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郇旪看着黑衣人离开了之后,在白纸上写下了一个‘五’字,这次就当是他日行一善,帮郇昰一把,他勾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真是想要看看他的五哥能把大庆变成什么样子呢。
    ****
    黔州的事情接下来被谢旻接管了,这个人年龄不大,也才刚到而立之年,是郇昰难得有交情的朋友。皇上派他来的意思耐人寻味,不过没有时间深究里面的意味,面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因为谢旻与郇昰交好,有了郇昰这个中间人,官府与白家、苗寨之间关系也不再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了。
    郇昰与薛蟠在黔州留了下来,假银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他们要找回这些假银起码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官府也逐渐渗透到了苗寨的管辖中,因为两大苗寨中的主事者都牵连到了这个案子里面,还有土司也是犯案者,所以苗寨的权利不可避免的重新分配。
    皇上了解过郇昰改土归流的想法之后,就让谢旻按着这个步调来做事了,先是诱之以利,与熟苗们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等过了几年,两边的合作逐步深入之后,着手撤去土司一职,并且再往生苗里面渗透,最终达成改土归流。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眼下这个群龙无首、百废待兴的时候,却是最好的时机。
    为此,郇昰与薛蟠也是在背后出了很多力,包括了一直不太着调的卫若兰。这天卫若兰却是对薛蟠与郇昰说,在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他想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人,才能堂堂正正地迎娶白家的白皙竹。
    “你确定要去从军?”薛蟠看着卫若兰,“这可不是小大小闹的事情,你应该看得清楚形势,朝廷与南安郡王之间的平衡总会打破,不知何时,一战在所难免。”
    卫若兰在与薛郇二人在一起的这段日子里变了很多,他没有了纨绔子弟的笑容,反而严肃地说,“我不想要一辈子活在卫家的余荫之下,这次的事情让我懂了没有什么是能长盛不衰的,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卫家的三公子。我还年轻,应该要做个有用的人。”
    卫若兰是被薛蟠与郇昰打击到了,看着他们处理这黔州的事情的游刃有余,反思起了自己的生活,加上白家与卫家商谈起了他的婚事,让他顿悟到自己应该做个有用的人。他与白皙竹定亲了之后,为了保护白家也好,为了证明自己也好,不能再混日子了。托着家中的关系,进入了军营,却是要好好做出一番成绩来。
    薛蟠看着他坚持的样子,知道他心意已决,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大丈夫自当有所担当,“你如果决定了,我是支持你的。不过,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我与五哥将要前往巴蜀,看来不能给你送行了。”
    卫若兰有些伤感,他们相处了也快要两年了,薛蟠为人平和,时不时聊着有些有意思的话题,而郇昰看上去冷漠,却也是有心的人,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了。
    看着他有些难过的样子,郇昰却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解决了史家。。。

  ☆、第六十九章 (补加小剧场)

早秋将至的时候;薛蟠与郇昰作别卫若兰与白皙笈,北上进入巴蜀。有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与外界的交通确实不便利,因为盆地结构的地理特征;让它呈现出山川险固之局,横卧的东西向山脉与南北向山脉;纵横交错让此处形成了封闭的地势。自古以来巴蜀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历史上的几次南北对持中,北方的胜利很多是得益于对于四川的上游的经营。广为人知的三国鼎立之局被打破,就是在魏国灭了蜀国之后,控制了四川的上游,打破了制衡的局势。吴国只能增兵荆州;一度迁都武昌(鄂州);来应付上游的受敌二镜的不利局面,可见蜀地的重要性。
    “我一直很想来巴蜀看看,这里山杰地灵,俊才辈出,前可见武侯,后可游草堂,站在这里的时候,似乎感觉那些英魂并为散去,他们还在这里默默看着曾经心系的百姓。”薛蟠遥望着剑门关,脚下地势险要,群山迭出,却也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郇昰望着茫茫群山,也是心有感怀,“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唐说三国已不再,我们说唐也消亡了,转眼之间三国已经消亡在了时间的烟尘中,那家王朝又真的能够千秋万代呢。”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五哥,怎么把后面的两句给漏了,这天地之间能固守的东西本就随着时间变化,而我们要做的先是找个地方投宿,看着这天色,今晚就是除夕了,总不能露宿山头吧。”
    薛蟠与郇昰在阆中与当归殷溪等人汇合了之后,就打算前往段先的家,就是那位在福州的茶诗会上遇到的巴蜀人。他们一路从巫山的方向向着剑门走,一路停停走走真的要到剑门的时候,又是春节了,除夕的这一夜他们前往一座寺庙中投宿。这座寺庙在山腰之上,规模不是很大,整个庙宇也就二三十个和尚。
    几人难得在除夕之夜里,没有吃大鱼大肉,而是与僧众一起吃了一顿素斋,接着听着方丈讲了一个时辰的经,然后开始了辩经会,这是庙中守岁的一个环节。薛蟠与郇昰他们是俗客,在此夜没有了平日的那些讲究,与僧人们一同聊着天。说起来是辩经,其实就是说说人生的领悟与佛经理解。待到子时的撞钟声响起的时候,新的一年在幽幽的茶香与佛香中悄然而至。
    对于薛蟠与郇昰而言,这样的除夕之夜也是绝无仅有了,他们以往这个时候,一个与家人欢度,一个却不得不在宫宴中板着一张脸。此番有三分清冷,七分静谧的除夕,两人一起坐在屋檐之下,近看檐角下悬挂的角钟,远看空中孤照的明月,并肩而坐的时光,也在人心中流过温暖之感。
    小寺庙之中并非只有他们一行六人的投宿,同样没能够在家中过年的还有两位,在斋饭席上也见到了。这两位游人,不知是何处的人,也不是多话的性子,在刚才的辩经会上,坐在了薛蟠他们的边上,看上去像是一主一仆,一言不发地听着他们说话。
    就看到那位青年公子停在了寺庙中的小亭子前,借着月色凝视着那副对联,也是夜晚寂静,才听到了他喃喃念诵的声音,“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薛蟠与郇昰对视了一眼,间隔不远,他们都听到了那个声音中的苍凉与释然,刚才见过的那位青年人,仿佛与薛蟠同样的年龄,大概也才十五六岁,想不到他的语调会是如此。
    薛蟠捏了捏郇昰的手,他不知为何想要上前一观,这种语调似乎在哪里听过,却想不起来了。两人走出了廊檐,看到了月色之下的少年。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我们能在除夕之夜,共投戒影寺也是有缘了。在下薛蟠,这位是我的兄长伍旬。”
    此刻,浮云飘散了一些,月光直接照在了那人的身上,才看清他身着一袭灰衣,上面绣着祥云的暗纹,看上去与薛蟠差不多的高,似是一张雌雄难辨的脸孔,却硬是被那不苟言笑的表情显出了一种肃杀之气,“夏桂,长安人士,暂居天府。”
    就在三人的凝视之间,前院突然热闹了起来,再一看天空,几个烟花接连在凌空绽放,耳边传来的是几个小沙弥的玩笑声,没想到这里还有烟花之乐。
    “北斗主死,南斗主生,今年的烟花中还有这样的花色啊,山脚下王老实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但是七杀星不也是在这两宫之中吗?大过年的放这些东西真的好吗?”
    “你个呆子,心中有像则入魔障,心中清明则万事大吉。放与不放又有什么关系呢。”
    “也是,师兄说的有道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我想差了,来来我们继续放烟花……”
    三人没有再多说什么话,他们静静地等着天中的烟花散落开去,直到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夏桂才缓缓开口,“两位是来蜀地游玩的吧,这里与中原不同,还是有很多新奇的东西,你们不妨去集市转转,要比在山中看名胜还有意思。”
    “夏公子对这里熟悉吗?我们是来访友的,一路上走过了不少古迹,倒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