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好官大家都舍不得他去冒这个险,要是出了事情可怎么办啊?!
    薛蟠听到了医馆外的劝说声,这个时候却是更加不能退了,就是要让他们都明白这个东西是安全的。他这么做了,外北的百姓才能够接受。外北的成功才能调动东北也这么做,进而影响到京城。才能从根源上将他心中担心的燕北之乱彻底的解决了。“动手吧,不要这么磨磨唧唧的。老李,这东西你已经在犯人身上试过五六次了,怎么手还抖啊!”
    李大夫看着一脸坦然的薛蟠,外面围观的百姓都绕成圈了,他能不紧张吗?死囚是死囚,薛大人可是三品大员,这一针扎下去他的半条老命也是去了。就看到老李还是屏住了一口气,一针下去后也是木已成舟,种好了。然后李大夫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手中的针,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不要发呆了,给本官也来一针吧。”夏桂撩起了袖子,坐到了一边,如果一个薛蟠不够的话,加他一个可以了吧。
    “这这这,夏大人,草民……”李大夫在夏桂的不耐烦的眼神中连话也说不全了,这找死的还是排着队的。可是被夏桂半是威胁的眼神看着,李大夫想要向薛蟠求情,却是被薛蟠用着鼓励的神情表示着他应该快点动手。李大夫被弄得没了方向,秉着死一个是死,死两个一双的心态,提着颤抖的小心脏给夏桂也来了这一针。
    谁想到这才结束,就看到一个一脸诡笑的人拨开了围观的百姓冲了进来。郇旪当然是来阻止薛蟠与夏桂的,他并不像两人那样几乎是十全的把握,肯定牛痘这东西不会丧命。可是为时已晚,郇旪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胆大包天,不是像他这样敢把江南的一大帮子关到监狱里,拷打一顿的。还有像是薛蟠与夏桂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的。
    郇旪看着两人外露的胳膊,心中打了一个突,不就是种痘嘛!这东西要是成了,可是造福大庆的,果然是他看上的人就是有气魄。自己也不能示弱不是吗。
    “小桂子,你怎么能同蟠子一起胡闹呢?!”郇旪又不敢拿薛蟠出气,你要找死不要拉着我们家夏桂,这个想法他是不会有的。如果玩的就是心跳,那郇旪关心的重点,在于明明同生共死的应该是自己与夏桂才对。于是他不顾及周围人的眼色,伸出了胳膊,“这个白胡子,你也给我来一针,要和小桂子的位置一模一样,不能偏了知道吗?!”
    李大夫看着眼前这位像是来胡搅蛮缠的爷,心里面真的给跪了,以为是买大白菜是吧,还要一样的位置,你怎么不说要发痘的位置都一样呢。

  ☆、第八十六章

等控制住外北的疫情,也已经是第二年开春的时候了。在听闻外北的大官都以身试险的带头接种了牛痘疫苗之后;同时在天花病情的威胁下;百姓也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纷纷也接种了牛痘疫苗。效果就如同历史上证明过的那样,凡是接种过牛痘的人都没有再受到这个恐怖恶魔的侵扰。
    一如薛蟠所料,天花的扩散是不会因为人为的意志而转移的。即便做好了隔离的措施;这个疫情还是在二月的时候跨过了山海关,进入了关内。这个时候;外北的局势直接影响到了东北与燕京之地;郇昰直接用行动表示了应该怎么应对这种夺人命的灾祸。整个皇室的成员都必须接种牛痘疫苗;有了外北那么多的人成功在前面,对这个诏令的颁布,并没有引起他人的不满,反而出现了少有的配合态度。大家都是惜命之人,有了一个保命的法子;这还是一个安全的办法,当然都愿意尝试一下。
    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在薛蟠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了京城,这次不是在文人墨客嘴里,而是在市井茶馆的评书大爷嘴中,说的都是他是如何火眼金星地发现了外北的灾情,如何当机立断地控制住了危险的蔓延,关键是牛大仙托梦于他,告诉他应该用牛痘而非人痘才能够救活更多的人。
    太上皇听了小太监模仿着市井流言后,只是静静地望着西方的天色,红霞染透了紫禁城的天际,他的思绪飘得很远,在疫苗的高效推广中,东北一带的疫情死伤人数被控制在了一个范围中,与预期中的哀鸿遍野截然不同,除了前期还没有来得及种痘的黑省之北,其他地方只是上报了分散性的死亡病例,大规模的灾情再也没有出现过。
    薛蟠随即上折子,表示大庆应该以此次的疫情为警戒,建立起完善的紧急防御系统,凡是遇到了天花这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应该及时地实行隔离措施。同时,这种隔离不能是消极应对的。因为已经受感染的人群,其实才是预防未感染人群活命的关键所在。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知道疾病的发生特点、传播特点、相对应药物的反应特点,这些都会成为防止疫情扩大的重要情报。
    积极的隔离措施,需要是对于隔离地区的百姓,给予高度的关注,配置一流的大夫,提供充足的药材,确保隔离地区的环境。每从隔离中活着走出了一位痊愈者,就是在与恶魔的作战中的一次胜利。
    这些能够活下来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英雄,他们是值得被赞扬的,因为他们诠释了生命的可贵。
    因此,积极的重大疫情防御系统是值得建立的。
    太上皇想到了这几日朝中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事情,看着正在落下的太阳,只能默念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薛蟠这个人就像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好像没有什么事情真的困得住他,而他所图也绝不是一国之地。这样的人是大庆的气运,但又何尝不是劫呢,没有乱何来平,没有灾何来福?
    ****
    “下面统计的数据已经上来了,你也看看吧。”薛蟠喝着茶,看着下面呈上来的折子,转而又交给了贾珠。天花疫情减退之后,又是一年春耕的时节了,在去年的一场大劫之后,外北的人口也是锐减了四成,里面虽说是老年人占了重头,但是壮年的劳力也是少了很多。今年的春耕对于外北来说又是一次考验,这个年代没有温室大棚,也没后来改良过的育种。在外北这样的地方,粮食并不是一个富足的东西,好在山中多是自然的宝物,或打猎或捕鱼,让他们的口粮也是很丰富了。
    今年因为大病之后减少的那些劳动力,让外北的春耕更加的繁忙与人手紧缺。此时,贾珠告诉薛蟠,五年前他托自己办的事情已经成了。那些高粱、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已经很好地适应这片土地了,也是可以保证大面积的产值,是到了一鼓作气,趁着这个关头推广普及的时候了。
    因为薛蟠在外北百姓心中的威望,这次的试种推广异常的顺利。百姓们在知道了这些作物是薛蟠亲自试种过的,并且得出了高产值数据的结论后,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尝试,不像其他地方凡是试点的区域都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态。这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因为百姓是淳朴的,他们相信愿意相信的权威。大家都是自信满满,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中,可以有一个惊喜。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从南地或者海外来的育种,在几代的改良与适应了大庆的土壤环境后,也表现出了它们好养活,高产量的一面,很适合外北的自然环境。
    薛蟠在这个时候,最为感谢的人是不能说出口的前朝皇帝。因为研究着宝藏这件事情,薛蟠将洛氏王朝的档案翻了一个底朝天,他们在某些地方做的事情,真的是帮了后人一个大忙,比如说向东北一带移民的事情,就是在两百年间完成的。让这里从一片无人之地,变成了多民族杂居的地区。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口基础才能有以后的发展。什么地方都不能少了人,不然让这块黑土地成为粮食的种植区域,远不是薛蟠在一年内可以做出来的事情。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哪怕是相隔着不同的朝代,这样百年大计的影响力深远而重大。如今薛蟠在这里引入了新的高产量物种,它们的口感也许不是大庆人最喜欢的,但是却是能够保证不被饿死。
    等到百年过去,这里会变成什么样的光景呢?在有了各种机械帮助下,东北与外北之地的产粮数量更是能够一个飞跃。但是,这个百年的积淀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那是庄稼汉们看天的本事,也是与脚下的土地培养出来的默契。
    “表弟,这次我们是做了一件好事啊!”贾珠看着这些高产的作物,他之前还担心是下面有所虚报,在与谢穆一起,一个一个县城调查过来之后完全放心了下来,这个数字不是造假的,而是实打实的收获数量。这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