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神仙?不管,先前去询问道路,或许能得到出林之路。”
    顺著花间小径,风雨来到木屋门前,清清喉咙,开口道:“在下伦玉关风雨,不幸迷失道路,请问屋内有人吗?能否指点方向?”
    语毕,!呀声响,木屋门打开,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家,长的仙风道骨,一副和蔼可亲的相!,走了出来,微笑道:“来人莫非是夺取伦玉关的鬼狐风雨!”
    这话可让风雨完全摸不著头绪,自己什麽时候有了这个绰号?好像自己很狡诈似的。
    “正是风雨,这里如此偏僻,老丈怎会知道小子的名字?”
    “哈哈,将军说笑了。此地虽然僻静,但其实离大路不远,只要向前再走一盏香的时辰,就可以到达圣龙河畔了。”
    风雨挠了挠头,知道必是因为大雾的关系,所以看上去要走很远的样子。
    只见老人家笑道:“想不到老夫能够在这里得遇将军,这是太好了。且进来喝杯茶。”
    风雨跟著老人家进入木屋,木屋中无什特异之处,木桌、木椅、木床,大抵是一般平民百姓中常见之物,有二、三个书架,放满不知名的书册、卷轴。
    二人在木桌前坐定,桌上茶壶仍冒著热气,老人家提起茶壶,将翠绿的茶注入二人面前的茶杯,一时茶香四溢,老人家开口道:“老夫当年未避祸而来到这山谷隐世而居,但始终不敢忘怀国家社稷。听闻将军以三千奇兵智夺伦玉关,又同哥舒行文的五十万大军浴血激战。我圣龙有将军,实在是神州之福,百姓之幸啊!”
    “老丈过奖了,风雨不过使用了一些诡计罢了,难登大雅之堂。”受到老人如此赞誉,风雨有些不好意思。事实上,风雨夺取伦玉关影响重大,在神州百姓的心中早已是救国的大英雄,不少年轻人更是以风雨作为榜样。这种情形是风雨根本没有想到的,但是在他早期的生涯中却发挥著重大的作用。
    只见老者脸色一正,道:“为人处世,虽说以忠诚、信义为重,但为将、为臣之道,可不能一味忠信,要能因时、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纵使有时无法遵守仁义之道,行些狡诈、欺瞒之术,只要於国、於民有利,又有何妨。”
    此番话风雨大有知音的感觉。在那个时代,父母、师长无不教育子弟,作人要忠、孝、仁、义,不可行阴险狡狯,有碍私德之事。但是风雨熟读史书,深知普天之下,每一份权利、荣耀和地位,都是在尸山中堆砌,血海中洗刷过来的。
    当下击掌叫道:“正是如此,若天下太平,可推行王道之术,但若身处乱世,便得行霸道之术。现今天下将乱,有赖英雄豪杰匡正,我辈岂能效那迂腐之士,一味行忠信、仁义之术。”
    老者颔首道:“未来将军在外要与敌对阵沙场,在内则要周旋於奸宦、乱臣之中。老朽不才,毕一生之力,著有一书,愿献予将军,以期能助将军一臂之力,希望将军笑纳。”
    老者转身,走向书架,於其中取出一本羊皮书册,递给风雨。
    风雨起身接过书,微弯腰谢道:“长者赐,不敢辞,风雨定会细细品读。
    老者坐定,风雨跟著坐下,并将书册珍而重之的纳入怀中。
    老者举杯喝口茶後,续道:“此书是老朽集百家之术,尽三十年而成,书中讲述王政、德行、权变、霸纪、时宜、地形、兵权、阴阳等,名曰”鬼谷经“。此书著成原有十卷,给你的书中仅有九卷,第十卷名曰阴阳,是老朽自创养气、强生之术,由於未经验证,恐後人按书修练,招生不测。是故,将之毁去。”
    风雨观老者年近古稀、红颜鹤发,气色之佳实平生少见,想这阴阳一术,定有其特异之处。开口道:“老丈,小子看老丈神足气实、身健体强,定是修习这阴阳一术所致,想来这阴阳一术定有惊人之处,不知小子可有福气,学习此术。”
    老者略一思量,道:“也罢,此术就此失传,老朽也心有不甘,这样吧,老朽就口述此术,将军在此试著修习,若有不妥,请即停歇,莫要强行。”
    二人起身,老者引著风雨来到内间,地上有一蒲团,老者让风雨盘坐蒲团上,开口道:“人身有阴阳二气,阳气为生、阴气为死。初生时,阴阳二气混杂,谓之混沌。年岁渐长,阴阳二气渐分,三十岁前,阳气日盛於阴气,使人身强体壮,诸病不生。三十岁後,阴气日盛、阳气日减,使人日渐衰老,诸病皆至。待阴气至强、阳气不生,人之寿尽也。吾创阴阳之术,在於运行人身阴阳二气,使阴阳转化,回复至初生时之混沌,使此身长保,不再受阴气之害。”
    言毕,指引风雨如何运转阴阳二气,绕行周身气脉,使阴阳二气汇於丹田,按阴阳相吸之理,由阴阳二气自行交融转化,再散回周身气脉中。
    风雨听完老者的指点,感觉到这阴阳之术,自己的内功心法非常类似,只是该心法仅是运转阳气,达到强身壮体之用。而老者教习的阴阳之术,则多出一段运转阴气的法门。
    老者道:“时间不多,将军且试行一次,若有不适,切记莫要强行。”
    风雨按老者指点的法门,先行周身运转真气,集於丹田。平日修习内功时,当真气会於丹田时,略作温养,便须再散回气脉之中,否则诸脉空虚,易为天地阴邪之气入侵,轻则走火入魔,真气被化为乌有,重则阴气侵身,命丧黄泉。今次真气运集丹田,先不作温养,任其於丹田之中盘旋,再运行周身气脉,果收得丝丝阴冷之气,慢慢导引,待阴气汇集进入丹田,竟发现阴气在消融原本集於丹田的真气,赶忙按老者指导的法门,将阴阳二气於丹田之中,按太极形状回转,太极中心逐渐产生吸力,将一丝一丝的阴气、阳气吸入丹田中心位置,阴阳二气在太极中心,更加急速旋转,形成另一小太极,待阴气尽数纳入太极中心,外层太极仅余阳气,内层太极受外层阳气压迫,阴阳二气自行融合,竟化生为另一股真气,似水一般在丹田之中流动著,转瞬间,那股新生的真气被压的四散开来,溶入阳刚真气中,阳气受此一真气滋养,顿时强大不少,而那股新生真气也就消失不见,这一次行功,比之以前,真气增长的幅度更大,看来这阴阳一术,除了养气、强生之外,更是一门有别传统能快速增长真气的内功心法。
    风雨将真气再徐徐散回周身气脉,睁开双眼,开口道:“老丈,您这阴阳一术,可真不同凡响,於我辈练武之人助益尤大,在下自幼即修习内功,真气培养甚缓。今次,运行您这心法,真气增加幅度比之从前,多了好几倍,这阴阳真气转化术真是让人佩服。”
    风雨此次运行阴阳转化术,足足花了近一柱香的时间,老者在旁守候,心中又焦又急,毕竟这阴阳转化术,自己从未教授他人,对自己有益,对他人可不清楚,深怕一代英杰,就此横生不测。看到风雨无事、且说大有助益,心中一安,欣喜道:“太好了,将军无事就好,能对将军有所助益,不枉老朽创此阴阳转化术。”
    话头一转。老者问道:“不过,老朽有些好奇,将军所说,从小修习内功,培养真气,而我这阴阳转化术其实是一门内功心法。老朽好奇,不知将军能否告诉老朽,自小修习的内功心法是什麽?”
    原来,老者毕生专注於学术钻研,从未曾学过武,这阴阳转化术,是老者深究医经、道学之後,得出的养生之术,没想到殊途同归,竟与武学修练的内功心法相似。
    当下,风雨就将自己从小修习的内功,详细告诉老者。
    其实风雨从小修习的内功是风云世家的家传绝学。当年风云世家的先人跟随圣太祖南征北战,打下江山,建立赫赫武功,其修为自然不凡。
    当年的“凤舞九天”同皇室的“孤竹有泪”、天山剑宗的“紫府心经”以及四大家族的家传绝学“铁骑横流”、“残天守缺”、“碧雨春风”、“天涯断肠”合称东方武学的七大绝技,名扬天下。
    如今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更是有无数杰出的後人加以改进,更上一层楼。
    不过“凤舞九天”有一个缺陷,这种武功另走捷径,与一般的武功大不相同,好处是事半功倍,练起来十分有效,真气的运行方式别具一格,绝对比其他人运行起来速度快上一倍、威力也大上一倍;但坏处却是在突破第九重之前往往後继不足,长时间战斗之後甚至有散攻的危险。
    如今学了阴阳术之後,却无意中弥补了这个缺陷,阴阳相生相辅,源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