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年的所有光伏电池及电池组件。
联投发电欧洲分部,由欧洲分部转告施坦巴赫公司:“联投愿意在静海市招待小施坦巴赫先生。”
无论是国内市场部成员,还是欧洲分部的员工,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爽利。《新能源法案》最终能在德国获得通过,施坦巴赫家族无疑是出了大力气,哪里曾想到德国谨慎的性格,让远在亚洲的一家无名企业摘了大桃子?
小施坦巴赫是家族的第三代家长。身材高大,有着哲学家一样的大胡子,收到施罗克转交地电函,没有暴跳如雷,他坦诚的承认自己工作上的失误,轻视了一个重要的合作者或者说是对手,以致公司陷入两难的境地。
作为德国新能源企业的领军人物,施坦巴赫公司零三年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0兆瓦。为世界第七大、德国第二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供应商。作为有着悠久传统的企业,无论是从传统地技术要求上,还是从工业布局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充产能。零三年,德国所有地新能源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说《新能源法案》导致德国新能源产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迫使德国市场全面的向其他国家开放。
(对于新项目的筹备与建设,国内地速度要远远高于西方工业国家,在国内,项目的规划、审批、建设可以同时进行。整个过程中还可以漠视对环境的影响。在建设的过程中,工人的安危并不是雇主首先要考虑地问题。国内东部城市,零三年,工伤死亡赔偿总额约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至于其他地地方,则要少得更可怜,而在体系严谨的工业国家,相应的赔偿标准大约要提高一百倍左右。)
目前也只有联合新能源有可能在明、后年提供1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这样地产能将与施坦巴赫公司一样,施坦巴赫公司不能容忍这样的战略合作者倒向竞争对手,德国排名前十位地太阳能电池供应商,只要与联合新能源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垄断联合新能源在德国的太阳能电池销售,都有可能一跃成为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
欧洲分部成立的时间还短,并未掌握充足的销售渠道,也注定联投采取与德国本土企业全面合作将是最迅捷的方式。
施坦巴赫的来访,并没有受到傲慢的接待,林泉亲自陪他参观联投分设在通南高新区、静海电子高新区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光伏元件生产基地、静海大学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以及规模宏大的联合集团学员培训班。
林泉给施坦巴赫公司三个选择:第一,施坦巴赫与联合新能源在静海合资建设太阳能电池厂,所产光伏电池及组件都由施坦巴赫公司回收,联合新能源确保明年、后年的产能主要供应施坦巴赫公司;第二,施坦巴赫公司与联合新能源签订十年期约协议,以零四年100兆瓦的产量为基础,联合新能源向施坦巴赫公司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供货量每年递增10%;第三,维持现有订货合同,联合新能源新增加的产能寻找新的德国买家。
德国突然增加的需求,光伏发电市场的大门向世界各国打开,但是三四年之后,德国自身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也将迅速提上来,德国市场的大门将逐渐关闭,林泉要施坦巴赫公司为联合新能源在十年之内打开通往德国市场的一条通道。
对于联投,施坦巴赫公司志在必得,所以第三个方案不在施坦巴赫先生的考虑之内。
联合新能源名下有太阳能电池工厂,到静海合资建厂,施坦巴赫先生担忧光伏技术会泄露出去,无疑,在施坦巴赫先生的眼里,这个国家的商人都是狡猾而奸诈的。
施坦巴赫先生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与联合新能源签署十年总量达1800兆瓦的期约供货合同,价格根据市场调动,差不多将占据德国6——12%的光伏电池市场。施坦巴赫向联合新能源支付五千万美金的订购保证金,联合新能源将用这笔资金全力扩张太阳能电力的产能。
德国《新能源法案》通过之后,德国光伏发电企业大力寻求光伏电池及组件的供应商,补充自身的产能不足,紧接着就是向上游原料晶体硅片供应商寻求稳定的原来供货渠道,警惕硅片供应商则向最顶层的高纯警惕硅供应商寻求稳定的原料供货渠道。
但是德国光伏市场会爆发成什么样,谁也无法预计,长期订货合约是不可能获得的,想要原料,就跟其他产商一起竞争吧!
施坦巴赫公司之所以愿意为联合新能源十年之内都打开德国市场门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联合新能源手里握着全球最大原料硅供应商MSNN的超大期约订货单,这是一份固定上涨浮率的期约合同,总价超过十二亿美金。
小施坦巴赫先生敢跳出来发誓:这份期约订货单,至少值20亿美金。除此之外,联合新能源手里还握着即将投产的第九大原料晶体硅供应基地。施坦巴赫先生要求联投掌握的原料硅优先供应施坦巴赫公司。
11月18日,对于菲林克斯来说,无疑是大灭亡日,他曾料到会有一定的转变,却没想到这么彻底。曾经意气风发的他被突然袭来的一击彻底击溃,傲慢、尊严、自信在这一刻通通都不属于他。以及之后一个月来,越来越明朗的局势,他注定将成为有史以来导致MSNN公司损失最严重的一任首席执行官。在董事局暗示必须有人为此负责之时,菲林克斯只得递交辞书,离开那年薪高达四百万欧元的职位。林泉倒有些替菲林克斯不值,只是联投开不出这么高的薪资,无法将他延揽到名下,不过跟菲林克斯家族的私下约定,应该能弥补他一定的损失。
经过一个月的扯牛皮式谈判,联合新能源与施坦巴赫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仅就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级原料硅供应商达成协议,还就新能源的各个领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例如风能、生物能。从并购西伏太阳能、组建联合新能源起,联投在科研及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就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技术积累的时间太短,为了明年产能顺利的扩张,林泉当仁不让的向施坦巴赫公司提求技术上的支援请求。
在施坦巴赫公司的刺激下,丹麦Vastas公司迅速放弃傲慢的姿态,同意以风机发电设施的核心技术加二千万美金,和黄实业、东都电气、静海电气在静海高新产业基地合资成立静海风电设施有限公司,各占25%的股份。与此同时,静海电气投资五千万元,施坦巴赫以核心技术外加三百万美金,成立静海风电风场设计有限公司,各占50%的股份。对于国内来说,新能源的重点还是风能风电,上述两家公司主要开拓国内市场。
不管从哪一方面,都可以说是联投全面的胜利。
欢迎访问世纪文学。
第十七章 硅业九巨头
林泉从欧洲归来的两大重要决策对联合新能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零三年底的产能就达到30兆瓦,为应付施坦巴赫的订货合同,林泉为此将静海电气大量的技术人员、设施抽调到联合新能源机电设施公司,确保明年的产能达到预定目标。能这么迅速的提高产能,还是依赖于科研技术中心以及与几大研究机构合作的联合实验室储备了大量的技术骨干。产能虽然可以上去,但是真实的供应量还要滞后一段时间,到明年年底最多能供应80兆瓦的总量,还有相当大的缺口。市场部为此焦头烂额,袁鑫奔走于国内大小光伏电池供应商,可是谁都看好明年的德国市场,都要拿自己的产品到德国打开市场,谁也不理睬联合新能源。
与集团上下的兴奋相比,袁鑫就显得有些沮丧了,20%的供货缺口,面临的就是巨额的赔偿,将损失多少收益啊!
林泉却一点都不焦急:“赶不出货,跟施坦巴赫公司就补充个谅解协议,施坦巴赫还指望我们供应原料硅,不太苛求的。另,按照今年的扩张速度,明年全球产能就要突破1500兆瓦。原料硅有三千吨的供应缺口,明年六月份国内厂商将会排队找到你的门前讨原料,到时候,挨个收购一点量,差不多也可以将这个缺口补上。”
袁鑫说道:“但愿如此。”
“垂头丧气什么,准备准备,秦宇回来之后,跟你去日本参加硅材料合作会议,这个会议将决定未来十年的高纯硅产能分配。”
“我们也属于托马斯成员了?”袁鑫兴奋的说,“垄断才产生暴利,想想也让人兴奋。德国光伏市场的爆发,将让光伏级晶体硅需求量激增到一万吨。将会有七千吨的供应缺口,但是产能至少要等到四年之后才可能补上来,四年之间,就只能跟半导体产业争原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