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雨打着哈哈说道,看上去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但是也让人很难看透他这番话到底有几分真心。
    “学生一时冲动,胡言乱语,还请风侯见谅!”
    王眺虽然有些书生气,但也并非愚钝之人,省悟到自己刚才所言,颇有一点要削弱风雨权力的味道,这是绝对不为乱世诸侯所容的,顿时背后冒出了一些冷汗,急忙伏首拜倒,乞请风雨见谅。毕竟在眼下的世道中,风雨这样的强藩权力实在太大了,若是他们一个不高兴,杀死人捏死蚂蚁没有什么差别。
    “王先生言重了!”
    风雨爽朗的大笑道:“风雨并没有半点怪罪先生之意!回顾那千百年历史,总是一个英雄了得的祖先开创了一个盛世,然后却被昏庸无能的子弟所败坏,到头来不仅家业全毁,甚至整个家族都面临灭顶之灾,不得不生出‘悔教生在帝王家’的感叹,实在是令人扼腕!
    所以,风雨也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让有才有德之人号令天下,先辈的基业绝对不能是后世子弟作威作福的资本!”
    “风侯英明!学生愿意追随风侯左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王眺听了风雨这番话之后,顿时生出了知己之感,因为他这番思想在以往一直受到正统士大夫的嘲笑和排斥,为人所不能容,却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够得到权重一方的定凉侯的认同,让他感觉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希望,欣喜之余自然是感激零涕。
    “先生多礼了!陈将军,快快帮风雨扶起王先生!”
    因为有伤在身不能走动的风雨,立刻让一旁的陈良扶起了拜倒在地的王眺。不过风雨清楚,王眺恐怕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虽然风雨确实认为如果子弟不肖的话,还不如让他们拥有足够的金银安渡余生的好,因为政治权力斗争实在是太残酷了,没有驾驭的本领和相符的器量,却硬要高具其位的话,只会引火烧身。
    但是这并不等于风雨认为权力应该分散和下放,还政于民不过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和独占大陆四面环洋无敌手的麦坚不同,如今的圣龙四面都是敌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亡国亡族,这样的处境只能够由强权的领袖集中全国的力量和资源来力挽狂澜,圣龙没有麦坚的充裕,所以王眺的书生之见,无助于国家兴旺,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更何况,风雨始终都认为,决定历史进程的,只能够是铁和血。
    当然,这番话风雨也不会傻得对王眺和盘托出,当下双方自然是杯酒言欢,不亦乐乎的兴尽而归。
    此人留待日后可堪大用!
    王眺并不清楚的是,在风雨的心中否决了现在就重要他的同时,却又已经悄悄的为他作了一个日后决定一生荣辱的安排,也因此让他在若干年之后登上权力的舞台,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十二章 两军相遇
     第十三集龙困浅滩第十二章两军相遇
    战斗在昌化城外百余里的地方展开。
    无论是对于风雨军,还是对于燕南天的援军,这里都不是特别理想的地方。
    蒙璇原本希望在更靠近昌化城的地方决战,那样的话就更容易重创燕南天的援军,而又不用担心圣京方面的增兵,却没想到燕家军在获知昌化失守之后,就立刻向后退缩摆明了要返回圣京,这样的话可就完不成风雨的交待了,唯一的选择就只好出动大军全力追击,以免敌军逃脱。
    于是,虽然风雨军最终追上了后退的燕家军,但是整个战略部署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了,以至于开战之初风雨军还有大批兵力尚在赶来的路途中。同时,过于靠近圣京的战场位置,也给整个战役带来了更多的不可测的因素。
    另一方面,作为燕南天部统帅的燕耳,虽然年轻,却也是一个从十五岁就跟随叔叔燕南天转战沙场的老将了。他原本的目的是增援昌化,然后把昌化变成防备风雨军袭击圣京的堡垒,避免圣京以西直接面对风雨军的尴尬局面,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昌化也完全可以在日后成为进攻风雨军的一个桥头堡。
    但是在接获昌化失守之后,这位幽燕大将立刻意识到风雨已经抢先动手了。对于这一点他心头是有火气的。因为并不象天下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这次昌化城的兵变是燕南天一手策划的,事实上圣京方面也是在事发之后方才获知;然后就如同风雨犹豫了很久生怕在目前的情况下因此陷入和燕南天之间的战争漩涡不能自拔一样,是否要出兵同样在燕字家族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直接导致了最佳的出兵时机被耽误了,政治上的谨慎与稳妥,却无意中为军事行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双方的统帅在战略上的选择是惊人的相似,燕南天就和风雨一样,把这次出兵当作了一次军事上的试探和示威,用来探测风雨军忍耐的底线;如果因此占领昌化最好,退一步在有利的情况下打击一下风雨军也不错,但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么宁可无功也不求有过,避免陷入风雨军的圈套是燕南天临行前的千叮万嘱。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燕耳在察觉到风雨军已经有所准备之后,第一选择就是立刻撤退、避免决战。
    可惜,他碰到了蒙璇。
    蒙璇在战前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派出了大量的侦骑来了解燕家军的动向,同时欧仁率领的精锐骑兵在沿途神出鬼没。这些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但是他们总是呼啸而来,一阵骑射之后又呼啸而去,如同蚊子一般令人厌恶,极大的阻滞了燕家军的行军速度。
    与此同时,燕耳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一个小山岗附近被蒙璇派遣的一支先头部队给缠住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最终还是被蒙璇给追上了。
    不过,燕耳虽然有些懊悔自己还是被风雨军赶上了,但并没有太过于紧张。眼前的形势对燕家军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燕南天此次总共派遣了四万七千人的部队,其中包括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和七千车兵;相对而言,虽然风雨军方面出动了尚兴归顺的部队、碧蛇军的主力和黑狼军的精锐,甚至还有近卫军,总计共六万九千人,兵力上优于燕家军,但是黑狼军目前尚在圣龙河的北岸,而碧蛇军也只是赶到了先头部队总共两万五千人,即便算上欧仁统率下的近卫军,也远远逊于燕耳的军队,更何况这里距离圣京并不远,到底谁的援兵先赶到都很难说,所以战场上的兵力配置让燕耳非常有信心。
    “儿郎们,用敌人的鲜血来点缀你们的红缨,让对手的头颅来增添你们的军功吧!”
    燕耳选择了出击和决战。退让只是燕字家族的最高统帅燕南天考虑到政治和战略的因素,做出的一个必须服从的命令;而身为军人的燕耳,显然更希望在万马奔腾的战场上尽情挥洒热血与汗水,展现自身的价值。
    ——这是每一个军人必胜的追求!
    难道不是吗?
    无论是艺术家、政客,还是文人,即便是生不逢时,一辈子不得志,还有希望因为自己留传下来的作品或者思想,而被后人接受认可;然而军人不同,他们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只有在战场之上,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被后人所纪念,才能让他们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战争的话,无论这个军人多么天纵其才,无论这个军人武艺多么高强、作战多么英勇、用兵多么高明,也只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余生。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这首当年著名诗人的名作,正是极好的描绘了一个军人的起伏一生。而事实上,每一个军人其实都在等待,等待着一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华的关键一战,这就如同政客的思想、艺术家的作品、文人的著作,战争是军人唯一能够籍此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挥洒出光芒的途径,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热血的战士绝对是虽死也无怨!
    在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