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会有后来那一条看似‘多余’的规定。
    “孤先来说说吏部,吏部掌品秩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构。改制后我朝文官将分为十四品二十八级,最高为正三品,以下为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直到从九品。而每一品又分上下两级,如正三品分为正三品上、正三品下。这二十八级将概括我朝最低的吏员-县曹属员到最高级别的尚书省主官尚书令。”
    “殿下这里面怎么没有一品、二品啊?”裴危有些搞不明白,为什么新官制中最大只有三品。
    “裴大人这一品、二品今后将成为超品,一般作为勋爵的等级,比如今后孤打算设立内阁来处理朝廷曰常事务,而进入内阁的人将被加一些头衔,比如文渊阁大学士,这就是从一品的级别。”
    看到大家没有疑问,司马遹接着介绍道:“尚书省有权任命正五品下以下的官员,而郡守(正五品上)以上的官员,需要尚书令会同两位副手提名,然后交给皇帝批准,最后再由尚书省的名义行文授职。”
    “另外,以后朝廷所有的官员考核将有吏部主持,孤打算废除名士评品制度,以后那些名士没事就到学院里教学,不要插手朝廷选才制度。当然了,他们还有权向朝廷举荐人才,只不过举荐者要负连带责任,同时被举荐者还要接受吏部的考核。”
    众人心中一凛,尤其是王衍、裴危、羊玄之等来自世家大族的官员,他们知道这是太子不满世家大族把持朝廷选才渠道,看来今后想要再在这方面捞好处是不可能了。
    司马遹话音刚落,在场众人中对中书令一职眼馋不已,若是能担任改制后的尚书令岂不是爽极了!但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个职位非太子心腹恐怕不能胜任,目前看来张华的可能姓最大。
    “孟孙先生,名士左思左太冲还在洛阳吗?”司马遹不管心思各异的众人,反而又问起一个跟改制毫不相关的问题。
    “在,自从贾家出事之后,左太冲就一直闭门谢客,最近似乎有了隐居的打算。”
    张宾稍稍一思考就拱手回答,他从江统手中接受了情报署之后,就很快将触角伸展到全国各个角落,尤其是京都洛阳,更是他重点监控的对象。
    “隐居?为什么要隐居?他可是个大名士,孤正打算让其出任学部尚书呢!要知道学部掌劝学、学校、典籍等等,将来科举也将归其管理。若是没有一个大名士坐镇,孤也不放心啊!这样吧,孤看看能不能抽出个时间,去太冲家中拜访一下!左思跟周恢不同,他虽然依附贾家,可也没参与到谋逆当中,对这些人我们要鉴别使用,决不能搞一刀切!”
    “臣等遵命!”
    “户部掌天下财政包括钱粮赋税、计度支纳。以后全国税收将汇集于此,户部就是朝廷的钱袋子。依孤看户部尚书必须精通算学!”
    “至于礼部差不多就是大鸿胪寺,主要负责礼仪、祭享、外交和宗教。也就是负责制定各种礼仪,同时还负责对外诸国交际事务,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管理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僧尼等诸多事务。”
    “这礼部尚书由王衍大人担任吧,王大人乃士林领袖,担任这一清贵之职可谓是恰当之极!”王衍一听自己堂兄被太子安排到闲职上心有不满,可面对如今强势无比的司马遹,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工部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天下所有的工场、矿山、研制所和工务院校、土木水利工程无论是城池、道路、桥梁、堤堰等等。”
    本来司马遹还想提出个商部,不过考虑到现实情况,他决定还是暂缓比较合适。毕竟晋朝的商业不太繁荣,再加上世人的偏见,若是贸然单独成为一部,恐怕引起更多的不满。
    司马遹接着说到:“农部掌全国的农、林、牧各类产业。负责劝农、垦荒、种伐、畜牧、渔产等事务。”
    “民政部掌全国的所有户籍田土分配。婚姻继嗣以及医药卫生、赈灾济贫等与百姓曰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
    “漕运部掌全国地道路、桥梁、渡口、舟桥的维护。负责转运各地的物资还有邮传驿站和漕运等等。”
    “陆军部掌军武官的录选、调迁、升降、授职及征募兵籍、关禁、粮饷、辎重等并掌管所有生产陆军所用军械物资的工场。”
    未来司马遹还将成立海军部,只是现在他的海军还是没影的事,因此只能暂时搁浅。
    “各部主官为尚书,设两位副手称侍郎,下设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各部,负责执行诏令。”
    ;


第九十九章 改制(下)
    司马遹介绍完尚书省的权力后,在场众人都意识到今后尚书省就是朝廷权力中心,九部尚书将代替九卿行使具体的行政权。不出众人所料,第一任尚书令果然被张华获得,而左右仆射分别是张宾、杜锡,这两人都是太子的心腹之人。
    张华、张宾、杜锡分别还兼任农部、陆军部、户部三部尚书,不久之后,张华更是被司马遹加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成为第一任内阁首辅。
    介绍完尚书省后,司马遹开始跟众人分说中书省。
    “大家都知道,我朝中书省承袭曹魏,主要负责中央中枢决策机构。其职能是典学书奏事,参与机密决策。故而时人有云‘职在中书,诏命所出’;又言‘中书职掌诏命当否是寄’。按照孤的打算,今后中书省将继续掌管制令决策、负责起草并制定朝廷律法。”
    “中书省的设主官中书令一名,副手中书郎两名中书侍郎,它下面将设督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并九科御史五十余人掌朝廷纲纪、举百官得失,由吏部选拔有识之士担任,同时中书省还将设三百六十五名承事郎,负责审议、制定朝廷相关法律。”
    “这些御史每天分巡各地,监督众官。一旦发现官员犯法违规之事,可以向中书省各科弹劾。相应的各科接到弹劾后会立即立案,要求被弹劾地尚书省所属官员或者该州刺史等官员前来听候咨询与弹劾御史对质。一旦证据确凿即可行弹劾案审议。一旦弹劾案在中书省通过立即上报给皇帝,皇帝会依据结果罢免被弹劾的官员。”
    听到这儿,在场众人又有些心思活泛了,裴危等人觉得与张华争夺尚书省有些不太现实,但若是能到中书省也不错啊,就冲着能弹劾百官的权力,也不错啊!
    似乎比晋朝的司隶校尉的权力还要大,而且中书省似乎也不太需要什么处理俗物的能力,正适合他们这样世家出身的名士!
    行政权、监察权都分完了,剩下的监督审议的权力被司马遹给了门下省。
    门下省被司马遹改成另外一个样子了,以黄门侍郎为主官总领门下省,副官散骑常侍两名。除此之外门下省将设三百六十五名承议郎,行使“承(民)意参议”的职权。承议郎每郡推举两人无论身份任期五年常住京都,其他的有洛阳地区补充。
    “殿下何为承议郎?”
    “承议郎嘛,呵呵,今后将由从事军、工、商、农、学等诸职,功绩显著者选拔。以后无论是当兵的,经商的,还是种地的,只要被选为承议郎都有权审议朝政得失。”
    司马遹此意引起王衍等世家大臣们的不快,一想到今后他们这些出身高贵的世家子,要跟一群泥腿子坐在一起非议朝政,心中就有些不满。可是看太子不容反驳的样子,他们也不敢去触霉头。
    门下省按照司马遹的设置和定义代表着天下民意,主掌审计朝廷的赋税度支。尚书省负责收税和各项开支,而门下省则负责监督如田地赋税、盐铁税等基本税的税率、税种和审查每一个铜板都用到哪里去了。
    “各位,每年尚书省都要在门下省进行‘春度秋计’。也就是尚书省每年春天要到门下省去进行‘上一年度支总结报告和下一年预算报告’;秋天还要去门下行省进行一次‘半年度支总结报告’。除此之外尚书省对基本税进行任何数量的增税都必须通过门下省的审核通过。”
    听着太子述说门下省的职权,张华等人若有所思,刚刚太子大大增加了尚书省的权力,却又通过门下、中书二省对其进行监督、限制。众人觉得太子虽然年少,却精通帝王平衡之术,若当年武帝也有这份见识,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