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灯看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侯说笑了,神器本无主,惟有能者居之”,巴先生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笑的地方,仍自很难得地一脸严肃地说道:“巴某只是想知道,君侯缘何会做出倾向于大宋天子那一方的选择?!那秦桧的计划,若是没有了君侯的参与,是否就再无成功的可能?!”
    其实无论是对于巴先生还是高升泰而言,都很清楚地明白,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所能管控的仍旧只能是那南诏大理一隅之地,而与他们利益攸关的,也就只有这方圆千里,至于这江南宋室是兴是衰,是分是合,与他们暂时可谓是毫无关联,甚至于在现今大理国力只足堪闭关自守的局面下,天下大国之间纷争不息,战乱不止,反倒是更加符合大理的利益。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一路之上,巴先生都费尽心思,希望能够劝转这位高君侯,不要去介入大宋国中的这一场漩涡里面,也就直到今天这位高升泰说出了他之所以会在接到秦桧的信柬之后,坚持动身来到这大宋国中所以凭恃的东西,这位巴先生才开始意识到这其中或许真正具有一些可以供他们上下其手的可能。
    虽然身在化外,但对于大宋国中的情形,巴先生一直以来还是非常清楚的,自那位庸怯懦弱的宋室天子将几员虎将纷纷投闲置散,一意力主与女真金人议和的国是之后,遂令自此之后,秦桧挟着这和谈之议,在大宋朝堂之上日益坐大,甚至一改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延袭下来的异论相扰,平衡中御之祖制,在大宋朝堂之上独相十余年之久,到得近些年来,秦桧在大宋朝堂之势,俨然已经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一人独大。
    是以这一次秦桧信柬之中的那些说法,在外人看来,实在都是些荒诞不经的东西,甚至就算是那些同属于神秘宗门的传人,在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之后,对于秦桧那哪怕在这个神秘宗门之中,也是属于传说之流的说法,实在也没有多少人信以为真,但天下各国之间有资格接到秦桧信柬的各路权贵,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对于这件事情等闲视之,就是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明白,对于秦桧这样的人物来讲,信柬中所讲的究竟是真是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桧的信柬里所传递出来的那一种态度,那种已然决意于大宋天子势不两立的态度。
    以秦桧在大宋朝堂之上的势力,无论他找的借口是如何地可笑,只要他下定决心要与那位大宋天子拼个鱼死网破,那么大宋天下只怕就再难避免要经历一番激烈的动荡。
    对于巴先生与高升泰来说,在大宋朝堂的这场政争之中最后胜出的无论是大宋天子还是那个权相秦桧,于他们都并没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所关心的,就是要如何利用这一场大宋朝堂之上的风波,来取得最大的利益罢了。
    是以巴先生现在最需要弄明白的一点,就是这位高君侯在秦桧整个计划之中,所占据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样才能够因应局势,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老实说”,高升泰听到巴先生的这一问,脸上却是现出了一种古怪的神情,好半晌才摇了摇头,答道:“对于这一点,高某直至现今也还无法确定。”
    “什么?!”巴先生终于忍不住,惊叫了出声来。
第181章 国中(三)
    在这位巴先生看来,先弄明白在秦桧计划之中所占据的地位,原本就是作为此行成败,甚至于是他们此次入宋之行究竟是否应该的首要依据,如若连这一点都不能确定,那莫说是要在这复杂的局面下从中取利,只怕稍有不甚,都会使得他们两人,甚至于整个南诏大理被卷入到这场波谲云诡的动荡之中。
    以高升泰之能,巴先生实在想不明白,他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糊涂的举动。
    “如若秦桧信柬中所言是真,如若高某祖上所传下来的那神秘宗门的传说是真”,高升泰看着巴先生的反应,却是淡淡一笑,说道:“那么只要缺了高某这一环,秦桧的全盘计划必然就此作罢,我们的作用,可为是至关重要。”
    “只是如若秦桧所言不外是虚言恫吓……”高升泰望向那位巴先生,言下微微一顿,再没有接着说下去。
    “原来君侯对于此次入宋之行,心下早有成算”,那位巴先生听着高升泰的话,却是释然而笑,起身向高升泰深深一躬,说道:“以君侯之才,事事必先谋虑万全而后行,这一路上是巴某多虑了,巴某向君侯陪个不是!”
    “高某的心思终究还真是瞒不过先生啊”,高升泰看着自己的这位心腹,眼神里充满了欣赏的神色,有点疑惑地笑道:“只是不知先生从高某的哪句话中,听出高某的算计来的?!”
    “巴某只是觉得,如若是依常理而言。哪怕大宋国中的朝堂之争到了何等激烈的地步”,巴先生缓缓坐了下来,微笑着答道:“似乎也没有援引君侯以为外援的必要,甚至于秦桧应该能够想到,君侯此来,哪怕当真是倾心相助,只怕对于秦桧而言,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啊!”
    秦桧不管如何地支手遮天,但在大宋朝中,毕竟还是一员臣子,毕竟还有个君臣大义所系,这一次他之所以敢如此地摆出一副不惜于大宋天子势不两立的态度,自然也就只能将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建立在置疑这位大宋天子血脉是否正统上面,否则只怕他尚未动手,天下士民早已闻风骚然,在这位巴先生看来,这只怕也是秦桧会想出信柬里这个借口的主要原因。
    然则秦桧在大宋朝中所培植出来势力,多仰赖于他在文人士子及朝堂文官之间所积攒下来的声威人脉,这只怕也是他由于对抗大宋天子的惟一凭仗。宋国虽说自当年宋太祖开国以来,便一直兵威不振,连都城汴京都难以自守,然则在宋人的朝野之间,却尤自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尤其是在文人士子之间,仍然严守着所谓的华夷之辨,夷夏大防。
    这些年来秦桧虽说也不乏挟女真金人自重之举,但却终归还只是在朝堂和与战的国是纷争之上暗地里施加影响,而绝不敢将这件事翻到台面上来,更何况在现今这种与天子废立直接相关的事情之上,莫说秦桧当真引外国之兵力相助,就算让人知晓其与外藩之间有所勾连,只怕也势必对于秦桧在宋国文人士子之间的声望,进而对于秦桧一脉的势力,造成至为严重的打击。
    再者说,高升泰此番前来,除了些许随从之外,实可谓的只身入宋,纯从实力上讲,实在也是帮不上秦桧的什么忙。
    “秦桧是何许人?君侯又是何许人?”那个巴先生分析完局势之后,目注高升泰,微微一笑道:“是以巴某才认定,就算是秦桧在信柬之上所说的事情是何等地荒诞不经,但既然秦桧选择了以这样的一个理由发难,那么秦桧应该也有把握把他变成有的放矢,而就算在秦桧的计划中,君侯未必有如何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既然君侯选择了亲身赴宋,那君侯自然也就有把握在那位大宋天子的面前,把君侯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
    “先生大才,果然是灵台明徹,看得比高某要通透得多”,高升泰一声赞叹,这才接着问道:“那依先生看来,国中局势如此,我们现在却又应该如何进退?!”
    “现在既然已然走到了这一步”,那位巴先生抬起头来,望着高升泰,缓缓说道:“君侯已经不需要考虑退路,只需大胆前行了。”
    “哦?”高升泰不由得微微动容,有点困惑地问道:“莫不是先生对于国中的局势已有评断?!”
    “巴某与君侯同处此地,国中局面究竟有何变化,巴某实不敢妄断”,那位巴先生摇了摇头,说道:“巴某只是觉得,国中局势再过千变万化,对于君侯而言,也不过是两种形势罢了。”
    高升泰皱起了眉头,说道:“先生请为高某细细说来!”
    “其一,国中局势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动荡,信柬之中种种不合情理之处,无非是高节度与董德钰之间的些许争端罢了”,巴先生微微一笑:“如若当真是如此,君侯自然无须忧烦,高节度为人不拘小节,纵然此次有所过犯,谅来君侯归国之后,也不难约束,眼下既然已然走到了离这南国宋室的临安行在的数里之外,若是国中局势如此,君侯也实在不必于此时急于回转。”
    高升泰听着这位巴先生的分析,沉吟良久,这才缓缓点头。
    巴先生的话虽然说得隐晦,但以高升泰之能,自然也不难听出他这几句话中的言外之意。
    高明远是他的堂弟,也是高氏一族之中现下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