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许多话要说,比如感激、关心、道歉之类的,这时却插不上嘴,不知从何说起。

两个女人很是谈得来,没完没了,而且都是些不相干的话,张问坐了一会,十分无聊,只好悻悻然告辞。

他走出门来,又找来秦玉莲的几个亲兵问话,问清楚秦玉莲所部是如何出关的,如何找来的。亲兵将秦玉莲硬闯边关,一路急行冲杀等事说了一遍,还趁机帮着秦玉莲渲染了一番此中的情谊,张问听罢感叹不已,赞叹秦玉莲是个有情有意、敢作敢为的女子。

站在旁边的另一个亲兵接着说道:“千总一路寻来,只见尸体不见活人,后来见林中燃起大火,火光蔽天,又观风向,就说可能是大人在防火助敌,就从林子里向南搜索,绕过大火,见林中一路上有明军尸体,寻得一个活的,问清楚了大人的去处,便找到了鸦鹘关旁边。”

张问点点头,又问道:“这么说你们出关之前,已经知道杜松部大军覆没了?既然如此,秦将军为什么还要出关呢?”

亲兵道:“千总说,大人不会这么容易死的,众人都不懂大人,唯有千总懂您。”张问呵呵一笑,摇摇头道:“都是运气,战场上刀箭无眼,没招呼到本官身上罢了。”

张问和那几个亲兵说了一会话,又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个消息,铁岭马林的八万大军也遭建虏击溃。张问心下一惊,再问了一遍,得到确认之后,顿觉形势不妙。杜松、马林两路大军被歼灭,大明在辽东还有机动军队吗?边墙连绵,各卫、所、堡、边关需要兵力防御,再想发动大战恐怕就力不从心了,而且战线沿着长城拉开,防御也是不足。张问意识到沈阳有些危险,这时突然想起南边还有一支兵马,又问道:“刘铤部怎么样了?”那亲兵摇摇头却说不清楚。

一个亲兵知道的事自然不多,张问便寻了机会去问秦玉莲,秦玉莲说出关之前,巡抚行辕正在商议这件事,对刘铤部的调遣存在争议,有人建议留在宽缅威胁建虏后方,有人建议调入沈阳。

张问来回踱了几步,说道:“以我对袁大人的了解,他定然会调刘铤北上,拱卫沈阳。”他说罢要来纸笔,在纸上大致以边墙为线条,城、堡为圈点画了一个草图。张问对辽东建州近左的地方位置,此前就研究过很多遍,这时凭着记忆勾画,十分熟悉。

秦玉莲看着张问专心致志地在图上圈点,忍不住喃喃说道:“大人专心笔墨的样子,还真是很好看。”

张问猛地想起在上虞为寒烟画画像时的情景,心道已经是第二个女人这么说了。他抬起头望着秦玉莲笑了笑,随即指着图说道:“刘铤部从宽缅北上沈阳,定然先入边墙,从关内行军。沿途经过一堵墙、松树口、清河堡等地……与建虏开战以来,建虏先后采取诱敌深入,分而聚歼,集中打援等手段,先后吃掉了我大明十四万大军。以此看来,我觉得他们的既定方略是先削弱大明的机动兵力,再从容攻取地盘,扩大势力。所以我觉得建虏现在盯着的不是沈阳,而是刘铤部四万大军……建虏曾经成功地从鸦鹘关破关攻占过大明诸多城池,证明鸦鹘关是近左比较容易突入边墙的地方。我大胆猜测,建虏可能会设法从鸦鹘关破关而入,突袭刘铤部,欲以击溃,彻底削弱沈阳防御。”

秦玉莲听罢张问一番论道,笑道:“现在我们什么消息都没有,大人就这样断定,连建虏的进攻方向都算出来了,这也太……恕我直言,大人满腹经纶,战场上可不是这么回事。别的不说,连我们都不知道刘铤部现在何处,建虏如何得知?”

张问皱眉道:“袁大人事事不能独断乾坤,动辄就召集许多人公然商议军机,沈阳的军机还有机密可言么?沈阳那么多蒙古人混在里面,难不准就有细作被建虏收买,刺探情报。建虏要知道明军的动向,也不是很难。”

正在这时,突然外面有人喊道:“张大人,张御史,您在哪里?”张问听罢回头对门口的亲兵道:“谁找我,叫进来问话。”

不一会,一个将领就被领进屋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只见他衣甲不整,神色慌乱,焦急地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建虏攻破鸦鹘关……李将军请求大人,速调兵救援。”

秦玉莲听罢,目瞪口呆地看着张问,又看了一眼他面前的图纸,惊讶地说道:“张大人,你真的……真的猜中了?”

张问忙问那将领:“建虏已经破了鸦鹘关?”

将领哭道:“可不是,遍野都是建虏铁骑,满头都是箭雨,城上的兄弟都死得差不多了,建虏就轰开了城门,一涌而入。”

张问听罢他的描述,是轰开。建虏击败马林部之后,现在可好,连炮也有了,攻城攻墙是更加轻松……张问瞪眼道:“关都破了,还增援什么,我们去干甚?”

第三折 否极泰来

段十七 大风

鸦鹘关被建虏攻破,守将知道张问部还有几千人马在鸦鹘关附近的苇子谷军寨驻扎,遂派人来请援。张问却不同意增援鸦鹘关,瞪眼对那信使道:“关都破了,我们还去干什么?”

信使扑在地上直磕头:“建虏已虽突入城门,但将士们仍在血战。大人快调兵去救,兴许能夺回边关啊。鸦鹘关近左所有兵力都调过去了,现在就指望大人,大人……”

张问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断定建虏此次入关,来的是八旗主力,我这点人去,不是杯水车薪么?”信使依然哭诉道:“大人不能见死不救啊,几千兄弟的性命,可都得送在关城上了……兄弟们这两日好酒好菜招待大人的兵马,现在建虏就在眼皮底下,在哪里不是杀建虏?”

“不行。”张问断然说道,“来人,立刻集结兵马,叫四营将领过来听令。”

那鸦鹘关派来的信使还在旁边不停地哭诉哀求,张问却只顾看着他画的那张地图沉思,理也不理。他的神色看起来,就像铁石心肠、根本不在乎鸦鹘关将士的性命。信使哀求多时,见到张问的模样,心中愤然不已,便说道:“此前大人在边墙下大战建虏,鸦鹘关没有救援,是因为此关是防御建虏的重要关口,守军不能轻举妄动,大人深明大义,何以如此记仇?”

这句话是在暗骂张问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秦玉莲听罢眉头一皱,她刚才已经被张问神机妙算表现出来的王八之气震慑,这时便帮着张问说道:“张大人是从大局考虑,你岂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信使哭丧着脸道:“是、卑职是小人,一时情急,乱说了话,大人不计小人过,您无论如何要救救兄弟们啊。”

房里三个人,信使心里只想着鸦鹘关的朋友兄弟安危;而秦玉莲则一心向着张问,想知道张问有什么妙计;张问却自己忙乎个不停,时而冥思苦想,完全不顾他人的焦急感受。

不一会,又进来了四个人,分别是张问四个营的将领:王熙、章照、蒋吉、李信德。四人高矮老少各不相同,走到门口,一齐拱手道:“末将等拜见大人,但听差遣。”

张问转身道:“人马都集合了么?”王熙道:“都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好。”张问又回头看了一眼秦玉莲,问道:“玉莲的伤怎么样了?”

秦玉莲道:“没有大碍,可以骑马。”张问听罢便让秦玉莲集合白杆军前哨营一起出发,并让人把军寨内能带走的军士都带走。

那信使见张问安排个不停,就等着张问下令军队向鸦鹘关开拔,却不料张问看了一眼信使说道:“你是要回鸦鹘关,还是跟我们走?跟我们走就去寻个兵器,到营里站队。”

信使愕然道:“大……大人不去鸦鹘关?”

张问道:“你一进来我就告诉了你,不去鸦鹘关。去也没用,给建虏凑人头领赏银?”信使愤愤然转身就走,连告辞都没说一声。张问等信使走后,才说道:“玉莲,你立刻派人向南搜索,寻找刘铤部,告诉刘将军,建虏欲对付他们。让他们别走一堵墙、松树口,绕道去清河堡。”

众人都在忙碌,秦玉莲听罢也不多问,拱手接了命令,便去安排人手。张问又对四个将领说道:“这里没有火器弹药,守也守不住,去清河堡,那里有火药粮草战马。事不宜迟,立刻开拔,急行军赶去清河堡。”四人执礼道:“得令。”

张问等人出得军寨,下令一把火烧之,然后向西北方向急行。在路上,秦玉莲仍不住问道:“张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去清河堡?”

“拿火器粮草。”张问想了想说道,“如果不策应刘铤部,我们拿了东西就可以向北撤退。但是现在辽东兵力不足,一定要保住刘铤部,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