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章 稚子非愚拙

昨夜里的一阵秋雨刚过去,清晨就算起了个大早,还是不见天放晴,抬头还是一片灰蒙蒙的,厚厚的云层仿佛就要压了下来,也正是应了那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金陵的地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薛府。
    府中正院的后方,有一个别具一格的花园,假山拥水。细一看中心的位置是一汪大水池,不过平日里那几只常见的鸳鸯却是不见踪影,许是晚上去躲雨还没有游回来,不知道在湖中心的那个假山洞里头睡觉。
    沿着这个花园的右侧是一条长廊,雨水还稀稀落落的从青瓦上滴了下来,‘嗒!’的打在青石路上,一直通向园林的右路深处。
    长廊在层层叠叠的绿荫的尽头停了下来,那里是一对奇怪模样的松树,就像是一对夫妇,没能从一块地里长大,却空中相会了,抱了个满怀。
    路似乎就这样到了尽头,只是稍稍绕穿过这个帘洞,就会豁然开朗,一个别有洞天的院落就在眼跟前了。
    那主殿的房梁上挂着一块匾额,“归去”,也不知道说的是归去来兮,还是醉罢欲归去的意思。
    整个院子的门庭前没有繁复的花草,只是种了不少的竹子,在墙的一侧,地上倒是铺满了昨夜被打落的竹叶,有的已经泛黄,映衬着白玉石头铺成的地面,倒也有种秋日的凉意。
    “大爷已经起了啊!”这个尖利的声音,硬生生地刺破了一直沉静的庭院,一个老婆子从侧殿中走了出来。
    这位看上去是个嬷嬷一类的角色,头上却也有个不错品相的银簪,上面镶着一个深红色金线边玛瑙,看的有点炸眼,身上穿的也不含糊,深紫色缎面镶着鲤锦的花纹。
    “是。”就听见徐嬷嬷边上的小哥简练地回答了一个字。
    荆芥丝毫没有多言的心情,就像他的衣服,青灰色那样的沉默。说罢,荆芥像是深深地看了嬷嬷一眼,清晰地吐出四个字,“大爷,喜静。”
    这四个字,让徐嬷嬷不自然的调整了一下脚步,她愣了一下,小厮就从她的面前走过去,干净利落地打开了主殿的门,然后却轻轻地合上了。在这个因为大雨,连鸟鸣都稀有的清晨,徐嬷嬷仿佛听见了殿中的更衣声。
    “不过是个呆子。”徐嬷嬷暗自啐了一口,又快速地捂上了嘴,很是怕被人听见,然后快速的离开了前庭,去了后方看看厨房准备了什么吃食。
    ‘虽然呆,倒是惯会享受的。’她想着薛蟠对于吃的讲究,又暗暗的瞥了下嘴。一会消失在了石墙的转弯处。
    就在这个时候,房内的薛蟠却紧皱着眉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他的耳边如同魔咒般的回荡着这个声音,它包含着无奈与悲哀,还有自嘲与萧索,像是从历史的地狱中发出来似得,每在耳边叫一声,就要把灵魂拉扯一番。
    ‘啊!’薛蟠猛地惊醒了起来,他深深吸了几口气,想要平息梦中的惊怒。
    此时,就听见了窗外面徐嬷嬷尖刻的声音,他暗暗紧蹙了一下眉头,这个老婆子,越来越不安分了,从偷奸耍滑,到在背地里编排主子,薛蟠想到听到过几次那声‘呆子!’,就越发的不忿。如果不是看在他是娘亲带来的份上,一定要撵出去。
    只是这样一打扰,倒是把梦中的情绪打断了。薛蟠也平复了心绪,短手短脚地下了床。在门外候着的荆芥听着声响,走了进来。没有多说什么话,倒是极为默契地为薛蟠更衣,然后侍候他洗漱。待把头发梳了发髻,薛蟠走出了卧房,来到了前厅,他前候在那里的当归点了下头,当归立即绕道后面,吩咐人上早餐了。
    直到薛蟠用毕早食,这段时间,屋子里都静静地没有多余的声响,倒真是像前头说的,‘大爷喜静。’
    家里的仆人们都习惯了薛大爷的样子,从婴儿开始,已经快满四年了,薛家这个独子,丝毫没有小孩的吵闹,不是那种年少老成,却是一种呆滞的样子。
    要是在别家,像是金陵薛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指不定闹出什么笑话。
    偏偏薛老爷只有薛母一位夫人,连妾氏都不见一个。对于这个独子算是宠爱的紧,就说他喜欢美食,也费尽心思把天南地北的名厨都找了来,算是在江南的独一份了。
    但是这样,人们却也在背后说,可不是在养着一个呆子么,就会吃吃喝喝的,连话也不见说,看上去傻气的很。
    这话是断然不能被薛家的主子听见的,除了薛老爷和夫人,还有隔着两条街外的另一房,那是薛老爷的弟弟家,也同薛老爷一样从商。
    要说人们不敢说,那是因为薛家可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皇商,跟‘皇’这个字沾了边,就有种权势的味道。
    而薛家也确实是紫微舍人的后人,和贾、王、史并列为本朝的四大家族了。
    呆气这样的话,薛家的下人要是不敢说,那么在薛蟠身边侍候的四个小厮,当归、荆芥、黄芪、甘草就是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位爷根本就是个严厉的主,哪里是呆气,是冷气还差不多。
    而薛父薛母也是知道他们的宝贝儿子不是呆,而是有病,只要一多用脑就放空表情的病,也是寻遍了名医也没有起效。
    看着小小幼儿不怕苦的吃下那些黝黑的药汁,薛父薛母的心都是苦的。要是没这个病,那蟠儿就是个少见的天才,看看他读得书便可知一二。为人也知礼有度,对双亲孝顺,那些富家子弟的恶习在他身上全都找不到。
    可惜,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为人父母的也就满足小儿少有的要求,富贵人家请几个厨子怎么了。反正都得吃饭,吃的好点,开心点,说不准于病有利。
    等用完膳,向父母请好安,薛蟠回到别院,进入了另一侧的书房,众人都退了下去,在屋外候着。
    薛蟠微微推开了窗子,水青色的细纱上还挂着些许雨珠。他不喜欢紧闭的空间,就像是被禁锢了那样,让他感到压抑。这也许是因为又一次重生,在娘胎里的黑暗而感带来的错觉。若非当时感到薛母的关心与温情,薛蟠深知他恐怕熬不过那十个月,因为感到被强烈的需要与爱,所以他选择了生。
    他是绝望而死的,不是身体,而是心,一个有着现代灵魂的心。他亲眼看着列强攻占京城,亲眼看着祖国一步步沦陷中,枉费他一步一步闯过官场上的那些阻隔与陷阱后位极人臣,却无力回天,连苟延喘残也做不到。
    他带着对于那个朝廷的恨,带着对于统治阶层从根源上糜烂的恨,带着对于列强的恨,特别是那个邻国岛国的恨,以及天意弄人的恨,最终在浪迹民间后,含恨而终。
    不如归去,既然独木难支,既然是历史的宿命,要穿越又有何用,成为中堂大人又有何用。在那个年代清醒的他,唯一知道历史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所以,何不归去。
    只是,再醒来却成了一本石头记里的人物,呆霸王薛蟠。就算不熟知红楼如他,也知道这是个极不讨喜的角色。欺男霸女,最后落得个草草收场。
    为何又要成为这样的人,还是从婴儿开始。
    也许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个时空似是而非的历史进程。
    没有元朝,三百年前,元军除了攻打金与南宋,还一路东进,攻打了岛国。
    另一路同时西进,攻占欧亚地区。这样长线作战,虽有了一时的胜利,但也给了中原喘息的机会。元军最终没能一统天下,也造成了这片土地持续近百年的群雄割据。
    而明朝与朱元璋也没能出现,而是前朝的洛姓皇帝夺得胜利,后代更也把东北来的八旗彻底地打散了,现在几乎是不能在这个地界上找到了八旗的影子了。
    只想不到,最后前朝还是败在了内乱里。
    而现在皇上的父亲,就是当时年轻的先皇,合着当年的那帮老臣子们,在六十多年前,建立了大庆朝,这些就是那些四王八公的来历了。只是传到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就是薛父那样的第三代已经没有什么爵位了。当然也只有一个紫薇舍人后人的名头,也奉旨经商的皇商名义。
    名头上听起来还是贾府与史家不错,而王家好歹还有人在朝为官,还是个的皇上宠幸的官,就是薛母的哥哥王子腾,现在也是一方知府。为商如薛家,到底差了一筹。
    撇去这些杂念,薛蟠摸了摸已经被翻起一个毛边卷脚的史书,这提醒着他那些沉重的历史已经改变,他活着,活在一个双亲宠爱的家里,活在一个没有火烧圆明园,没有卢沟桥事变的世界里,对于薛蟠来说这边足够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