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穿越之贾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而不往,非礼也。”淡淡一句话,却像是要命的诅咒。

    花翎箭在一片嘈杂的“保护公子”声中稳稳的飞向蒙古军,射在一个扑过来的侍从身上。众士卒刚松口气,却发现花翎箭后还有三支追命铁纹箭直冲公子而来。无人能反应过来,只那离的最近的瘦高个愣愣的扯了他一下,狼狈躲过了两箭,还有一箭钉在了胳膊上。

    瘦高个拉着公子就要呼救,却听见周围人在呼喊“还有还有,快挡快挡”,不待反应,下一刻,瘦高个就察觉到一股冷风扫过自己脸颊。

    再看公子胸前,不偏不倚,三支长箭。

    公子还在挣扎着想站起身,眼睛大睁着好像要瞪出来。瘦高个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场中那个人仍是一副清冷模样,微眯的眼睛透着一种狠厉以及似乎能浸入骨髓的冷漠,微昂的下巴像是在睥睨着万物,傲气无双。

    而那被花翎箭划破的脸颊,缓缓流下一道血痕,映在白皙的脸上,倒隐隐有几分妖异。

    瘦高个浑身一抖,尖着嗓子喊:“撤。”

    作者有话要说:我终于可以去碎觉了……OMG,明天还要补课

    PS:你们的评论真的是我更文的动力 ^…^      


52、胜仗,归来


    连胜战天朝多威武,归述职贾府皆喜泣

    贾兰回营方知那银铠公子原是塔乞儿之子里依其,打头阵本是要为父报仇,谁知到头来却反而丢了自家性命。

    李励听此,拍着贾兰肩膀嘿嘿直笑,直像自己杀了那里依其一般。

    贾兰对此却毫无反应,仅仅只是颔首表示知晓了。

    众将士知其品行,心内暗自佩服,亦未多言。

    手下猛将连连被杀,士气屡屡被挫,扎扎木一怒之下亲自带兵领阵,对击绥远城。

    宣武二十八年四月,蒙古承启王扎扎木率五万兵马攻打绥远城,三十日未果,粮草被断,北逃武川。六月,虎行将军秦池于白云鄂灭蒙古承启王一部,扎扎木逃。七月,左军翼长李励于达尔罕杀扎扎木。

    同月,护军参领李良大破武威城,元丰王逃。九月,营千总贾兰千里追击,俘元丰王。

    十月,蒙古大汗乌雅其木格病危,休战。

    *

    帐外卫兵来报大将军召令时,贾兰正在看家书,上言宝玉终解母心,入了秋闱,中三十六名。

    贾兰心内甚慰,不由摸向颈侧,却摸了空,忽忆起黛玉所赠玉饰已于上月追击元丰王时被其用刀击碎。那一刀甚是凶险,虽是玉饰缓了冲劲,但仍旧在锁骨处留下一道伤痕。

    战场上岂能安稳回归,贾兰受伤多了便浑不在意,却把甲午骇个半死,忙用御制秘药敷上,方如那脸颊之伤一般淡了疤痕。

    甲午倒不是怕这伤成隐疾,只是怕哪一日他家主子看到不免迁怒。

    贾兰哪知他心思,不过是想若是被李纨看到怕是又要唠叨上三日,才任他摆弄罢了。

    带了几年玉饰已成习惯,一日脖颈成空心中倒有几分失落,贾兰在行礼里翻了翻,找到一块临来时水溶送的绿玉佛雕挂在颈上,方舒坦了。

    出帐到了大将军帐内,几位参领、千总、翼长等俱在,只大将军还未到,贾兰一一拜见,便站在左侧座后。

    李励从李良身边跳开,站到贾兰旁边,向他挤眉弄眼。

    贾兰自认与他还有几分默契,只是忽作此番小动作,贾兰倒有些不明白,皱眉问之。

    李励却食指竖到口边,故作神秘的一笑,转头不和他言语。

    贾兰知他喜捉弄人,便不去理会于他。

    秦池很快就到了,站在地图前说明了一下敌国的情势。因刚进十月,边塞已是一片白茫,秦池预计今年必定大寒,另乌雅其木格病情不稳,蒙古国内时局复杂,这个冬日主动出兵的几率不大。

    圣上得知此境况,便下旨命绥远军入京述职。

    秦池身为驻防将军,自是不能随意离开驻地,考虑到种种情况,便命李良为首,领五千人回京。

    贾兰、李励因军功卓著,跟随回京受赏。

    贾兰万万没想到是要回京,回帐后,坐在桌前愣了半晌仍未反应过来。李励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哈哈大笑道:“高兴傻了吧?”

    贾兰踹他一脚,说道:“莫不是你早就知道,怪道向我挤眉弄眼没个正型呢。”

    李励嘿嘿笑道:“我哥一早就告诉我了,这不是要给你个惊喜吗?”

    贾兰嘴角止不住的上扬,点点头笑道:“确实惊喜。”他伸手摸了张纸铺在桌上,提笔就要写字,李励忙摁住问道:“这是做什么?”

    贾兰喜滋滋的道:“给我娘还有王爷报个信。”

    李励笑道:“瞧你笨的,大将军既然决定了,必定早已派快马回禀圣上,过不了几日京城上下只怕都要知道我们要回去的事。你何必多此一举?”

    贾兰一听,笑道:“言之有理,是我高兴忘了。”

    *

    到达京城之日,正是贾兰生辰。早朝时入宫拜了圣上,受了一堆赏赐,又封了五品官,之后便被易言秋拉到翰林院唠叨了半晌。唠叨到午时,家中仆人来催,易言秋才终于放人。

    匆匆回到贾府,贾珍、贾琏、贾蓉等人已在门外等候,贾兰随众人进了前厅。已有仆人在院中摆下天地香烛,贾兰拈香拜礼,奠茶焚纸后,入宗祠先堂行礼,再入正厅拜贾政,贾赦。

    随后入后院,鸳鸯等大丫环在贾母院前等候,见贾兰大步走来,忍不住都红了眼角。鸳鸯掀帘高声道:“兰哥儿回来了。”

    只听屋内喜泣声,欢笑声一下子高涨起来,绕过屏风,贾兰进入屋内。

    与屋外寒风凛冽不同,屋内暖气四溢,带着淡淡温桃花香。柔香的滋味一瞬间冲击到贾兰心里,暖意升腾入全身。一撩下襟,贾兰直直跪在地上,砰砰砰叩了三个响头,抬起头望着四周诸人,微微笑道:“老太太、太太、娘亲、各位姑姑,兰儿回来了。”

    也不知是哪个先起了头,屋中站着坐着的女人纷纷红了眼睛,泪落了满面。

    贾母上了年纪,眼睛不大好使,伸手招贾兰道:“过来过来,让我看看可瘦了?”

    贾兰走过去,跪在贾母腿边握着她的手道:“老太太身子骨一如从前稳健。”

    贾母抹抹泪,强笑道:“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了。”她摸索着贾兰的脸,又摸了摸他的手,道:“瘦了,也硬实了。”

    她听得旁边李纨压抑的哭音,便对贾兰叹道:“去看看你娘亲吧,你走了,就属她过得最苦。”

    李纨听得贾母之言,哭声更剧,靠在素云身上,竟似站不住了。

    贾兰进了屋就恨不得冲到李纨身边,只是碍于长幼,一直忍到现在。他几步走到李纨身前,一把抱住李纨,脸埋在她颈项,哽咽道:“娘。”

    李纨一下子哭出声来,不顾贾兰身上坚硬的盔甲,紧紧的抱住他,一声一声道:“我的兰儿,我的兰儿回来了。”

    一声声喊得贾兰心紧紧揪在一起,恨不得要窒息一般。

    近两年时间过去,此时的贾兰已经比李纨略高几寸,他搂着李纨在怀里,感觉自己娘亲好像陡然变得娇小脆弱,再不是以前那个站在自己面前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坚强妇人了。

    “换儿子来保护你吧,娘亲。”贾兰低低的说。

    李纨似是听见了,她抽泣道:“我的兰儿,长大了。”

    贾兰就觉手臂一沉,李纨的身子如不受控制一样突然软了下来。贾兰一惊,再看李纨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呼吸渐弱,不禁急声喊道:“大夫,快叫大夫。”

    屋内一片大乱。

    贾兰当即立断,将李纨拦腰抱起,对贾母道:“老太太,借您厢房一用。鸳鸯姐姐,麻烦赶紧去叫太医。薛姑姑,请务必保持屋内安静。”说完,抱起李纨疾步走向西厢房,素云等几个丫鬟在后面急急跟随。

    被点到名字的几人都不由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各行其事。

    贾母王夫人跟去西厢房,鸳鸯跑出门口唤了个小厮去请太医,薛宝钗将各位姑娘一个个劝回房间后,自己也回了房。

    一面之后,各人心中都有了计较,只是有一个想法却不谋而合:贾兰果然长大了,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只会读书的小孩子了。

    突遇遽变,却仍能临危不乱,冷静行事,饶是贾母如此人物还不是怔了片刻,不知如何反应。

    看来果真是沙场练人,那些个军功也不是好运凑巧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