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了史家这样的老势力吗?可是支持不代表要把这些老势力全部清除,制衡不是这么玩的。因此在另一方面,太上皇又希望老牌势力可以凝成一团,也在朝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说穿了就不是允许一家独大的可能,这对朝局来说太危险了。
    在一个帝王身上的矛盾,在太上皇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过最后一场殿试,他并没有插手,而是让郇昰按照了自己的意思来,毕竟选出来的人是在郇昰手下做官的,不向着郇昰的思路怎么可以,他在这里不会为难自己的儿子。
    这么弯弯曲曲,几经转折,更是将帝王心术表现的入木三分。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进来了,向着太上皇与薛蟠报喜,“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试放榜了。薛公子得了第二名是榜眼!”
    太上皇摸了摸胡子,笑着看向了薛蟠,“朕就说你很好啊!对了,状元是哪位啊?”
    小太监是个机灵人,当然知道关键是问是不是林瑜占了头名,他马上回答了,“不是林公子,是太原的董岑公子,探花是谢家的小儿子谢穆,林大人的儿子得了第四名。”
    “哦?”太上皇扣了扣茶杯,郇昰宣布的这个名次真的太有意思。董家是个什么情况呢?他家不算几代书香,是从现在的兵部尚书董老头那里开始发迹的。董老头在大庆建朝后的太上皇中年执政时的进士,他在太原一带的美名,不下于一直礼贤下士的北静王。但是,董老头的二儿子董岑在他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没有争议话题的人,他深居浅出,很少参与诗会这样的东西,今年也有三十岁了。
    谢家与郇昰的关系不错,谢旻还与郇旻同名,黔州的假银案子之后,谢旻调任到了那里,协管西南的事情。
    可以说三甲之中,一个是透明人,另外两个都是偏向了郇昰的人。而把林瑜多不多、少不少的安排在第四,狠狠将前段时间说林家几代探花的言语给打了回去。这个感觉很微妙啊!
    此榜一出,天下哗然,押了薛蟠的人终于大赚了一笔。而江南的清流们还没有从前面的胜利中回味过来,就得到了这个奇怪的结果。他们有些不知所措,难不成前段时间觉得太上皇向着他们的感觉是错的,皇上也宽容他们也是假的?
    就在风头没有平息的时候,一道太上皇的圣旨更加打乱了所有人的想法,他越过林瑜给了林海的女儿定了婚事,说是林家与贾家结亲就是当初贾公求太上皇保得媒。林瑜才貌双全是很多人期盼的如意郎君,自己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林家的小女儿听说也是冰雪聪明,他老了就喜欢小孩子,不如帮黛玉做个媒,看着江南的韩家就不错,他们家的三儿子年龄上合适,等到两人长大,就成亲吧。
    林海还在呆滞状态中,这一次算什么意思还没弄清楚。
    在京城的薛蟠与夏桂却在喝着小酒,他听着这个消息,也是沉默了片刻,“林瑜的未来不好说,但是这个世道,女子却逃不开棋子的命运。”
    “所以,我才是个男人。”夏桂灌下了一杯酒,她不知道这个婚姻代表什么,只是这样的指婚让她很不舒服。

  ☆、第八十一章

太上皇是不是抽风了?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怎么会突然给一个小女孩指婚;就算要做媒;你也应该给适婚年龄的林瑜做媒才对啊。
    接到圣旨的那天,林海和贾敏大半宿没有能够睡着。“老爷;这韩家的小孩……”贾敏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往下说了;因为黛玉的年龄只有七岁;还有六年才会议婚,他们夫妇两人真的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林海从头到尾想了很多,然后各种的猜测被他一一推翻;单单从婚配的人选上来看;太上皇又不是真的糊涂,不会选择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可是越过了兄长;订下幼妹的婚事,这么毫无章法的事情;也只有太上皇能做了,就连皇上也不会如此行事。“韩家的韩岳比黛玉大三岁,如今也在湖畔书院读书,听闻成绩也算不错,为人也是方正。韩家在朝中的官职不高,却是出了几代大儒,湖畔书院的创始人之一就有他们家的先祖。他家风严谨,都是方正的人,也没有介入太多的是非曲直中。这样一想,如此的人家也是极为适合黛玉的。”
    贾敏拧着帕子,她久居江南,这里大户人家的事情都是清楚的。说到韩家,那就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人家,在江南的名望不算最高,却是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家中可能没有像林家或者贾家那样的过着富绰的日子。
    想到了自己的女儿,那年的落水事件之后,王大夫与京城老友给黛玉联合开了方子,原来的病症居然去除了七七八八,最重要的就是日后的保养。女儿家的身体是养出来的,要是家中和睦,生活安乐,那么郁气自然散化。
    在贾敏的有意引导下,对于黛玉的教育中除了诗词歌赋,也有很多掌家之学,偏偏她的这个女儿天生玲珑剔透,却就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这样黛玉就更需要嫁入一个门风端正的人家,起码要像是林海这般的人,才能保证她在后院之中不会受到委屈。这样一想,太上皇指的婚,对于黛玉也没有什么坏处。
    “别多想了,御旨已下,后面的事情,我们与韩家好好交往着,再做谋划吧。”林海安慰着贾敏,她的身体这两年总是不太好,也是江南的事情太多了,他坐在这个如履薄冰的位子上,家中的往来应酬多是亏了贾敏来应对,也真的是累到了。
    而这次轰轰烈烈开头,却轻描淡写结尾的三甲赌局,让林海明白了,属于江南老牌清流的辉煌已经到了尽头,他们要走下坡路了。也许给黛玉的赐婚是在告诉他要找一条退路,那就是安安静静地什么要不要争,却也不能死气沉沉地万事不理,成为一个方正之人便是最好的选择。
    林海心中长叹,方正一词,说的人羡慕,但是太难了,两头都敢得罪,比两头交好都要有魄力啊。还有林瑜今年已经十九了,也必须订下一门亲事了。
    要定下亲事的不只是林瑜,薛蟠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议婚对象。要说有多么的炙手可热,就连郇昶那里都有人去打听了。郇昶与薛蟠的关系并不亲近,可以说那日的大朝,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这群新出炉的前几名进士,都先暂时安排到了翰林院做修编,除了薛蟠与谢穆。他们两个人的差事没有在朝会上定下来。
    奇怪的事情多了,也就不是个事情了。大臣们刚刚经历了被太上皇的奇怪指婚。这么一闹,看着被单独留下来的榜眼与探花,也不觉得奇怪。薛蟠这个话题人物,在薛林之中的获胜,让大家看到了皇上对于他的偏爱,所不定接下来会给他一个好差事呢。而太上皇的做法,说不准是给林家的特别安慰奖?
    郇昶觉得事情也许不是这样的简单,朝会散了之后,他却一步也没有停留,马上疾步走了出去,却还是在半道中被几位大臣给拦了下来,真是麻烦,郇昶看着那几张老脸就知道他们要干嘛了,笑的那么的扭曲不就是让他来做媒的吗,自己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爱好。
    “三王爷,今日醉白楼出了新菜,大伙都去尝尝鲜,您一道吗?”
    郇昶摆摆手,“各位大人们吃得开心,我家中还有些事情,就不一起了。”
    大家看着平时好说话的郇昶居然不去吃饭了,也是面上一愣,“三王爷,那可是在京城做的西湖醋鱼啊,听伙计说一天也只往外卖十条。您看不去尝尝鲜?”
    郇昶继续摇头,不就是一条鱼,当他没有吃过吗。他才不会上这个当,每次殿试结束的时候,都是保媒的好时节,不管是后宅中人,还是这些同僚官员们,都很起劲,家中有女儿就更是如此,多半是想找一个有潜力的人品不错的年轻人,关键是他还要未婚。这种人一般是世家子弟。
    前头说了寒门子弟资源不多,他们考中的时候年纪偏大,青年俊才多是世家子弟,就像是这次被寒门子弟推崇的薛蟠,也其实早早拜入了宋诠门下,家中十分的富裕。他还没有结婚,多么适合的一个对象呀。
    郇昶的侧王妃贾氏是荣国府二房的大女儿,她的娘亲就是王家中人,与薛蟠的母亲是姐妹的关系,又是多么近的亲戚关系。这些想要做媒的大臣们当然会找上了郇昶,三皇子平时也算好说话,他们都想要探探口风。
    郇昶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对于贾元春他谈不上有多喜爱,一个侧妃而已,除了正妻之外,后宅中的其他女人,他都不会在她们身上花费太多的心力,他们之间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