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灯看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兀术喟然长叹,蓦然振眉,对身旁的旗令官喝令道:“下令全军开拔,无论何人不许停步,向前方进发。”
    旗鼓响处,那些乱军,裹着整个军阵,脚步不停,直直继续奔行而去。
    那些乱军不知为何,脚步不敢稍停,而军阵却也自依着旗令,与那群乱军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冲奔而去。
    时至今时,再行固守,徐图反击已不可能,是以金兀术只好号令全师,集中一处,向可能的出口冲撞而去。
    他也不知道这个埋伏圈的缺口在何处,但他却知道不管宋军设下的埋伏何等精妙,终究有一个缺陷是无可避免的。
    那便是纵是集合顺昌、舒州之岳家军全军之师,亦不过七万人之众。而这区区七万人复要散布周围,则势必分散薄弱,只要自己集全军于一点,他们必然抵敌不住。
    此地埋伏处处,即不能固守一住以不变应万变,便只能发挥人数的优势,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拼着为那些障碍陷井所杀的损失,先行脱困而出。
    只要能够跳出此地,整住阵脚,再行覆压回来,却也并不是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急弓劲弩,箭飞如雨,不断有人中了绊马索、陷马坑自马上跌下,却是被后面的军阵踩成肉泥,哀号之声不绝于耳,却是没有任何一人一骑略有停步。
    不管是人是马,此时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好不容易有了金兀术带着大家奔逃,是以每一个女真人无不争先恐后地想着那一分生存的希望,又哪里会有余裕顾及身周。
    这个山谷虽自层叠交错,恍若一个天然的大迷宫,却是无奈女真人马数十万之众,实在太多,此时混乱之中不成阵型,却是铺陈了开来,人流涌去,却是将那些都陷井布置踩得平了,一时间眼见那些女真人翻过了山岭,登上山头,视野一阔,便自再难围困得住。
    金兀术正自暗暗心喜,蓦然间却是听得震天慑地的喊杀声自四面山头呼喝响起,惊抬头处,却是看见宋军军士漫山遍野站了起来,猛一打眼处,竟尔给人一种在这片天地之间,都已然被宋国军士全部所占满了的错觉,众寡之势,几若在这片刻间徒然逆转。
    冲在最前头的本来便是那群已被吓破了胆的乱军一众,此刻见着当头处宋军军容严整,盔明甲亮,更复声势浩大,一时间却是惊惧勒马,却又与后面尚自止蹄不住的逃兵撞在一处,颠倒践踏,哀号声、呼喝声,更是在那刹那间将那些军士心中的恐惧传播到了几乎全体女真骑军身上,纵使阵中旗令官在金兀术号令下举旗示意停步整队,却也已是全然收束不住。
    鼓令响处,宋军阵中数杆帅旗,分立四面,高高擎起,矗立在山头,白底红字的几个大字,却是更让所有女真人,甚至连金兀术在内,都不由得心胆俱寒!
    那飘扬的帅旗之上,分别写的竟尔分明是在女真人中尤如最可怕梦魇的四个大字。
    “岳!”
    “韩!”
    “刘!”
    “吴!”…
第77章 治道
    “圣人娘娘长居深闱,却仍能手拿乾坤、运筹帷幄,能老臣所不能,实是天启圣聪,老臣感佩不已。只是不知圣人娘娘究竟有何万全之策,老臣斗胆,还请圣人娘娘当面开示。”秦桧缓缓上前,开口问道。
    皇后微微一哂,说道:“秦相理政,日久年深,朝野上下,一直视秦相为安镇江山的擎天之柱,声名之大,或谓妇孺皆知,连本宫这足不出户的一介妇人都自屡有耳闻、如雷贯耳,只是如今天子官家离京尚不足百日,以秦相之能,又何以会令得大宋朝堂之上出现有如今日这般乱相,本宫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还请秦相先为本宫开示一二。”
    她话中有话,字字句句,却似是依稀在指责眼前之局面,尽皆是秦桧刻意营造出来的一般。
    秦桧也不由得微微一愕,他虽知这位圣人娘娘不可小视,亦是潜在敌手之一,却也未曾料到她一来便自如此语含讽刺,不留情面,而且话语之间,竟仿佛对于眼前的局势了若指掌,这倒确是颇出于其意料之外。
    他正自沉吟之际,一旁孟太后却自开口道:“是啊,是啊,老身一向最爱听这些飞短流长,秦相,快说说,快说说,皇后娘娘也在等你回话呢!”
    皇后之话虽然说得隐讳,但孟太后历事三朝,经验何等丰富,却又怎会听不出来那皮里阳秋。
    她自被迎回临安以来,一直深自谦抑,避免卷入朝堂中诸般争端,此时听得皇后语气对秦桧显是敌意甚重,一时不由得深自后悔方才被秦桧巧舌所动,她的尊贵身份全是来自于身为大宋皇室的象征,若是大宋皇室根基不稳,则不但是富贵荣华尽付东流,甚至身家性命亦自难保,是以她此时一但分清楚了眼前的局面,却是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站在皇后的这一方,亦假亦真地对秦桧逼问了起来。
    秦桧微微皱眉,长叹道:“圣人娘娘有所不知,老臣一心开宋金两国万世之太平,却是办事粗陋,有违圣意,兼之年齿日长,老迈多病,早在天子官家御驾亲征之前,已请旨在家休养,早就是多日不问朝政,若说此时朝堂之乱相,圣上娘娘实不垂询老臣。老臣此来,只是因见此时局势千圴一发,老臣忧虑大宋江山安危,情非得已这才亲身入宫,却是不知圣人娘娘已有成竹在胸,倒是老臣年老糊涂,忧虑过甚了。”
    他在昔日金使上殿之时,确曾当堂吐血,赵匡胤亲旨休养,斯后他也再未曾在朝堂上出现,一切都自通过其义子秦喜之手操控,是以一番话将自己推得干干净净,却是丝毫也捉不住他的把柄。
    皇后哑然失笑道:“秦相身为百官之长,总领枢机,天子官家十年如一日,倚若心腹股肱,莫说是大宋的百官士子都自惟秦相马首是瞻,据说便连昔日那擅闯大殿的鲁莽金使,口中都只知呼喊秦相之名讳,天子官家亲征之前,亦自重托秦相与岳飞同知临安留守事,暂慑朝纲,朝堂之事,本宫不问秦相,却又能问谁人来?”
    秦桧却自神色不动,叹道:“老臣已是衰朽之躯,原本不欲多言妄语,但圣人娘娘既然非要问个究竟,老臣也只好实话实说,若说眼前之乱相,究其因缘,老臣确也难辞其咎。”
    “哦?”皇后倒是颇出意外,微蹙凤眉道:“本宫愿闻其详!”
    秦桧叹道:“老臣错就错在昔日天子官家委我与岳飞岳元帅同知临安留守事时,老臣也曾想过要上表力谏天子官家切不可做此安排,却是一时顾虑太多,未曾来得及在天子官家出征之前成议,致有今日之祸,老臣近来反躬自省,亦自深感惴惴,是以此时眼见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只能甘冒大不敬之罪,入宫求见太后娘娘,只望娘娘能以天下苍生为念,立朝理政,整顿局面。老臣亦知深知此举与礼法,只要待得应付得过眼前危机,保得大宋江山无恙,老臣愿自承担一切罪责,原本便绝无半分推脱诿过之意!”
    皇后凝目望着秦桧,嘴角逸出一丝淡笑:“秦相当朝日久,要秦相与岳帅同知临安留守事,位在岳飞之右,倒确是委屈了秦相,只是……”
    “圣人娘娘会错了老臣的意思了”,秦桧不待皇后说完,却是连忙插口说道:“大宋朝堂藏龙卧虎,老臣区区衰朽之躯,早已自觉力不从心,天子官家选贤任能,正是体恤老臣的一番心意,老臣又怎会心有不满?!只是有岳飞不能有秦桧,有秦桧不能有岳飞,天子官家意欲兼而用之,则已然埋下了今日动荡之根苗。”
    皇后未及说话,孟太后已然先自开口:“秦相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与岳飞同殿为臣,纵有私怨,亦不应因私而废公,若果如秦相所言,那眼下外廷之乱局,秦相实是责无旁贷。”
    秦桧却是挂着一脸苦笑开口道:“太后娘娘责备得是,只是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老臣与岳飞虽则一向政见不同,但却均是各自秉心而论,断无私怨可言。相反老臣对于岳飞岳大帅一直心折不已,只是碍于对于时局见解不同,十余年来势同水火,每每午夜梦回,老臣时引为生平之憾,又何来因私废公之说?!”
    “即是如此”,皇后微微皱眉道:“秦相先前所言,直似与岳飞不共戴天,势不可并立于朝,却又是何义?”
    秦桧长叹道:“老臣与岳飞不可并立者,非关仇恨,只是朝局。”
    他望向皇后与孟太后,苦笑道:“自太祖开国以来,文臣武将之间素有心结,其间缘由,错综复杂,想必太后娘娘与圣人娘娘亦早已有所耳闻。”
    皇后与孟太后互视一眼,缓缓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