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同治十一年,载淳自己都开始择后选妃预备大婚,公主仍然逍遥宫中,碰着他就一句话:“你少花点钱,多给我攒点嫁妆。”
于是载淳就没脸跟她打听备选女子的事了,只能抓着载澄不放,反复求他帮忙外出查探。载澄不负期望,给出了满意答案。
“东边喜欢状元崇绮之女,西边看员外郎凤秀的闺女顺眼。阿鲁特氏像大姐姐一样端庄,富察氏颇有漓姐姐的风范。”
“漓姐姐的风范是什么?”抢钱吗!
“她不想嫁给你。”载澄铁口直断,跟神棍似的念念叨叨:“强扭的瓜不甜,强扭的麻花也不甜,强抢别人弟弟根本甜不起来。”
载淳没心思听乱七八糟的东西,光纠结居然有女子胆敢公然宣称不爱皇帝,诛她九族都不冤枉。可是西太后坚持举荐富察氏,德言工容夸得天花乱坠,最后对载淳眨眨眼:“皇上看了她必然喜欢。”
再好的女子,心思不往丈夫身上放,就该死!
因为两宫太后相持不下,最后把选择权推在载淳身上,让他亲眼看过。兰儿信心十足,毕竟富察氏姿容甜美秀丽,和载淳平时喜欢亲近的澄贝勒异曲同工。人的口味大致差不多,男人看什么样合眼源,女人也是一样的。相较之下,比皇帝年长三岁又过分老气的阿鲁特氏相貌平平,堪称丢人堆里找不出来。男人眼里,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是给美人儿点睛,不是给丑女上妆。莫非她当年选秀得封贵人是因为念了两句诗,还不是托皮囊的福。
使她崩溃的是,载淳的确首先冲富察氏去了,隔着半尺不到的距离把人家小姑娘看得娇羞垂首,然后走向阿鲁特氏,握住她的手……
慈禧太后气得浑身打哆嗦,慈安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女人的较量不会因丈夫故去而终结,她们总要一辈子厮杀。前朝的战场被兰儿霸占了,慈安在后宫棋无对手寂寞难耐,但求一败。现在皇帝大婚亲政,选的皇后又是她的可心人儿。
兰儿,回后宫来,姐姐十八般武艺等着施展给你看。生疏多年,又失去了曾经把持权柄的安德海,你还怎么逞威风。姐姐一定让你明白,何为正副、东西,女人的归宿绝不是和男人争短长。你若真有本事,岂会护不住最贴心的大太监。
想到安德海之死,慈安愈加振奋。那个死奴才不仅皇帝厌恶,恭亲王也欲除之后快。
同治八年,兰儿刚把载淳笼络回一丁点心思,安德海就打着采买江南丝绸的名义出京。大清祖制,太监不得离京,违命者斩。最后在鬼子六的协助下,于德州捉拿处斩,速战速决,兰儿那么个机灵鬼都吃了个哑巴亏。可笑她垂帘训政惯了,竟然没在后宫撒泼,只同老六较劲。一点女人样都没有。她怎么不想想,得罪六王爷即得罪澄贝勒——比直接给皇上找晦气还让他难受。
可是皇帝马上就反过来让慈安太后难受了。
载淳还是惦记圆明园。不是他太过贪玩,而是皇帝亲政不等于太后还政。兰儿完全没如慈安的意跟她缩回后宫打打闹闹,即便同很多大臣都不对付也仍然坚持操纵国脉。慈安不懂她的心思,以为安德海的死让她有苦说不出。可兰儿真正惋惜的是比安德海晚死两个月的左宗棠。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之中再找不出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汉人既然才华盖世文武双全自带军队自出粮饷主动保家卫国怎可不重用。人死不能复生,怀念他不如展望未来。兰儿即将迎来的生辰,巴望着“亲政”的儿子调动权柄给她好好做一场寿筵长脸。
载淳说,重修圆明园宫两宫太后颐养天年。
慈安不乐意,慈禧喜欢前半段,后半段分明想把她驱逐政权之外,不高兴。内务府郎中很高兴,有工程可贪污,大工程,金银山。
他们已经想在心上看在眼里的钱,暂且还是户部账面上的字数。户部侍郎桂清奏请,力陈不可。载淳当即大怒,严加斥责当场撤职。并且在九月末发布的谕旨称:“朕念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以来,朝夕劳惕,倍极勤劳,朕亲理朝政以来,无日不以感戴慈恩为念。朕尝观世宗宪皇帝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集一部,念及圆明园本为列祖列宗临幸驻跸听政之地,自御极以来,未奉两宫皇太后在园居住,于心实有未安,日以复回旧制为念。择要兴修,其余游观之所概不修复。即著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著总管内务府大臣于收捐后,随时请奖,并著该王大臣等核实办理。庶可上娱两宫皇太后之圣心,下可尽朕之微忱也。”
御史求教胤禟如何劝谏,胤禟还想去求教兰儿怎么养的儿子,给他看什么不好去看老四的歪诗,写的还不如小弘历一半。
“阴魂不散的老四!”
作者有话要说:少女球神预言,果然同治等下章才能死
上面小载淳的话有一句格外加重“朕尝观世宗宪皇帝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集一部”
这孩子真想不开啊,去看乾隆的诗做人还能大气点!
奕詥,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詥,时为琳妃。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以恭忠亲王奕訢子载滢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贝勒,加郡王衔。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第 45 章
一意孤行是皇帝特权。
载淳为了给修建圆明园多找点支持,以及安抚整天神游天外的载澄,给他最讨厌的鬼子六加封世袭罔替。气得胤禟一顿饭吃了三只烧鸡,嘴角流油。
世袭罔替到底多不值钱,莫非让他去走十三的旧路,子孙步上载垣的后尘!愤怒夹杂厌烦,满朝反对声中,胤禟却坚持做个支持者,并且主动捐下二万白银作为工程款项。其后仍然有人表达反对,一概被载淳狠狠问责,连教导他的大儒李鸿藻亦遭训斥。圆明园损毁后的残壁遗迹很快清理完毕,施工银两备妥,眼看焕然一新的皇家万园之园即将重临人世。
有个名为李光昭的无业游民横空出世,抢夺了园子的辉煌前景。
因工重建程浩大需料繁多庞杂,内务府通令湖广、闽浙、四川等省,各采大件木料三千件,迅即发来京师。贱民李广昭,自称有多年持续购买囤积的上等木料,价值十几万金的香楠、梓柏等木料现存放四川等地,可报效朝廷。内务府官员与之结返通信,喜上眉梢。
听起来简直为帝王肝脑涂地的忠臣义士,然五月二十一日,四川总督吴棠上奏,经查四川并无李光昭购买、存放之木料。七月初七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又奏,李光昭以内务府名义向法国商人购买一船木材,声称价值三十万两,实际仅上法商签价五十四万洋元,其余均为谎报,妄图私吞。又有人举报,李光昭还打着钦差办理园工的名义,到广东、香港做木料生意。
载淳遭逢挫折,气愤上火,满嘴长燎泡。载澄回家学给胤禟,埋怨他当初不该答应重修圆明园,浪费钱财人力,还要满世界找材料。
胤禟笑得高深莫测:“反对的人什么下场?我没反对,照样有法子制止他,钱也不赔。”
载澄猛然醒悟李光昭一介草民,何来欺君的胆量,将各地官商玩弄股掌的计谋,操控各种暗地里的规则轻车熟路……
“被发现怎么办!修圆明园多大的事,别人知道你在搞鬼,咱们家就毁了!当年被夺爵连大姐姐都受牵连。如今她做了寡妇还不能安几天心吗?”
“我不说,谁会知道?”
没人知道,因为犯人死了,被李鸿章在天津直接咔嚓掉,一刀两断,嘴里吐出血沫,没有真言。
经此打击,圆明园工程虽然不停,但也不动大阵仗,拖拖拉拉,载淳懒得费神顾念。
载澄心里有愧,怕他被反对多了心情憋闷,变着法逗他开心,得空就把他偷出皇宫逛大街。
漓格格已经出嫁,连太后都改称呼唤一声荣安公主,却比在宫里做闺女时有活力。弟弟出门,她穿上男装就来凑热闹。
载淳常带贴身太监,四个人混天混地虚度光阴。他玩乐的时候多了,宫里一清二楚。西太后趁机会又开始预政,忙得像陀螺心里舒坦,愁坏了慈安太后,不停找大臣以隐诲之语暗相劝谏皇帝。载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