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五种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种人》
作者:通吃小墨墨
第一卷 一把二千多年前的枪
第一章 兵马俑的谜底
    要命的枪,自然从要命的事情说起
    收到一个考古朋友的邮件,他告诉我说明天早早的飞机来找我。
    这位朋友一向不是那种急性子的人,如此急着要找我,一定有非比寻常的事情。
    我整理了一下电脑上的资料,把之前写的网络小说保存了一份,点燃了一支烟。
    想着我这位朋友,不知不觉,又过了三载。
    我记得三年前,我这位朋友跟我分别的时候,说要去他导师那里跟着导师研究西安的兵马俑。
    后来一去就是两年,毫无音讯,去年的时候,给我发来了一份传真,关于兵马俑的内部资料。
    那部分资料已经不是什么特殊资料,但是,最后给我留了一句话,说的是国家一些机密部门,已经派人参与了研究。
    这个所谓的机密部门,我也没去研究到底是什么部门,但是既然没说,我自然不好意思去问。
    那次给的那份资料之后,一直到今天,才有这位朋友的消息。
    这个故事提到关于兵马俑,我不得不翻一下相关的资料:
    兵马俑是始皇陵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处,发现于1974年,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平方米。
    三个坑共发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多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
    当时这位给我传真了一份内部资料,我当时因为忙一个IT项目,所以没有认真的去看,如今找了出来,仔细看了一下他给的资料。
    这份资料开始前面十多章,都是介绍兵马俑发现的过程,说的是一个农民发现兵马俑到兵马俑的规模介绍。
    这些介绍根本不是什么内部资料。
    随便在网上一搜都能搜索得到。不过在最后一张资料中,单独给我列出了一份红色底色得文件。上面写了几行字:
    第一,兵马俑的青铜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
    他做了以下的调查,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第二,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些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这位朋友做两个模拟试验,他解释道,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
    那个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
    第一个,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
    第二个,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
    第三个,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
    第四个,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
    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
    这位朋友给我这些消息,我从没放在心里仔细研究过,不过感觉还是挺神秘的。
    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去研究。
    因为,要研究这种事情,好比去研究成吉思汗的陵墓和秦始皇的陵墓一样。
    或者说要解开金字塔里诅咒的迷题一样。只能假设性的去研究。而我,没有这个功夫。
    今天收到他的信,确实让我惊讶了以下,翻开他的东西的时候,感觉这次他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心里琢磨着:老刘这次看来又遇到麻烦了。
    由于我是单身汉,所以住的地方比较小,我住在广州市郊的一个公寓里。每天早上都有钟点工来帮忙收拾。
    第二天,钟点工给我买来早餐后,帮我收拾东西。
    钟点工叫王嫂,人很和气,给我做这个工作已经一年多了,跟我也很熟了,知道我平时没什么朋友。
    门铃响了。
    今天居然有人来访。王嫂有点惊讶。
    开了门之后,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开口说了话:“您好,这里是长风先生住的地方吗?我刚刚从西安过来。”
    我一听是老刘来了,连忙招呼他进来坐。他显然带了个客人来,身后跟着一位年轻人,带着一幅墨镜,穿着一身便装,牛仔裤和黑色皮夹克。
    这身打扮看起来让人觉得是属于那种黑社会里的人。
    王嫂第一次看到有客人来,心里打量着,看到那位年轻人如此打扮,心里有点担心,望了我一眼。
    我微微一笑,对她说:“王嫂,今天不用收拾了,我自己来吧。”‘
    王嫂知道没事,应声之后,给客人倒了杯水,就出门了。
    请他们坐下之后,他们也没跟我客气,端起杯子就喝,显然口渴了。
    坐了下来。我没等他们开口,就先调侃他们。
    “老刘哥,几年不见,也不来个消息,是不是在西安那里发财了,想不起我来了”我冷冷笑道。
    老刘知道我个性,也没跟我计较这个,指着身边带来的这位朋友,对我说:“长风,这位是任天行,任兄弟!上面派下来保护我们坐研究的警官。”他口中说的上面,想来大不简单。
    任天行站了起来,很客气的跟我握手,说道:“刘大哥在西安的时候,经常提起您的大名,真是幸会。”
    我想起昨天看的资料,中间提起了国家一些机密部门参与,现在又听说任天行是上面派下来保护工作的警察。
    既然是警察,就不属于机密部门,如今看来,警察的身份,只是一个掩饰而已。
    想来任天行他是属于那个所谓的机密部门的。
    基于礼貌,我起身跟他握手。两只手一接触,感觉他的手就像钢箍一样,突然间死死的抓着我。
    我不由苦笑,看来来着不善,提起体内的真气,把他压过来的气抵消掉。
    面上带着讽刺,冷冷的对他说道:“任警官真是客气,第一次见面就送这么大的礼,想来任警官不是警察这么简单吧!”
    任天行脸色大变,脸上一脸敬佩的对我说:“佩服!佩服!”
    他试探不出我的深浅,心里大骇,。要知道,能胜任保护研究工作安全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能以一挡十。如若十普通之人被他这么一握,手掌骨必定折断。如今对我一握,见我不痛不痒,也没有任何力道反击他。
    我恼他初次见面就不分轻重,如若不是我跟他较量,而是另一个人,岂不是给他折断了手,嘴里不由冷冷对老刘道:“老刘哥,这次找我,不是叙旧这么简单吧。”
    老刘干咳了一下,直接说明了来意:“这次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找你帮忙”说到此,望了一下任天行。然后继续道:“不知道长风老弟有没有认真看过我一年前发给你的传真?”
    我哈哈笑了一下,对他说:“你给的那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在网上搜索,能搜出比你给的更加详细的东西。”
    任天行此时冷哼了一下,心有不满道:“如果是机密的东西,没有通过批准,就算是内阁人员也不能靠近。”
    “既然如此,何必给我传呢?”我丝毫不给他们俩面子,不由讽刺道。
    我知道任天行的意思是,机密文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我看到的那些,都是公开性的。转头看着老刘,看他怎么解释。
第二章 二千年前的五四手枪
    老刘听出我对他不满的口气,无奈的继续说:“我三年前,收到导师的电话,要求我参与西安兵马俑的其他考古研究。“停了一下,点起一根烟,道:“根据导师当时的记载,9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出土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导师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
    说到此,我心里大惊,据我所知,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只提起非常锋利,丝毫无锈,而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说明。听老刘如此说,19把剑,误差居然不足一根头发,想来按照如今这么昌明的科学技术,不是发达国家也难做到这一点。
    我不由自主的点了支烟,抽了一口:“继续说。”
    “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