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誉-绿窗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纳兰平初和郜归仁都去了伊斯兰堡,是为了遏制欧洲?”雷石问到“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总长转过地球仪“写有《海权论》的美国地缘政治学家以海军史学家、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不是说过‘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这句话吗?对于我们来说,西太平洋的空间足够了,在现有的力量下,我们还不足以进入中、东太平洋去和美国人磕碰,但印度洋,我们却是不得不去的。记得国防大学不是有位学员写过这样这样一篇文章吗?《印度洋需要中国海军》”总长别有深意的看着地图笑着说到。
    “是的,是巴基斯坦海军上校…阿萨德…汗。他当时是国防大学的外籍学员”雷石补充到。
    “唔,且不管这篇文章写得好与不好,单是这个话题就很是别有一番意思。”总长笑了笑“美国在大陆战争之后,实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而事实上他们的衰落自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这个世界上哪有那千秋万代的永恒帝国。即便是那扬威立武,南击蛮、北驱胡、剿东夷、灭西戎的汉唐盛世之朝,到头来还不是一样暮日斜阳。美国人不能明白,可欧洲人明白,因为他们已经衰落过了。和我们现在一样,当我们想重复汉唐盛世的时候,欧洲何尝不是!”
    “法国人做着‘大地中海联盟’的美梦,德国人也想重拾‘汉萨同盟’的往昔,英国人一心要重新构建起以自己为中心的‘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甚至就是俄罗斯都在想重回‘彼得大帝’的时代。每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帝国谁都是想这样。”总长微微皱了皱眉头。
    蔡兴宇接过总长的话语“而英国人的最终跨越点将会是通过巴尔干,沿着希腊而下,打压土耳其,进入外高加索,到达黑海、里海之间,与克里米亚半岛形成呼应之势。而这个点所需要的就是盘活阿富汗这步棋。”总长的手指落在了地球仪的阿富汗这边。“俄国人从阿斯特拉罕至阿尔汉格尔斯克这条生命线的南起点…阿斯特拉罕距离外高加索太近了,所以莫斯科也不会坐看着英国人这样做的。而巴基斯坦也不会容忍自己的后背插上一把西方的军刀。”
    总长点了点头“所以如果加上法国人的‘大地中海联盟、德国‘新汉萨同盟’,未来的欧洲将会是在中亚、东南欧、非洲等地与我们、与美国、与俄罗斯发生冲撞。而这个战场将不会是东南亚。你还认为‘龙吟’作战案是中国版的‘史里芬计划’吗?”总长笑问着雷石。
    “事实上,阿富汗这个地方只是一个死棋而已,美国人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所以华盛顿撤出了他们的力量。而欧洲却不得不去盘活这盘死棋。但只要有伊朗、巴基斯坦、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四面重围,欧洲拿什么来盘活这盘棋?不入圈幊便是好的了”蔡兴宇说到
    “郜归仁在上海主导的那场经济大战已经从根本上对东南亚的经济体系形成了致命打击。”总长沉吟了半刻“未来干预东南亚的伏笔已经被埋下了,综合总参情报部门的资料看来,要不了多长时间,这边毕定会生变故,到那个时候你需要的天时也有了。”总长笑看着雷石“日本那边有仁罡在,你接下来就得多注意注意东南亚的局势喽。”
    “老师的意思是让我……”雷石指了指自己,有些愕然到。
    注解1:史里芬计划…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为了准备欧战而拟订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在1905年完成,根据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阐述的思想,史里芬把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作为德军作战的最高原则。考虑到将来会在东西两线同时和英、法联军、俄军作战,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史里芬计划提出90%的兵力放在西线,4闪电击溃法军,而后主力东
    移,打击一向迟缓的俄军。为了完成德军主力的快速调动,德国国内修建了完整的战略铁路网。该计划的西线作战提出打击的重点在右翼,集中兵力从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侧翼切割、包围、歼灭法军。虽然史里芬临死的时候都在嘱咐“切勿削弱我的右翼”可他的接任者…小毛奇还是修改了这个作战方案。最终德国输掉了一战。
第四十八章节
    ‘ARJ…21翔凤’支线军用客机的机舱内,雷石上将半窝在座椅上,闭目思谓。
    “我就不留你们了,作为两只重拳的指挥官,你们今天连夜就得赶回自己的司令部。”总长的话依稀而在耳边“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10月1日,中央都要在东京举行盛大阅兵式。”
    雷石抬手推开机舱窗户盖板,看着那密布在黑天鹅绒样的夜幕中的星辰。雷石长长叹息了一声,闭起了眼。十年前的那幕又一次浮现在了眼前。
    那应该是第一次接触总长吧,是在北京军区司令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
    “陆军第39集团军第112机步师335团上校团长…雷石前来报到。”回想起自己当时的那副模样,雷石仍不由的露出一丝笑意。就在那间小小的办公室,还站立着其他四位年轻的军人。
    “蔡兴宇,南京军区政治部的、郑仁罡,国防大学的,他你应该认识的,你们是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老同学了嘛、郜归仁,南京国际公共关系学院,国际金融方面的高才、纳兰平初,总参二部的。这位就是在军内有着新生指挥奇才之称的雷石,刚刚他已经自我介绍过了”
    记忆中那一次的会面并不是很愉快,五个在各自领域都是翘楚的年轻人谁也不服谁,年纪最大的是蔡兴宇;而最年轻的则是那个纳兰平初了,才20岁多一点,看上次还像个刚出校门的学生;脸色苍白,总是一副书卷气的郑仁罡;带着一身儒气的郜归仁;还有火气嘭嘭的雷石,这样的五个人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合在一起,唯一的例外就是雷石和郑仁罡了,因为在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同学了。
    记得那个时候,对纳兰平初和郜归仁的印象都不好,这两个都在20余岁的年轻人一个总参二部的,一个是南京国际公共关系学院的,不用说将来不是进二部就是去三部,雷石是打心眼里对这些搞情报出身的军官没有什么好感。感觉就跟影视作品里的CIA、KGB一样,整天到处搞破坏,玩暗杀、偷情报,看他们两个那小白脸的模样,定是靠着女人捞情报。
    想想这些往事,闭眼静思的雷石露出了点点的笑容。而后便是长达两个月时间的朝夕与共,一个寝室、一个课堂,从欧洲王室关系到新教徒登上美洲大陆,从装甲合成指挥到各种枪械的射击、拆卸。那两个月的时间,雷石甚至在怀疑是不是总参二部准备将自己吸纳进组织呢。
    更多的时间里,则是留给了这五个年轻人,爱分析时政的蔡兴宇、整天泡在一堆金融书籍内的郜归仁、成天拿着铅笔不知道什么的在纸上画着的纳兰元初、没事就凑到一起搞作战推理的雷石与郑仁罡,五个人向着四个方向各自走着各自的道路。
    直到有一天,那是一个暴雨倾盆的夏夜,雷石记得格外的清楚,外面的雨哗啦啦的如同倾覆的湖水一样,一道又一道的闪电划破雨幕,将暗黑照亮。就是在这个雨夜里,不知谁先挑起了话头,从美国的经济衰退到伊拉克战争之间关系这个话题开始,拉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雷石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的那场激辩是怎样收场的,只知道从情报到经济,从战略到战术,涉及了多重话题,军事理论,战术推理,当天色渐渐泛亮的时候,五个彼此都不服对方的年轻人惊讶地发现了原来和自己这么多天来同居一室的战友居然并不仅仅狭隘在自己的领域。
    擅长战略布局的蔡兴宇在做起政工的时候,同样是很拿手,每一次五个人之间出现裂痕的时候,都是他出来调合。在国际关系学上,从分析到判断,简直就是环环相扣;对金融方面异常拿手的郜归仁虽然射击、格斗等基础课程不行,可纵略国际时政的眼光不比蔡兴宇差;原以为只会搞阴谋破坏、情报搜集的纳兰平初在指挥作战上同样不输于雷石几分;看起来病怏怏的郑仁罡在格斗上几乎是变了个人,几次都将纳兰平初揍翻了;而作为军事指挥奇才的雷石看起来除了指挥之外,别的都不擅长,但他却是擅长于融合诸人。
    当把不屑的目光换成了彼此欣赏的目光时,五个年轻人就这样的走到了一起。“军人不能学巴顿、张灵甫”这是短训结束的时候,当时只是少将主任的总长送给这五个年轻人的话语。
    虽然是各自回到了各自的老部队,但从那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