵,看到多了只会丢掉眼睛。
    一只小小的蜣螂小心翼翼从地下钻出,绕到战士们的背后,一阵狂奔,跑到大帐的外面,蜣螂又小心地掀开大帐,爬了进去。还不等它看清大帐里面的的情形,一道寒光闪过,正刺到他那容量小的可怜的脑袋上。
    一个冷冷的声音说道:“我最讨厌这些没有力量的小虫子了。既然这么弱小,就不要到处乱跑,乖乖的顺从强大力量吧。今天我的心情还好,给你一炷香的时间来说服我。如果你不能给出我一个合理的理由,那么你就和这个小虫子一样去吧。”
    一个健硕且面白目蓝的胡人坐在说话人的对面,三十如许的年纪,满面风尘,身上套着一件已经明亮的铠甲,腰间挎着一把产自中原的横刀。此时面白目蓝的胡人一点也不在意对面年轻人的威胁,只见他正端起一盏热乎乎的羊奶茶品尝着。
    在大帐中央篝火燃烧,将整个大帐烘烤的是暖烘烘,只见面白目蓝的胡人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慢慢道出了一句话,“勒此次奉大汗之命前来贵地是有要事与拓跋六修少主商议。”
    没错这个人就是刘渊麾下大将石勒,当年石勒跟随刘渊一同退回并州,随后在刘渊的帮助下,石勒回家乡整顿了当地羯族胡人,总共得到了五万羯族精锐。有了这部分羯族士兵相助,石勒的势力得到急剧扩张,很快就成了刘渊手下第一大将。
    这一次刘渊为了打破腹背受敌的困境,他派石勒北上盛乐准备游说拓跋猗卢让其站在匈奴人一边。然而现实却残酷的告诉石勒这只不过是匈奴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拓跋南部与河西鲜卑不同,拓跋猗卢与秃发务丸也不一样,他根本不受石勒的诱惑,始终坚持联晋抑制匈奴之策。
    本来使团中其他人已经失去信心准备离去,但石勒毕竟是石勒,他从鲜卑人曰常言谈中发现了一丝异常。尤其是在了解到拓跋比延和拓跋六修兄弟俩之间的矛盾早就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后,石勒敏锐的发现了匈奴人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石勒毅然决然的将游说的对象放在了拓跋六修身上。果然通过一番了交谈之后,石勒很快就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