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纸醉金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滨海市与绿山市之间,相隔千里。绿山市是一个边远的山区个城市。在十秒钟之后,载波电话就接通了。绿山市百货商店人事科告诉戈亮,店里确实有一位采购员叫朱霞。她是先进工作者,《绿山日报》曾报道过她的事迹。不过,她最近没有出差,今天还在店里。
  金明听了戈亮讲述的情况之后,脸上露出了严峻的神情。住进居安旅社的朱霞,显然是一位冒名顶替者!敌人的间谍机关,是很注意收集我国的各种报刊、杂志,就连市、县的报纸,也尽量收集。他们常常把见报的人名分类整理,编成“人名档案”。他们显然从《绿山日报》上看到了关于朱霞的报道,于是,就借用她的名字、身分进行活动。万一进行查对,那边也确有其人,不易露出马脚。另外,借用采购员的身分,对于四处活动的间谍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在一个间谍身上,常常有好几个不同身分、不同姓名的伪造的工作证。对这个“朱霞”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马上对她进行全面的监视。
  金明又研究了笔迹,舒展和朱霞的笔迹虽有变化,但是从钩、擦、撇这些笔划来分析,非常相似。
  金明决定立即赶往松明县。正当戈亮站了起来,准备出发的时候,金明却朝他一笑:“你去叫一下小方,一起执行任务!”
  “叫小方,”戈亮这个彪形大汉,顿时象姑娘般腼腆起来。
  “嗯。去一个女同志,方便些。”金明说道。
  小方,就是方芳,戈亮的对象。方芳也是侦察员,二十二、三岁,一位媲静端庄的姑娘,看上去几乎很难使人相信是身佩手枪的公安人员,例象个电影演员。不过,她胆大心细、办事泼辣,正因为这样、金明把这个本想投考电影学院的姑娘,招进了公安学校,毕业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方芳与戈亮是在公安学校认识的,戈亮比她高两年。金明认为,培养一批女侦察员是很重要的。在侦破某些案件时,女侦察员有着她的特殊的作用。
  春雨绵绵,下个不停。金明换了一辆挂着出租汽车公司车号牌的灰色轿车,朝松明县急驶。公安局里有好几辆轿车装上了出租汽车公司的车号牌,为的是执行任务时不引人注目。
  松明县是滨海市附近的“卫星城”之一。它位于滨江人海处附近,是一个比较僻静的小城市。
  水湿的柏油马路,显得格外黑。戈亮驾驶着轿车,沿着江边公路笔直前进。一路上,金明轻声地向方芳介绍了案情。
  下午两点半,金明一行到达了松明县城。金明和他的助手们都换了便衣。轿车停在离居安旅社二、三百米的地方,金明和戈亮下了车,穿着尼龙雨衣,手中拎着旅行袋,朝旅馆走去。方芳则去县电话中心了解有关情况。
  居安旅馆是一家三层楼的小旅馆,虽然小,倒十分清静。令人感到纳闷的是,那位女人为什么来到这样远离滨海市的小旅馆?她想干什么呢?
  打了三次电话
  金明和戈亮象两位旅客似的走进居安旅馆,迳直来到旅客登记处。
  服务员给金明一张空白的旅客登记表。金明拿出自来水笔,在登记表上写道:
  “我们是公安局的,找郑树德同志。”
  服务员是个机灵的小伙子,他把旅馆住宿证交给金明时,证里夹着一张纸条,写道:
  “郑在114。”
  金明和戈亮拎着旅行袋,来到了114房间。那是经理办公室。金明和戈亮进去后,随手关上了房门。
  郑树德是一个四十多岁中年男人。他见到金明和戈亮,仿佛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显然,他一直焦急地等候着金明和戈亮的到来。
  郑树德低声地汇报了情况:
  最早发现朱霞可疑,就是门口旅客登记处那位机灵的小伙子。
  朱霞向小伙子说,她有点神经衰弱,夜里睡不好,最忌嘈杂,希望纷她一个安静点的房间。小伙子就把301房间,给了朱霞。
  301房间在第三层楼最来头的一个房间。它隔壁的303房间与对面的302房间,都空着没人住。小伙子把朱霞安排在301房间之后,不再让302、303房间住人了。这位机灵的小伙子知道,如果朱霞真的是公安局追捕的对象,那么302、303房间肯定要另派用场的。
  小伙子在安排好朱霞的住宿之后,马上向经理郑树德报告了敌情。郑树德一方面给金明打了电话,一方面关照旅馆里有关工作人员密切注意朱霞的动向。
  郑树德正说着,方芳推门进来了,提着一个收录两用机,说道:
  “朱霞在301房间,打过三次电话。这是录音。”说完,播放了录音:
  第一次是打给“4976065”。
  “哪里?”女声。
  “手套一厂技术科。找谁?”男声。
  “找黄海生同志。”
  “黄海生?他到二厂去了。”
  “喔……”电话挂断了。
  第二次是打给“7408876”。
  “哪里?”刚才的女声。
  “你哪里?”女声,反问道。
  “我找王德远同志。”
  “他在开会。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
  “过一会儿,我再打电话给他吧。”电话拴断了。
  这下子,又突然冒出来两个新的嫌疑对象——黄海生和
  王德远。
  第三次是打给“5123975”。
  电话接通之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
  “是延龄吗?”女声。
  “喔,你是永生!我已经在路上。”低沉的男声。
  “我住在‘市委’,103房,电话7129408。”电话挂断了。
  在这三次通话中,显然,最后一次的内容最为重要。意味着一个名叫“延龄”的男人,正朝松明县进发,要与朱霞接头。
  “朱霞正在301房间里,是不是先把她抓起来?”郑树德十分焦急地间道。
  “不,切切不可惊动她。”金明摇头说道,“她已是瓮中之鳖,不必抓她。我们应当放长线,钓大鱼!”
  黄海生是谁?王德远是谁?那个名叫“延龄”的男人又是谁?他赶到松明县要于什么?
  “电子114”
  金明相微型半导体报话机的拉杆天线收好之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香烟盒大小的方盒子。一揿按钮,盒盖自动揭开,露出一排刻有“0”、“1”、“2”、“3”、“4”“5”、“6”、“7”、“8”、“9”等数字以及英文字母的按键,还有一个暗绿色的显示屏,看上去很象一只微型电子计算器。
  其实,这是金明和戈亮研制成功的微型电子资料查索器,简称“电子114”。差不多每一个公安侦察员身边,都备有这么一只小方盒。以备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迅速查索有关资料。比如,案情与某某路某某号的居民有关,只消把某某路用汉语拼音文字写出来,按动字母键和数字键,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亮绿色的文字,告知这户居民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又如,查获某一个与案件有关的电话号码,欲知这是哪儿的电话,只消照电话号码按动数字键,以显示屏上可以迅速获知这电话用户的名字。再如,一辆与案情有关的汽车一闪而过,侦察员看见了车号,欲查是谁的汽车,只消照汽车车号按动数字键,便可获知汽车驾驶员的姓名……这只小小的方盒,能象电话局的查号台“114”,一样解答有关问题,所以被侦察员们誉为“电子114”。
  此刻,金明用“电子114”查询什么呢?
  金明先是旋钮拨在“电话”两字上,查询“7408876”——朱霞第二次拨的电话号码。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滨海市中医学院打字室。”
  奇怪,未霞找中医学院干什么?
  接着,金明查询了“5123975”——朱霞第三次拨的电话号码。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80一2567649号汽车上的电话。”
  这是一辆什么汽车呢?金明把旋钮拨在“车号”两字上,然后照“8o一2567649”按动数字键。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黑色‘奔鹿牌’轿车,私人汽车,驾驶员韩玉磷,临潮县丰收渔业公司。”显然,那个自称“延龄”的人,就是韩玉麟。金明又把旋钮拨在“人名”两字上,照“Hanyu一1in”按动字母键。由于在汉语中,“玉”、“麟”两字同音异字甚多,显示屏上逐一出现许多人名:
  韩玉林 男 34岁 滨海市山岳路786号 中山医院内科医师
  韩育琳 男 44岁 滨海市向明路 8号 9室
  韩雨霖 男 78岁 松明县秀风路799号 松明中学退休教师
  韩郁陵 男 已故 宝海县九湖路441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