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神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君宝大喜,忙施礼道:“师父。    弟子已将那信件送到无色大师地手中。    ”那男子微笑道:“辛苦你了,这位姑娘是?”郭襄抢前躬身施礼道:“周前辈。    晚辈叫郭襄。    ”那男子神色一动,忽地伸手轻轻一按。    郭襄心中一惊,忙挫身躲避,怎奈那男子出手似缓实速,郭襄但觉肩头一麻,一股回旋力要将自己拉倒,滴溜溜原地打了两个圈子方才立定。    那男子已是笑道:“家学渊源。    果然是郭大侠与黄帮主的女儿。    ”郭襄奇道:“周前辈你知道?”
        这夫妇二人正是周志重与程英。    二人居住在紫盖峰十载,清心养性,日子倒也逍遥自在。    周志重玄功深邃,虽年近四十,却看去只是三十出头模样。    先天功练至绝顶境界,虽不能说长生不老,却也可以驻颜,与那小龙女地yu女心经却是相似。
        周志重笑道:“郭大侠武学师承颇多。    奠基却是我全真内功。    我全真武学讲究以巧胜力,姑娘适才受我一按,若是常人必定拿桩硬顶,而你却顺势旋转卸力,正是我全真心法,加之姑娘又叫郭襄。    是以我才这般确定。    ”郭襄大为钦服,道:“小女子服了,周前辈果然是高人,无怪乎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徒弟。    ”周志重笑道:“姑娘不必客气,想必小徒又忍不住出手了?”张君宝默不作声,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郭襄笑道:“张兄弟地‘太极十三势’一出,那一干少林寺地大和尚、中和尚、小和尚都傻了眼,不敢再难为我们。    小女子免遭羞辱,却是多亏了张兄弟呢。    ”周志重叹道:“那是他们被君宝地几招假把式给唬住了,若是真个动手。    君宝只怕要吃大亏。    ”
        张君宝自五岁起。    周志重开始传授其武艺。    周志重深知其天纵奇才,决不能为前人巢臼所限。    是以并不按寻常全真弟子入门之法传授,内功方面以部分九阳精华改良地先天功基础功夫传授,技击方面却并不传授一招一式地实用法门,而是传授他武学之理、上乘拳术地诀窍,由其自行体会。    是以张君宝虽出自全真门下,武学招式却与同门大不相同。    这张君宝果然悟性过人,习武七八年间,不但内力突飞猛进,招式也是天马行空,大有创新,有些招式周志重见了也是暗自佩服。    一日周志重施展自己的得意绝学“上善若水功”时,张君宝居然在侧默记下,自行依样画葫芦创出了“太极十三势”。    招式虽似,运劲却大不相同。    周志重偶尔见之,细询之下,发觉张君宝所创招数虽不及自己原招威力,却也是一门不可多得的绝学,只是他毕竟年纪太小,内功未至高深,拳理之中以柔克刚的威力无法发挥,这门拳法若是遇上高手,不但无法克敌,反为其害。    是以周志重告诫弟子轻易不得施展这路拳法,若是少林寺中有高手真的上前与张君宝斗个数十招的话,只怕便要露馅了。
        周志重笑道:“我与令尊若论全真出身或是妻子渊源,当是平辈,若以黄岛主与我祖师平辈论,我却是比郭大侠矮了一辈,我江湖人不拘小节,姑娘不必拘谨,随意称呼,唤我大哥也可。    ”张君宝在一旁嘟哝道:“那我岂不是要唤她姨?”郭襄笑盈盈道:“乖,再叫一声小姨听听。    ”周志重不禁莞尔,笑道:“君宝,凭她父亲地江湖地位,你便是唤她一声姨,也不为过。    我们各论各的,你照旧唤她作姐姐便是。    ”
        程英拉着郭襄的手,上下打量,笑道:“十六年不见,小襄儿长成大姑娘啦。    ”郭襄吐了吐舌头,道:“我忘了,我娘曾说过,我有一位师姑嫁给了周大侠,这下我可不敢叫周大哥了,看来得叫姑父啦。    ”当下乖巧行礼道:“小襄儿给姑姑、姑父请安!”程英给她逗得笑颜绽开,伸手扶起道:“小襄儿真是讨人喜欢,你姐姐还叫我师姐呢。    ”周志重哑然失笑,叹道:“英妹,想不到我们也做了长辈了。    看来是老啦。    ”张君宝低声道:“你们才做长辈?那我是甚么?”众人大笑。
        看着神采飞扬的周氏夫妇,倚在程英怀中地周兰芷,郭襄心底忽的有了一丝惆怅。    郭靖夫妇忙于守城,弟弟郭破虏性子木讷,姐姐郭芙却又太过跋扈,姐妹二人根本话不投机。    诺大的襄阳郭府,竟没有这里这般轻松自在。    想到这里。    郭襄不禁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番情形却落在周志重眼中,为之一愣:“这妮子小小年纪。怎地这许多感慨?莫非她终是遇上了杨过?”周志重却哪里知道这小姑娘的心思,蓦地心头一动,道:“八思巴来了。    十数年不见,想不到其武功进境如此神速。    端得不可小觑。    ”
        郭襄道:“姑父你认识他?”周志重点头道:“十六年前他还是个八岁髫童时,便聪慧过人,那时我便知其绝非池中之物,现下想必已是个少年英才。    ”
        能得天下第一人亲口称誉。    这八思巴自然非同凡响。    郭襄将适才殿中情形讲与周志重听,周志重笑道:“他得了我全真典籍,自然熟悉我全真武功,无怪乎王师兄不敌。    ”十数年前萨班得到全真玄功典籍,自然会传给八思巴,是以那胆巴能会全真功夫,自然不奇怪。    至于招式,藏派佛教弟子与李志常地北全真曾多次为在帝前争宠而交手。    偷学几招自然不在话下。
        十年前周志重夺得“天下第一”地名号,一时间全真宾客不断,都是前来结交的豪士,周志重应接不暇,大受其苦。    更有甚者,更多地人觊觎“天下第一”地名头。    纷纷上门挑战,企图一战成名天下知,更是令周志重头痛。    是以周志重后来索性搬离了紫霄宫,仍回到紫盖峰茅屋居住,山下访客全真教一律挡架。    要知全真教为道家大派,弟子武功精湛,应付江湖上的一般好手绰绰有余,倒也让周志重过了几年清静日子。
        只是此番前来的八思巴却非易与之辈,适才早有弟子赶来报讯,周志重知凭派中同门弟子决计拦不住他。    若是硬拼。    徒增伤亡,是以开口传音迎客。
        只听得八思巴笑道:“多谢居士赐见。    ”每道一字便近了数丈。    最后一个字甫自出口,人影闪间,那八思巴已是站立于前。    须臾身后喇嘛与一群道人皆追将上来,为首一人乃是个中年道人,面有三络长须,正是王志坦。    八思巴合十躬身行礼道:“十六年不见,周居士神采不减当年,真是可喜可贺。”周志重微笑还礼道:“大师言重了,不知令叔父身子可好?”
        八思巴黯然道:“多谢居士关心,叔父早在八年前便已不治身亡。    ”周志重渭然道:“那倒可惜了,令叔父文武全才,甚是令人佩服,只可惜各为其主,不得不生死相搏。    与他为敌,而不能交友,实令我抱憾终生。    ”八思巴道:“多谢周先生高言,叔父临终也曾有此语。    ”众人愈听愈是心惊,这二人之间原来有如此杀叔大仇,看来今番却是不能善了了。
        周志重笑道:“不知大师此来,却是有何贵干?”八思巴道:“小僧习武十载,虽秉承叔父戒骄戒满的教导,然亦自觉已可算独步天下。    只是闭门造车,殊不知自己武学进度。    常言道‘少林为外家之祖,全真独擅内家’,是以小僧意欲印证武学,切磋技艺。    ”
        此语一出,众人心底却是一百二十个不信。    藏土宗派林立,高手如云,大可不必远赴中土,此行必有目的。    周志重微笑道:“看来战云将起了。    ”
        蒙古攻宋在即,忽必烈帐下武士倾巢而出,先期潜入中原,分探各派消息。    这十年来中原各派好生兴旺,出了不少人才,更有江湖五绝赫赫威名在前,蒙古第一国师金轮法王闭关未出,武士实力大打折扣,此行不敢明着挑衅,只有暗地打探。    八思巴此行目的便是中原武林地两大圣地少林和武当。    少林寺如今武道式微,加之有千年古刹拖累,不敢与蒙廷作对,唯一的顾虑便是全真。
        八思巴虽悟性奇佳,胸罗万有,然毕竟年岁尚轻,无论如何脱不了一个“名”字,在蒙古时听闻周志重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名头,心中便不甚服气。    当年虽说叔父萨班乃是伤在周志重手中,然那时萨班刚习得全真玄功,体内两大道家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