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二天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跟着杨死往前走,一边走,杨死又一边接着说道:“我们最初进入这幻境之中时,也是倍感惊讶,后来结合在龟山发现的一块块石刻上的文献记载。最终得出结论,你们看,这些朴实无华的房屋,与我们人间古时候的房屋类型大同小异,而其中掺杂的一些房屋却造型奇异。这该是从古神境内流传出来的房屋格局,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村落,就象征着被古神以及神使们统治时期的人间,象征着人神混居、人魔同舞的上古辉煌景象……”

“那为什么只见房屋却不见人?”我问。

“人?那和谐的年代只不过是短暂的辉煌。然后呢?一切化为虚有,随着人类野心的滋生,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冲突不断,随后屠神之战。因古神族自己之间的分歧,导致了最终的战败……”

杨死一边说着一边带着我们继续往前走,就见前方的一座座奇形怪状的房屋越发地华丽了起来,甚至其中不乏几座看起来辉煌壮丽的小型宫殿。

而我们朝着走过去的最中间一栋宫殿,更是气势如虹,看起来应该是这整个村落之中最宏伟的建筑了。

那宫殿楼台高耸云天,屋瓦鎏金,四面墙壁上似乎都毫不吝惜地贴满了金箔、并且镶嵌着形形色色的珍珠宝石,闪闪放光,虽然没有太阳月亮一般的光芒万丈。但却比它们显得还要更加璀璨得多……

看到那宫殿,我们不仅都连连惊呼了起来,因为即便是身处在幻境之中,即便明知道这一切都不过是不真实的幻想,但这豪华璀璨的程度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感叹不已了……

我们继续朝前走,又穿过两排矮小的房屋之后,周围的街道上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类……

说是人类,只因为这些人的五官相貌以及四肢都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大致相同,不过每个人、不管男人女人都人高马大的,身体看起来很强悍。

而最奇怪的是,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我们正常人的穿着并不相同,不是古代的衣服,更不是现代人穿的衣服,而是身披鸟羽。头戴各色花环金冠,上面有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点缀……

他们有的在肆意漫步,有的在低声吟唱着遛弯,还有一些坐在一间间屋子前,三两人聚成一团,手里正捧着奇怪的乐器演奏,那奇妙的音乐奇特而悠扬,似乎是从古至今在人间都从来没有流传过的曲调……

不过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存在,或者说,根本就不愿意正眼看我们一眼似的,对我们这些突然闯入的陌生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戒备与好奇。

“这些人是……”

杨道爷也不免好奇了起来,杨死回头扫了他一眼,一边继续带着我们往前走,一边又说:“上士举形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听到这话,杨道爷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呼道:“难道说,这些……这些就是传说中的地仙?”

杨道爷话一出口。杨死点了点头,答道:“准确的说,他们并非是地仙的实体,因为早在中古时代,所谓的地仙就已经被人类彻底灭绝,这些只不过是遗留在古神术残影之中的幻觉,记载着那段繁荣过后、古神们走向没落的最后安逸时期……”

听杨死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朝着杨道爷小声发问说:“道爷,地仙是什么玩意儿?”

杨道爷刚要开口,小茹却接过了话茬子,答道:“‘地仙’二字源自于道门传说,传说之中,地仙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地仙是传说中神仙的一种,存于人间,为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小茹说完杨道爷点了点头,笑着说:“确实,道门之中确实早就提到过地仙这一词汇,我道门旷世奇人得清修苦练之后羽化飞升,则化为仙,仙不入神流、不尊天宫,因此流落人间,为地仙,比如我道门祖师爷张道陵、吕祖吕洞宾,皆是修得地仙之躯体。不过……你老爸所说的地仙,可不是咱道门之中记载的这种仙人……”

“那是……”

“他们是……古神的后裔……”

第993章九馆地仙

古神?

后裔?

听到杨道爷这句话,除了杨死之外大家全都惊了住,古神竟然还有所谓的后裔?

见我们全都面露惊色,杨道爷微笑着说:“你们有必要这么惊讶吗?别忘了,连上古天地伏羲都在人间留有后裔,其他古神为何不能?”

他这话说完顿了一下,环视四周又说:“不过,这些古神的后裔,和天帝后裔多少有些不同,天帝后裔为天帝血脉流入人间、所传承下来的天帝陵守护者,而这些古神后裔长久以来生存下去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只是单纯的活着……”

“活着?这对古神族的后裔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我问。

杨道爷却摇了摇头,答道:“虽然在道门的古籍记载之中,对于地仙这一物种的提及只不过是只言片语。但是却有涉及,我曾经在师傅传授的典籍中看到过,也听恩师张碧清当年亲口提及过这一物种……”

杨道爷说到这里,杨死也点了点头,又接话说:“没错。我最初了解这地仙时,也是通过恩师张碧清的指点,后来入魔后我成为了巫鬼教教主,并且开始对神秘的龟山展开彻头彻尾的研究,最终在突破龟山麒麟窟隧道后发现数块龟山时刻,其中就有一块石刻,详细描述了‘地仙’这一神奇的种族……”

杨死皱着眉头叹了口气,才又接着暗淡地说道:“说起来,这种族确实可怜。传说屠神之战并非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战争。一场历经历史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从大禹治水前期开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义上为治理水患而筹备人马武器、并且四处联系一些古神为自己效力,其实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要推翻当时处于统治者地位的古神们……”

杨死一边带着我们往前走,一边源源道来,他说,将巫鬼教在麒麟窟内发现的龟山石刻上的内容连接起来,他已经了解了屠神之战前后的大部分历史,那时候,虽然自炎黄崛起之后天下太平、万民归一,人间终于在久经战火之后终于渐渐得到了祥和宁静,而人间的领导者更世代相传,掌握了管理人间的大权,但这所谓的‘大权’只不过是古神们利用人类来制约管理人类的工具而已,实际上凌驾于人类之上的,仍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魔异兽。

人世九千载,自古至今世人逢神拜神、遇佛拜佛,说也可笑,这三拜九叩的虔诚叩拜,最终却因奴性而来,何为奴性?为奴之性;奴性从何而来?曾为奴,而成性。

杨死是这么说的。

后来人类开始反抗,尧传为于舜帝,舜帝在位时人类对自由的渴望已经逐渐膨胀,因此在舜帝的鼓动之下,大禹与其父辈开始着力于寻找方法对抗古神,将人类从奴役之中解脱出来。

禹父名‘鲧’,崇伯鲧,按照龟山石刻上对于那段消失的历史的描述,他才是屠神之战最早的发起者。

早在鲧领舜帝之命治水之时。已经开始筹措势力人马意欲推翻古神异兽们的统治,然而因方式不对,最终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惹得神魔大怒,最终为评定天下神魔怒气。大舜忍痛杀死手下重臣‘鲧’,名义上是怪罪其治水失败,其实实际上是以死谢罪、献媚于神。

鲧虽然没有成功推翻神魔,却挑起了这场旷世战火的苗头,后大禹继承父位。开始接受‘治水’的使命,他吸收父亲最终失败被杀的前车之鉴,最后发现父亲鲧之所以未能成功推翻神魔,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父亲着重寄托于人类自己的力量,也就是他只顾着集结人间的向往自由之人,去与那些相对来说无比强大的神魔对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于是大禹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他故意去献媚于那些混迹人间的神魔,去了解所有神魔异兽的特点与把柄,随后假借‘人类力量渺小、祈求上苍天神协助治水’为名,将古神族的神魔异兽中一些心性善良、怜悯人世的神魔收为己用,并渐渐去同化改变他们,使得对方开始听命于自己,这样一来,神魔之战以神魔对抗神魔的形式终于初期完成。

随后再加上大禹所指定的种种计划。在‘治水’的过程中暗度陈仓,寻找到神魔弱点后将其逐个击破,再加上神魔之间本身不合,终于,大部分神魔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